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9|回复: 0

繁殖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10: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大略农业、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母猪与断奶仔猪专家Ed Barrie在安大略农业部最新一期养猪业新闻与视野》上为您讲解如何对母猪记录进行解读。

在养猪生产中采集的所有记录当中,涉及繁殖周期的数据的数量最大,而且最难解读。有些记录最好在长期的基础上进行解读。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加入你要考察季节性不孕的问题,- 那么要想采集到有用的数据,最短的时间框架也需要一年。

有些因素,例如季节温度,也会妨碍判断,- 比如今年,到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出现夏季不孕造成的生产下降,而除非今后两个月中天气变热许多,否则我们今年可能几乎看不到分娩窝数的变化。

猪场采用的遗传种质据认为也会对季节性不孕的情况产生一些影响。过去六个月当中,安大略的猪群的遗传种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头胎分娩窝数方面,而短期基础上必须在季节性因素当中考虑到遗传的因素。

还必须考虑到执行配种和分娩操作的人员的因素。如果人员改变了,那么技术和技能水平就会改变,而这一点也会表现到生产数据当中。这样就要考虑到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人的工龄和培训经历。在员工稳定、遗传种质不变的前提下,考察连续几年的生产数据流常常能够很好地了解季节性不孕的情况。

其它方面,应考虑到平均授胎率。令人惊奇的是,授胎率方面常常暴露出管理问题。工人如果从事某件特定工作的时间过久,就可能产生不良的工作习惯,结果就表现在授胎率的下降上。另一方面,如果员工刚刚参加工作,由于在技能方面缺乏自信和培训,加上过度的激情,可能造成母猪的不安,从而最终影响分娩率。

最容易漏掉的环节是精液样本的处理。人们总是经不住诱惑去使用质量差的精液,仅仅因为这些精液可以很方便地搞到,而不必费心到处采购精液。还有一个倾向是忽视温度与存储规程,仅仅凭经验办事。有时觉得我们“总是”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于是就大幅缩短公猪接触的时间。还有时根据操作人员的方便而不是动物的生物学需求来调整授精技术。

在过去的人工授精当中,我们发现影响分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受精卵充分着床之前对母猪进行转群。

找出授胎率低下的原因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本文尚未涉及疾病或时机把握的方面,而只是谈到了需要人工完成的重复许多许多次的那些工作。通过考察很长一个阶段当中的记录,能够揭示出一些问题。同样的记录也会掩蔽偶然的重要因素,例如遗传种质的改变,或工作人员的习惯。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12: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