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9|回复: 0

养猪过程如何提高猪饲料转化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1 1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猪过程如何提高猪饲料转化率?
   养猪成本包括猪场建设、种猪、饲料、药物和劳动力等,其中饲料费用占70%左右,是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投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饲料成本占养猪费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按照猪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是养猪生产的重要任务。
  运用“理想氨基酸模式”
  原料特别是豆粕相对于玉米价格上涨的差价增大时,养殖户都会考虑到饲料成本,畜禽饲料生产成本大部分取决于蛋白源的价格,通过最佳氨基酸平衡使蛋白质的效率达到最高,这对于减少饲料中昂贵的蛋白质原料的使用非常关键。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标准衡量实际使用的日粮时发现,如果以玉米、豆粕为基础配制日粮以满足NRC猪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则日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都存在一定过量。导致氨基酸的供给与猪氨基酸需要之间没有达到精确的统一而造成蛋白质原料浪费,配方成本较高。
  因此,饲料配方人员必须运用“理想氨基酸模式”,把其他必需氨基酸与可消化赖氨酸的比例纳入到营养指标的选择中,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也有效降低粪氮的排出。
  采用回肠标准
  氨基酸消化率准确评价饲料氨基酸的含量、畜禽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和对饲料氨基酸的利用率是科学设计饲料配方的基础。饲料原料种类繁多,原料氨基酸的含量和质量差异较大,不同畜禽有不同的利用效率。但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基本未考虑动物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水平、不同产品质量及不同健康状况条件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且缺乏不同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资料。饲料加工储存条件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定量影响关系及其在日粮配制中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猪回肠消化率常用来评估饲料原料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回肠消化率可以用回肠表观消化率、回肠真消化率和回肠标准消化率来表示。回肠表观消化率可通过日粮氨基酸摄入量减去氨基酸内源损失总量和未消化氨基酸来得到。氨基酸内源损失可分为内源损失和特定损失。前者不受日粮组成的影响,后者会受饲料原料特性(如抗营养因子和日粮纤维含量)的影响。回肠氨基酸真消化率是指在到达远端回肠前从消化道中流失的日粮氨基酸比例,它不包括总内源氨基酸损失量。回肠标准氨基酸消化率即从回肠表观氨基酸消化率所去除的回肠氨基酸流失物中减去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后得到的氨基酸消化率。由于回肠表观氨基酸在配合日粮中不一定具有可加性,不能应用于实际日粮配方。同样,回肠氨基酸真消化率也不能用于日粮配方,除非特定内源氨基酸损失能够被测得且作为猪氨基酸需要量的一部分。而回肠标准氨基酸消化率既反映了回肠氨基酸真消化率值,又反映了特定内源氨基酸损失,且在日粮中具有可加性。


该贴已经同步到 正大动物药业的微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4: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