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概 述】又称为多因子呼吸道病,是由于传染性因子、营养缺乏、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的并发感染性疾病。 【病 因】 1、 传染性因素: 主要有支原体、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喉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 禽流感病毒。 2、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密度、鸡舍的通风换气等。 3、 应激因素:接种疫苗、转群、缺水等。 4、 营养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等。 5、 其它因素:包括一些能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以及 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过高导致的霉菌毒素中毒等都可引起鸡的免疫力下降,促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发病机理】鸡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主要是由败血型支原体、大肠杆菌以及病毒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败血型支原体发挥主要作用,既支原体、大肠杆菌、病毒等因素在不良环境因素条件下,结合免疫抑制性疾病,可以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呼吸道是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细菌和病毒侵入机体的主要门户,致病菌和病毒一旦突破呼吸道的黏膜屏障 侵入鸡的上呼吸道,马上与上呼吸道上皮中的受体结合,然后附植且不易被机体清除,定植后的病原不断 生长繁殖、扩散,继续侵入呼吸道深部进行增殖;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抑制黏膜分泌和纤 毛摆动。病原菌及其毒素向周围扩散,经淋巴道或直接侵入血流,侵入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形成肺炎;随 后可侵入气囊定居并繁殖,形成气囊炎。 【诊断要点】 1、 本病发病高峰是在21—35日龄,病禽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咳嗽、打呼噜、甩鼻、流泪、眼睑肿胀,严重者咳出血痰。 2、 喉头、气管、支气管粘膜肿胀、出血、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或血样粘液。 3、 严重的形成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大群鸡喘鸣、呼噜。 4、 有时肾脏肿大,呈花斑肾,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 5、 结合问诊,疫苗免疫情况,剖检变化等综合诊断。 【防治措施】 最佳预防措施: 1、 做好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用菌毒灭喷雾消毒。 2、 改善饲养管理: ①必须做到鸡舍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彻底冲洗消毒的目的。 ②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加强通风换气,保证鸡群有非常高的抗病力。 ③营养:不仅要保证饲料中不缺乏蛋白质、氨基酸等常量营养物质,而且营养要平衡,更不能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A,可以长期使用加强型鱼肝油。 3、 预防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①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毒株的毒力不能太强,尤其是首免以选用弱毒苗为佳。 ②由于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免疫抑制问题,可以通过原料的采购、储藏等降低霉菌毒素的含量。 ③免疫预防:病毒病主要依靠免疫,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支、传喉等主要通过免疫预防,并结合消毒,添加增强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药物例如黄芪多糖、安普温必康(黄连解毒散)、安普囊清(扶正解毒散),减少疾病的发生。 ④药物预防: 控制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药物很多,但即使药物再好,也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控制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定期用安呼泰、多喜福、静音、氟菌净、阿莫西林等药物交替使用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因为大部分疾病是混合感染造成的,如果治疗用药单独控制支原体,效果就不会理想。所以,预防用药比治疗用药的效果好,所需的成本低,因此比疾病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 最佳治疗方案: 1.支原体与病毒病(流感、新城疫、传支等)混合感染: 方案一:上午:板青颗粒每袋兑水300斤,集中饮水;下午:安呼泰或多喜福每袋兑水300斤,集中饮水,用安普温必康每袋拌料400斤,集中拌料饲喂。连用4-5天 2、病毒、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 方案一:上午:板青颗粒每袋兑水300斤,集中饮水。下午:多喜福每袋兑水400斤,集中饮水,安普温必康每袋拌料400斤,集中拌料饲喂。连用3-5天。 方案二:上午:板青颗粒每袋兑水300斤,集中饮水,中午:阿莫西林每袋兑水400斤,集中饮水;下午:安呼泰每袋兑水300斤,集中饮水;连用3-5天。 3、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 方案一:上午: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每袋兑水400斤,集中饮水;下午:安呼泰每袋兑水300斤,集中饮水。连用3-5天。 备注:当呼吸道疾病症状比较严重时,为了快速取得疗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配合治疗: 1、青霉素2万单位/只,链霉素6000—8000单位/只,用柴胡或鱼腥草溶解,进行滴鼻。一天一次,连用2—3次。 2、青霉素5万单位/只,链霉素2—3万单位/只,加适量的水,对鸡群喷雾消毒。一天1—2次,连2—3天。 3、咳必清4—6片/公斤料,碾成粉后配合安普温必康(每袋拌料400斤)均匀拌料饲喂,连用3—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