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5|回复: 0

[养猪] 生猪养殖行业专题报告:规模化浪潮下掘金养殖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9 08: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猪产业庞大,前后带动多个行业。2012年生猪产值达到1.04万亿元之多,考虑到其上游饲料和动保产业,以及下游的屠宰加工产业,带动的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万亿。

  城乡差距决定未来需求空间大。国内城乡居民猪肉两者相差40%的猪肉消费水平。根据世行和粮农组织调查,人均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时,居民对于肉类的消费需求会快速上涨。如果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农村猪肉消费量每年将增加1500万吨至2000万吨。

  规模化带来效益的提升。从养殖场数量看,2010年中国年出栏500头生猪以上的养殖场共有22.04万个,占比仅为0.36%;从出栏头数看,该规模养殖场年出栏生猪共3.23亿头,占年总出栏数的34.54%。横向对比来看,美国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场共有2900个,合计贡献全美61.1%的生猪存栏量和88%的生猪出栏量。

  养殖模式:一体化是长期趋势。目前养殖业的模式主要是三种:农户散养、“公司+农户”和公司自养模式。城市化率的提高带来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市民,使得与养殖业具有合作关系的农户减少;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将加大对肉源的控制,要求公司自养模式的比例将会提升。养殖场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使得生猪行业进入壁垒增加。
存栏量高决定难有大的反弹空间。生猪的供求关系决定着价格,同时价格的涨跌,反过来影响生猪养殖的积极性。生猪价格符合典型的蛛网理论。今年以来的能繁母猪淘汰率较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维持在5000万头以上,将制约未来价格的反弹空间。我们认为,一般地在能繁母猪存栏量在4800万头以下时,生猪价格出现反转的概率较大。

  温氏vs史密斯菲尔德:两种模式,兼具优势。温氏集团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全国获得快速扩张。

  Smithfield成功的关键包括四个方面:1)发展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2)一体化模式;3)优质遗传;4)进行战略收购。

  从规模化入手,寻找成长确定性公司。在规模化的进程中,大企业市场份额增加导致价格的话语权提升,生猪存栏的波动幅度会减小。美国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其价格波动周期延长,由4年一次变成5至6年一次,价格波动的幅度明显减缓,主要是因为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快速上升。长期来看,侧重成长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1)规模化的提升;2)一体化发展。我们梳理了生猪养殖产业链上的公司,并重点介绍了雏鹰农牧和唐人神两家公司。






风险提示:疫病影响;生猪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14: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