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得发博士作《在中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应用饲料酶制剂---研究进展和方向》主题报告,精彩观点如下:
1、中国饲料企业在用别人想都没有想到的原料!
2、中国饲料原料从南到北差异很大!
3、中国的养殖环境差异很大,动物对能值和蛋白的需求不同!
4、不同来源的玉米——硬质玉米、糯质玉米等,醇溶蛋白含量差别大,底物浓度不同,对酶制剂的添加量需要有差别。
5、用酶制剂的时候要考虑:时间、底物、动物特性。
6、以中国最典型的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为例,饲料原料中有超过20%的营养物质没有被有效利用。
7、选择酶制剂的时候考虑,如木聚糖酶对小麦木聚糖的降解效果,对真正的饲料底物有效才是真有效。
8、评估植酸酶最有效的手段,用饲料中磷释放量来测定。
9、不同植酸酶对不同底物的水解活性差异很大。
10、科学的酶制剂实验时应该注意环境条件的一致性,尽量接近实际生产环境,排除环境因素干扰,重复数和动物数量、正确的解读实验结果。
11、蛋白酶是能量敏感型和氨基酸敏感型,在调整配方的时候要同时调整能量和蛋白。
12、要注意酶制剂的互作效应,是不是有加性效应。
孙得发 博士
专家背景
-诺伟司国际东北亚区技术总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营养硕士
-临床兽医学博士
-1994-2005年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
-先后就职于六和集团和正大集团技术部
研究内容
-饲用酶制剂的应用
-动物肠道健康解决方案
-蛋壳品质的调控
-饲料抗营养因子和霉菌毒素的风险及其控制
该贴已经同步到 lzm_001的微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