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3|回复: 2

鸡混合型呼吸道病原理和预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7: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呼吸道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鸡呼吸道综合症病原体有鸡支原体、大肠杆菌、传染性鼻炎、鸡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禽流感病毒(AIV)和禽肺病毒等。其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呼吸道病原体同时或先后作用于鸡呼吸道,它们之间可以产生致病协同作用,比单一病原体所致疾病严重得多。一般来说,病毒性病原体的感染使呼吸道上皮发生损害,有时甚至是轻微的损害,但都会为细菌的继发和并发感染造成良好的机会。病毒感染、支原体和大肠杆菌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可以使呼吸道综合症更严重。仅支原体感染鸡只能产生轻微的症状,但同时有NDV或IBV感染,则要加重。单独的大肠杆菌感染也只产生轻微症状或没有症状,但如有支气管炎病毒存在,则临床症状显著加重,死亡增加。

在多病因呼吸道病发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支原体病原,它最大的危害是严重地破坏了呼吸道上皮样细胞,然后比其个体小的病原(主要指病毒,如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可以直接浸入呼吸道上皮样细胞进行繁殖,当鸡的抗体水平较低时造成发病。衣原体破坏了呼吸道黏膜后,体内常在的大肠杆菌会迅速繁殖,经过气囊和血液逐渐发展到全身,造成大肠杆菌病的爆发。所以,一旦发生了支原体病,同时就会激发大肠杆菌病。另一方面,雏鸡早期滴鼻、点眼免疫的免疫受体就是呼吸道上皮样细胞,感染了支原体后,呼吸道上皮样细胞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首免一般是新支二联苗免疫,这时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就会大打折扣,遇到野毒攻击就会发生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甚至发生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呼吸道综合症,随着病情的加重,鸡的体质下降、抵抗力越来越差,如遇到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侵袭,就会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使混合感染的呼吸道病种类越来越多,呼吸道综合症越来越严重。


通常有鸡毒支原体感染情况下,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毒、大肠杆菌等3种病原发生协同作用更加明显。临床研究表明,疫苗病毒NDV或IBV、支原体和大肠杆菌3种病原的协同作用,比其中任何两种病原导致的呼吸道症状都更加明显,而以单一病原攻击的鸡只或不表现临床症状或表现轻微的临床症状。其他传染病原体也可与鸡支原体相互作用,产生致病协同效果,如鸡副嗜血杆菌、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也可以与支原体相互协同作用危害鸡群。

2.接种疫苗反应   频繁使用活疫苗引起的疫苗反应也能加重呼吸道综合症的病情。如接种活毒疫苗(如新支二联苗、法氏囊疫苗、传喉疫苗等)后,这些活疫苗在感染复制以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也引起呼吸道上皮样细胞某种程度的细胞损伤,这种由疫苗病毒增殖引起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称为疫苗反应。在良好环境中的健康鸡,疫苗病毒复制引起的疫苗反应轻微,通常免疫后3~5天明显,在持续3~5天。呼吸道感染其他病原(如支原体)的鸡群免疫接种呼吸道病毒疫苗时会出现严重的免疫接种反应。在大肠杆菌严重污染条件下刚孵出的仔鸡,在育雏期间免疫接种ND或IB活疫苗都可引起的严重的呼吸道反应。出现严重免疫接种反应的鸡群极易感染呼吸性大肠杆菌病。呼吸道疫苗病毒与野毒一样,可以与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致病协同作用,这时如有免疫抑制因素存在,则促进病毒的复制,造成最严重的疫苗反应。

3.免疫抑制性病原体的作用  发生呼吸道疾病的鸡群,若同时存在某些免疫抑制性病原体,则呼吸道疾病往往非常严重甚至无法控制。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病原体除了马立克氏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白血病病毒(ALV)、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呼肠孤病毒(Reovirus)外,呼吸道病原体NDV、AIV和ILTV本身也是免疫抑制性的。这些病免疫抑制原体造成免疫抑制的机理是感染、破坏乃至杀死淋巴细胞或其前体(CAV、MDV、AIV),感染和破坏巨噬细胞(ITLV、AIV、Reovirus、ALV);造成肿瘤转化细胞分泌前列腺等免疫抑制物(MDV、ALV)。已证实免疫抑制可使病原体的毒力增强而引发疾病。免疫抑制性病原尤其是IBDV可提高其对呼吸道病原之易感性。攻以的鸡对NDV、IBV等抗体的应答能力和抵抗力均下降,肉仔鸡用IBD中毒力以上活疫苗进行首次免疫后常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4.不利的环境和饲养管理因素

(1)环境因素  鸡舍内空气中氨气浓度过高、含尘量太大、温度和湿度偏高或偏低、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冬秋季节天气多变等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鸡暴露于20毫克/升胺浓度的环境中6周,就能使呼吸道产生大面积组织学变化,这样的鸡对NDV感染更敏感,疫苗反应更加严重,而时间延长,由于呼吸道上皮样细胞的正常黏膜纤毛器受损,对大肠杆菌的清除能力丧失。空气中尘埃含尘量高,显著加重支原体感染造成的气囊病变,空气尘埃样品中大肠杆菌数达到高峰后一周由大肠杆菌性败血症造成的损失也到高峰。

(2)应激反应  一般包括管理应激、营养应激、环境应激、生理应激、药物应激等,如转群、免疫抓鸡、断喙等应激性刺激条件,都会引起鸡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或加重。雏鸡3~5周龄免疫接种频繁,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尤其是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的免疫间隔时间过短,前一次应激还没有消除,后次应激就叠加上来,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而这种疾病和临诊感染十分相似,又被认为是野毒导致发病而错误处置,使问题越加糟糕。

(3)饲料方面  饲料质量差 (如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过高)、营养价值低,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营养不良,导致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促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因为维生素A是保证上皮样细胞完整性的维生素,如果缺乏,上皮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病原体相对容易入侵,其他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可能造成免疫系统的发育障碍。

(4)其他人为因素  如免疫程序不科学、接种途径和方法不合理、饲养管理不规范、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等,都会造成或加重呼吸道综合症。





该贴已经同步到 禽药、兽药精品的微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3-7-11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谢谢楼主!最近在现场看到很多有呼吸道症状和死亡的鸡只,都有病毒病混感症状。这下知道些原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10: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jennifer-tang 发表于 2013-7-11 17:33
受教了,谢谢楼主!最近在现场看到很多有呼吸道症状和死亡的鸡只,都有病毒病混感症状。这下知道些原委了。

不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9 06: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