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8|回复: 3

[技术服务] 有关复合维生素的争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6 1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全国普遍养殖量不大,养殖户信心呆滞,如何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养好鸡,转亏为盈成为养殖户首要关心的问题。市场不容乐观,散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不惜购买成本低廉,没有实际效果的劣质药品、原料(个人估计他们就是满足自己的心理感受,添加了就行)。降低维生素的含量更换多维的厂家,盲目的迎合降低成本的观点。复合维生素的见效比较慢,养殖户短期内看不到差异,就更加坚定了他降低成本的观点,同时还感觉效果差不多。
      多维厂家也在一直互相追逐价格,昧着良心生产、销售、个性定制。饲料管理条例上规定复合维生素的产品标签必须标明各相维生素的含量,这样问题就随之出现了。如果说完全的按照多维厂家标签上的含量去订做,在生产工艺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质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如果一样的话各大品牌存在又说明意义呢?如果不一样是不是这个多维厂家违反了饲料规定触犯了法律?有人说每个多维厂家肯定会有自己最核心的技术在里面,但是不会标出来。这个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不是维生素是其他什么特殊的物质,厂家没有标出是不是又违反规定了呢。根据产品标签去订做到底合不合理,请大家踊跃发言、共同探讨。本人才疏学浅,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另外本人针对复合维生素技术交流刚建了一个群 希望大家都来参与探讨,QQ群号[color=rgb(0,0,0)]329240612   做广告的请绕行。[/color]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3-8-14 2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市场上的复合多维对终端用户来说良秀难辨,目前的主流产品是进口产品和国内一线品牌。中国的问题是制度条例订的非常详细,但执行就乱七八糟,目前市场上零售价格中45元以下复合多维,80%都是只含有一些电解质和少量VC的电解多维,如果按时包装所标示的含量去检测,95%为不合格产品。要知道,把12种维生素和几种氨基酸、电解质简单的混合在一起那么简单。其生产工艺包括水分、水溶性、酸碱度、抗氧化、脂溶性维生素的水溶性、相互拮抗、载体、稳定性等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21: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市场上的复合多维对终端用户来说良秀难辨,目前的主流产品是进口产品和国内一线品牌。中国的问题是制度条例订的非常详细,但执行就乱七八糟,目前市场上零售价格中45元以下复合多维,80%都是只含有一些电解质和少量VC的电解多维,如果按时包装所标示的含量去检测,95%为不合格产品。要知道,把12种维生素和几种氨基酸、电解质简单的混合在一起那么简单。其生产工艺包括水分、水溶性、酸碱度、抗氧化、脂溶性维生素的水溶性、相互拮抗、载体、稳定性等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4 2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市场上的复合多维对终端用户来说良秀难辨,目前的主流产品是进口产品和国内一线品牌。中国的问题是制度条例订的非常详细,但执行就乱七八糟,目前市场上零售价格中45元以下复合多维,80%都是只含有一些电解质和少量VC的电解多维,如果按时包装所标示的含量去检测,95%为不合格产品。要知道,把12种维生素和几种氨基酸、电解质简单的混合在一起那么简单。其生产工艺包括水分、水溶性、酸碱度、抗氧化、脂溶性维生素的水溶性、相互拮抗、载体、稳定性等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点评

生产厂家良莠不起,GMP企业也多有浑水摸鱼的状况,gmp只是个门槛,兽药生产的最低准,只有通过欧盟认证,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认证才是王道  发表于 2013-8-15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6 09: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