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期货市场遭遇多空对峙,导致期货价格一直低位徘徊,新季玉米1月合约期货价格自冲高2398元/吨之后,2370元/吨附近为主流价格波动区间。受到国内禽流感H7N9疫情的再次出现,部分投资者借题发挥,打压市场价格重新回落至2340元/吨低点,保值投资窗口再次被打开。 由于投资市场中,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有着清晰的价格对比作用,而期货市场成本和现货市场成本通过费用核算,可以清晰的展现出保值空间的存在与否。 基于当前期货价格重新回归低位,我们分别来核算不同现货采购成本之上所对对应的期货采购成本。 首先,依照2012年玉米国家临储收购价(吉林地区)1.06元/吨,假设在12月份开始对新季玉米进行采购,那么保存至次年1月末的现货库存成本是2385.63元/吨,同时在C1401合约2345元/吨附近买入保值后,期货交割成本为2393.43元/吨,其成本小幅微亏7.8元/吨。 其次,依照2013年玉米国家临储收购价(吉林地区)1.12元/吨,假设在12月份开始对新季玉米进行采购,那么保存至次年1月末的现货库存成本是2507.14元/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买入保值后,其截止期货交割期成本与现货采购成本对比,存在113.71元/吨巨大盈利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文件中提出“临时收储具体执行时间和其他相关要求由国家有关部门在今年新产玉米上市时根据市场情况研究确定后另行通知”,假设根据往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的文件,由于去年国家给予玉米收购费用50元/吨的补贴,烘干费50元/吨左右。所以在政策各种补贴完善及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国储在12月份开始收购,那么未来1月份港口现货平舱最低成本至少也在2400元/吨以上。 在2012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第一季度玉米供给充足期间,现货市场价格或将以有补贴政策的国储成本2400元/吨为底部平台,以企业依循保护价自主收购理论成本2500元/吨为顶部,是主力1月期货合约的主要保值区间。 (来自中国玉米网)
该贴已经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