|
7、8月份养猪注意事项:
热应激综合征
猪热应激综合症是猪在夏季持续高温的天气里,受到酷热的刺激后,表现出的一种体温迅速升高,呼吸困难,并伴有急性中暑死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困难,结膜潮红,体温升高。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1、母猪
母猪在环境气温达到26℃时即受到热应激影响,气温为30℃~32℃时,成猪直肠温度就开始升高。母猪猪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超过其自身调节极限,就可能导致热射病:母猪精神沉郁,站立不稳,体温升高至42℃~45℃,遍体发红,呼吸促迫,张口急喘,口吐白沫,尖叫倒地,痉挛而死,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和肺水肿。
热应激降低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在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特别是妊娠后期更容易受到高温的侵害。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影响,主要是降低母猪采食量、泌乳量和仔猪哺乳期增重,同时增加母猪泌乳期失重,延长母猪断奶后再次发情间隔。
2、公猪
炎热给种公猪带来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精液的品质和生产需求。
热应激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喜卧水洼或泥泞处、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迫促;
影响:生产性能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减弱、密度降低,死精和畸形率上升,甚至导致采精猝死。
3、育肥猪
育肥猪非常怕热,对热应激比较敏感。育肥猪的最适宜温 度为15~23℃,当气温高于25~30℃时,肉猪为了抵抗热应激,活动量及采食量明显减少,导致肉猪极易掉膘并且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
4、预防措施
1)人工消暑:猪舍建立在开阔地带,选取隔热效果好的材料;安装通风设施,加强通风效果;布置喷水设施,为猪只喷淋降温。
2)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不再高温时段喂食;保持饮水量更换新鲜、清洁饮水;除调整饲喂时间和进行少喂多餐外,还要提高蛋白质水平,增加氨基酸和维生素比重,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抗热应激能力。
3)抗热应激剂:高温使机体代谢加强,维生素消耗增加,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E对猪的影响较大,在每吨日粮中添加100~200g维生素C和50~100g维生素E能达到缓解热应激的目的;增加矿物质盐能有效维持机体代谢过程中电解质的平衡,提高抗热应激能力。
该贴已经同步到 geita的微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