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断奶仔猪多系统功能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现在已经证明,它们均由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所引起的。实际上PCV-2并非一种新病毒,在80%以上的集约化猪场都存在,其单独感染不表明临床症状,只有出现猪繁殖呼吸疾病综合征病毒(PRRSV)或者细小病毒(PPV)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猪体免疫状况对诱发疾病也有影响。
对于肆虐规模猪场的圆环病毒,目前还没有经批准的合法疫苗出售,也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实践告诉我们:运用确实有效的消毒剂彻底消毒及其它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猪圆环病毒的切实有效途径。是圆环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病毒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两类,即囊膜病毒和非囊膜病毒。大部分动物病毒是囊膜病毒,即在病毒粒子的外面有一层脂质囊膜,它对消毒剂非常敏感,用一般消毒药就能杀灭囊膜病毒。猪病中发现有四个非囊膜病毒,即圆环病毒、口蹄疫病毒、水泡病毒、细小病毒,它们比囊膜病毒坚固许多(其中的圆环病毒是目前发现的动物疾病中最小的病毒,其特有的几何形状和立体结构特点使其具有更强的坚固性,能够耐受一般消毒剂的攻击)。许多消毒药如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胺盐类对囊膜病毒效果差或没有效果。目前市场上真正称得上广谱高效的消毒剂有碘制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它们能够杀灭各种细菌、芽胞、真菌、囊膜病毒和裸病毒。但单一配方存在局限性和不足,如碘制剂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性,①极难溶于水,不易做成溶液,更难做成高浓度溶液;②不稳定,易挥发,不能久放;③需酸性环境消毒效果才好。
消毒能有效杜绝口蹄疫病原借助其它媒介传播扩散。在口蹄疫防制中,消毒是切断传染源和易感畜群联系的有效手段。是口蹄疫最主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早期,对口蹄疫病毒在环境中稳定性的研究,促进了口蹄疫消毒技术发展。口蹄疫病毒在pH7.5—8.0(弱碱性)环境中稳定,改变环境的酸碱度,就可杀灭病毒。口蹄疫病毒特别怕“酸”,对偏酸性的有机碘消毒剂——巨碘非常敏感。近年来,有机碘和有机酸广泛用于口蹄疫的消毒,这类消毒剂腐蚀性小,消毒效果好。另外,口蹄疫病毒的热稳定性差,一些物理加热的方法也是常用的消毒手段,如煮沸和蒸汽。总之,口蹄疫消毒技术逐渐向无腐蚀性、有效率高和环保型的方向发展。
各种无机酸类消毒剂长期用于口蹄疫消毒,对口蹄疫病毒杀灭效果较好,但对动物皮肤、黏膜以及物品都有较强的腐蚀性。有机酸类消毒剂如乳酸、柠檬酸等,单纯使用时属于中、低效消毒剂。湖南农大研制的巨碘的特点是pH为2~3,偏酸性,稀释后放置14天不影响消毒效果,且可作为添加剂加到动物饲料和饮水中,具有增强动物食欲和止痢、止泻之功效;对泔水、动物食品、饲料、饮水消毒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无腐蚀性、无公害、无污染,属绿色环保型产品;对口蹄疫病毒的消毒效果极强,对猪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
巨碘是一种全新的复合碘制剂。是湖南农大药理学教授最新科研成果。具有独家原创专利配方,内含经过优化配伍的独特成分。该专利配方成功解决了碘制剂常见的水溶性差,不稳定,易受碱性环境和还原物质影响等不足,使碘制剂在杀菌灭毒方面的优秀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消毒更快,更安全,效果更彻底,更放心(刺激性小);在低温条件下和模拟污染环境下消毒效果同样优秀。巨碘自投放市场以来,其质量及效果在国内已被同行所认可并推崇。产品远销香港、澳门、菲律宾和越南等地。巨碘已成为规模养殖场的首选消毒剂。
值得一提的是,单纯季胺盐类消毒剂通过权威部门多次重复试验,效果不理想;对污染的环境,如粪便中病毒,消毒剂效力下降。
巨碘已成为规模养殖场的首选消毒剂。
潍坊汇丰达鸢城兽药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536-2109133
QQ:810063652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