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9|回复: 2

[饲料] 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成定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5 09: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种植效益日益下滑,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转而种植玉米等作物,是其面积进一步萎缩的根本原因。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欣 7月3日,中粮期货发布报告称,根据黑龙江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以往基础数据,黑龙江西部2012年大豆播种面积减少预期在23%左右,减少部分转向收益较高的玉米、水稻及其他经济作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加预期在26%。
  该机构刚刚对黑龙江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前期该地区分别遭遇倒春寒、干旱、冰雹等不利天气,大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出苗情况不尽如人意。大豆实际减产幅度还需秋季单产考察时再做调整。
  根据本次考察发现,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明显要高于大豆,这也是大豆种植面积转换至其他作物的根本原因。地租较高地区种植大豆甚至出现了亏损情况。
  大豆种植面积转换至玉米或其他经济作物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对种植效益的日益下滑。
  首先,大豆种植成本普涨。通过本次考察发现,地租、人工、化肥、农药、机械等费用均出现上涨。其中,地租和人工费用上涨幅度最大,涨幅接近 1/3(地租同比上涨约 500 元/亩,人工费同比上涨约 50 元/亩)。
  其次,大豆价格表现不尽如人意。虽然大豆种植成本较去年出现大幅度上涨,但相对于玉米、水稻等作物而言,成本最低。但去年大豆价格的不振表现,直接压缩了农民的收益空间,导致农民看淡大豆种植前景从而转种玉米等其他作物。
  最后,不同作物相对收益比较引发种植面积转换。以依安县2011年水稻、玉米、 大豆为例,三种作物收益分别为 1600-1700 元/亩、1000-1200 元/亩 、400 元/亩-600元/亩。水稻收益最高,玉米次之,约为大豆的 2-3 倍。
  总之,受种植条件及投入成本制约,农民更偏向于播种玉米。 此外,国储抛售及种植补贴等政策也间接导致大豆种植面积转换至其他作物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7-5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作物市场始终是信息不对等,农户始终是在终端,信息盲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2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恶性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08: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