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6|回复: 1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15: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原:该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但种鹅在开产前注射(有的甚达3次)小鹅瘟弱毒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发病和死亡,死亡高峰集中在10~18日龄,应用小鹅
瘟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无效,死亡率为15%~25%,最高可达100%,30日龄后基本不发病。终于在1997年程安春发现该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症状:临床典型症状为昏睡,腹泻、喙色暗。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型常见于3~7日龄,常常没有前期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极度衰竭,昏睡而死,或死前
倒地乱划,迅速死亡,病程几小时至1天;急性型多于8~15日龄发病,主要表现为嗜睡,腹泻、呼吸困难、喙端触地,昏睡而死,病程3~5天;慢性型15日龄后多发病,表现为精神
不振、间歇性腹泻、消瘦衰竭死亡,幸存者发育不良。剖检:最急性型主要可见肠黏膜严重出血;急性型可见尸体脱水、心肌松弛、小肠段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香肠样”
病理变化,触之坚实(与小鹅瘟极其相似),最长达10 cm 以上。皮下充血、出血;胸肌、腿肌出血呈暗红色,胆囊肿胀,肝肾淤血呈暗红色。防治:目前,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种鹅。疫区在种鹅开产前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疫苗”分别进行2次免疫,4个月左右能够使后代雏鹅获得母源抗体的保
护,不发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这是预防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最有效的方法。疫区的种鹅开产前没进行新型病毒肠炎弱毒苗免疫的雏鹅,在出壳的1日龄内,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皮下注射0.5 mL,7日龄再重复一次;如果种蛋是来自非疫区,所孵出的雏鹅,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免疫,即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对发病的雏鹅群,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皮下注射1.0~1.5 mL,与此同时可适当配合使用
一些抗生素、多维、维生素c等药物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5-26 18: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毒病总是比较难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6:4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