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2010年写毕业论文时,提到我国已具备净化猪伪狂犬病的能力,因为基因缺失疫苗的广泛使用,配合野毒鉴别诊断试剂盒淘汰阳性带毒猪,当时临床上伪狂犬病例几乎没有。但从2012年初到现在门诊上确诊的伪狂犬病例越来越多,野毒感染阳性检出率猛增。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不重视抗体检测 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猪场不重视抗体监测,认识不到该病的危害。伪狂犬病毒为疱疹病毒,感染后终身带毒,散毒污染环境。几乎没有猪场定期检测伪狂犬野毒,自主净化。可以想象猪场种公猪带毒的危害性。传染源没有清除,猪群感染越来越多,终于显现出来。
2.全国大面积的腹泻加快了猪伪狂犬病的流行 猪场全群或者很长时间地发生腹泻,造成粪便污染环境,粪便中若存在伪狂犬病毒,接触到带毒粪便的猪就会感染,因为抗体不能阻断野毒的感染。猪场发生腹泻时,有些人建议返饲,正确的返饲固然很好,但选用的病料中如果存在猪瘟、伪狂犬等病毒的话,就等于散毒,风险相当大,可以毁掉大半个猪场。
3.免疫程序不合理 大多数猪场,特别是散养户,免疫密度不够,母猪一般是产前30天左右防一次,或者产后15天再防一次,不能做到一年普防3-4次,仔猪一般6周左右仅防一次(有的场还做滴鼻),不在3-4周后加强一次,很难产生高且持续时间长的抗体保护。
4.疫苗使用不当 我了解到还有猪场使用全病毒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像蜂胶苗、鄂A株灭活苗,相关厂家应该停止生产这类疫苗,10年前这种苗已经被否定,因为有高质量且安全的基因缺失活疫苗可用,使用全病毒灭活苗不能用区分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选择疫苗不要看宣传,测一测就明白。
5.猪场不重视细节,野猫、老鼠很多 猫和老鼠可以携带伪狂犬病毒,成为传染源。
6.也不排除疫苗带毒、病毒田间重组毒力增强。
当前猪场要认识抗体检测的重要性,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技术力量......尽快了解猪群带毒情况,加强疫苗免疫,最终走净化之路!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写于2012年5月10日,当前猪场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症状已经少见,但种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非常高,值得警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