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5|回复: 6

解析腹泻的深层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5 17: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腹泻的深层原因
1)分泌型腹泻:多由产毒型致病菌(如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 、霍乱弧菌)引起。病原产生的毒素入侵肠细胞后,激活腺苷环化酶或鸟苷环化酶,病原使环磷酸腺苷(CAMP)或环磷酸鸟苷(CGMP)增加,促进肠道过量分泌电解质,导致腹泻。此时,肠道吸收正常、细胞形态学正常,但分泌异常。因此,对付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是根本。而一般药物添加剂可仅抑杀病原体,无后续功效。
2)吸收不良型腹泻:由于病原破坏了成熟的带刷状缘的绒毛上皮细胞,不成熟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由隐窝底部上升至顶端以代替之,而这些不成熟的细胞不含双糖酶,葡萄糖协同促钠转运动功能也受影响,从而使小肠吸收葡萄糖及Na+的能力下降,也影响了Cl-的吸收,使水分大量积聚在肠腔内,引起水样腹泻。多数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主要在吸收功能障碍。因此,修复损伤部位尤为关键。而一般药物添加剂无法抑杀病毒,更无修复上皮功能。
3)侵袭型腹泻:侵袭性病原菌(如侵袭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可直接破坏肠粘膜细胞,造成坏死、脱落、临床表现为脓血便。此类腹泻较为严重,应该控制病原体及其继发感染,同时采取保护肠粘膜细胞和促进细胞损伤修复等措施。
    因此,就腹泻发生的病因而言,采取减少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措施、及时修复消化系统的粘膜损伤、实行有效的粘膜保护均可增加动物腹泻的控制效果。

1、在我国的实际生产中,饲料产品主要采取优质饲料原料或超大剂量使用药添(合法添加药物已经无法满足对腹泻控制情况的需求)等方法来控制腹泻。前者会大幅度提高饲料的配方成本而影响经济效益;后者会引起后期生长抑制及免疫抑制,还有可能造成饲料中药物含量检测超标或品种不合法而产生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2、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毒素污染,因污染程度不同,造成损失的地区差异较大。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国,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检出率90%以上,而生产厂家鉴于表观成本的考虑,过早停用或常年不用防霉剂及霉菌毒素吸附剂是灾害的主要原因。

蒙脱石产品
1 、选择性吸附
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吸附、固定、抑制作用,同时对微生物次级代谢物如芳香族化合物、氨、内毒素也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可以最大限度解除抑生长因子。
2、保护、修复
    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增加黏液凝胶的内聚力、粘弹性和存在时间,从而修复和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对各种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修复受损细胞间桥,使其连接紧密,保障各种营养物质正常消化吸收。
3、解除免疫抑制
强力吸附饲料中黄曲霉素、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有害成分,解除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增强动物免疫力。
4、安全、环保
选择性吸附有害菌及毒素,不干扰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安全、环保、无休药期、无任何毒副作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11-15 2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差点就以为是垃圾给干掉了。还好,看完了。学习了。如果结合图片案例来分析最好不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5 2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下的,是广告。还是标题党。板主不删这种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5 2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删掉,留着理念,去掉广告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8 17: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有理念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6 1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脱霉剂的作用原理和用量还可以细化一些来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成分:
本品根据仔(乳)猪的生理、生产特点而设计。主导成分为高酶活特性的枯
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及其代谢产物酸性
蛋白酶、淀粉酶、NSP酶,中药,有机酸及载体等。
适用对象:
乳猪、仔猪等哺乳动物的幼龄阶段。
作用与用途:   
1.帮助仔(乳)猪迅速建立完善的肠道微生态体系,维持并调节肠道的菌群
     平衡,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促进双岐杆
     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提高成活率,明显减少药物投
     入。
2.有益菌能够刺激仔(乳)猪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
高免疫球蛋白和抗生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
促进仔(乳)猪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保
护率。
3.有益菌在动物体内可代谢产生大量淀粉酶、蛋白酶、NSP酶、多种未知促
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补充仔(乳)猪消化酶的分泌不
足,优化肠道的多酶消化体系,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仔(乳)猪最
大限度的利用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在饲料营养相对不足时,改善饲料的
效果尤其显著。
4.促进仔(乳)猪的生长速度,提高增重,提高群体的整齐度,为培育健康
的后备猪打下基础。  
5.优化生态环境,降低动物舍内氨气、臭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粪便中
有机物、氨氮、有机磷等物质的含量,改善饲养环境,明显减少畜牧业对环
境造成的污染。
用法用量:
按0.2~0.3%的比例拌料,可以在颗粒料中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5 23: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