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2|回复: 0

[养猪] “小养殖”与“大市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8 12: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过后,全国范围内生猪市场出栏价格出现持续下跌,跌速创十年来最快,为保证市场供给,维护养殖户的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于4月7日宣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同时启动猪肉收储,希望通过政府调控遏制生猪价格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从前期来看,效果不明显,生猪出栏价格下行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虽然近期生猪出栏价格开始反弹,但生猪养殖场(户)严重亏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粮猪安天下”,生猪生产正常与否,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且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促进生猪生产良性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生猪市场价格已完全放开,由市场根据需求自行调节,但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帮助养殖场(户)尽快摆脱目前的艰难处境,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科学管理、疾病防控等一系列服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目前生猪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生猪生产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但通过市场监测分析,走访调查发现,近年来,生猪生产效益受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成本刚性上升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收益呈周期性变化,效益极不稳定。养殖规模小,过于分散,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认真探讨和研究解决。
  信息不对称一个是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小养殖”与“大市场”的生产信息不对称。各部门之间的生猪养殖信息没有联网,不利于沟通和科学决策。其次也没有统一的信息采集点。各部门布点、采点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数据也不同,影响了数据的科学性,也难掌握生猪养殖业的准确动态,养殖户不能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缺乏科学判断市场动态的能力。
  农村空栏户较多由于养猪收益不稳定,加上部分养殖户生产与价格信息不灵,养殖技术落后,养殖时间、出栏时间把握不准等原因,加之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养猪户严重亏损,为降低损失,养殖户纷纷抛售小猪、宰杀母猪,造成空栏。
  出栏价格波动大生猪生产效益的高低,直接因素是出栏价格,出栏价格越高,净收益就越多,效益就越好。而目前生猪价格主要依赖市场调节,散养户不能掌握市场价格,猪养的多价格就降下来,养猪户只有大量减少饲养头数,甚至淘汰母猪。一旦价格上涨,可存栏又少了,养猪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无利可图时一哄而散,直接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
  养殖成本上升快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相比,养殖所需的饲料、人工费、运输费、防疫费、药品费、水电费等成本均有较大幅度上涨,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养猪业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较低,生猪养殖过于分散,产业化水平太低。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不高,标准化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促进生猪生产良性发展的对策
  针对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市场价格监测监管的角度出发,促进生猪生产良性健康发展。
  建立统一的市场信息发布渠道要准确掌握生猪养殖业动态信息,长期看,必须在各乡镇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队伍或专职信息员,在行政村设兼职信息员,负责信息采集报送工作,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这需要资金投入,也得加强培训,更需要国家专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短期看,有关部门应联合建立生猪养殖业信息网络,完善信息采集功能,定期按月份、季度、年度分别公布生猪存栏数量,分析并公布生猪周期和市场价格,及时公布生猪疫情,为生猪养殖场(户)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市场信息、价格动态、猪病预防等系统服务,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理论信息支撑和准确翔实的数据支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2 18: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