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2|回复: 0

[猪场管理]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农村养殖技术》2012年第0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7 17: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猪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基础。而影响母猪生产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调整优化饲养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和养好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一般认为一个猪场1~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大约分别为17%、16%、15%、14%、13%、11%、10%和低于4%。而由于传染病、产科病、肢蹄病、母猪产仔数、哺乳成活率等因素造成母猪淘汰率在20%~35%。以上数字表明:猪场要良性发展就必须保持后备母猪的补充数量,来优化母猪胎次结构和补充病、残淘汰的母猪。后备母猪的补充来源有本场选留和从外猪场引入两种途径。

(一)引种关注要点首先重视其健康程度,要比本场种猪健康,最起码要与本场种猪健康程度相当。否则,导致本场病原更加复杂,留下可怕的隐患;其次要重视其繁殖性能,如产仔数、泌乳力、母性等;再次重视体形,注意一定不要以“商品猪的观点去看待种猪”,好体型不一定是好母猪。

(二)引种的体重范围母猪引种体重在40~70千克;体重小于40千克,体形可能未固定,体形的缺陷可能会在......             《农村养殖技术》2012年第06期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23: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