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6|回复: 1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1 21: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子宫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是集约化养猪场母猪最为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由于炎症的扩散,往往引起子宫肌炎,子宫浆膜炎或子宫周围炎,若不及时治疗,常转为慢性过程,造成组织坏死、化脓或相互粘连,久治不愈,导致病猪的不育不孕或发情紊乱,或习惯性流产等,最后被迫淘汰,有的由于子宫蓄脓、积水,病情恶化,形成败血症或脓毒症,引起死亡,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已成为目前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中的核心问题,应予积极防制。
一. 病因
引起本病的原因相当复杂,但多属于病原感染,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 配种时感染:不洁的配种和输精操作不慎,是引发本病的最直接原因。如自然交配时,公母猪的外生殖及其周围未经彻底冲洗消毒,人工授精时,采精操作失误,精液污染,输精器具不洁或与配公猪患有生殖泌尿器官疾病,精液中存在炎症物质等,配种(输精)时,均能直接把病原带入产道或子宫内;输精人员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谨慎,常造成产道或子宫粘膜的损伤,而引发本病。
2. 分娩时感染:母猪临产时,其体表、外阴和产床、接产用具以及接产人员手臂不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常造成外源性病原的入侵;不当的助产(如过于粗暴)引起产道和子宫粘膜的损伤,或手臂未经消毒带入病原。
3. 产后的感染:由于分娩时母猪的子宫和产道都遭到程度不同的损伤,分娩过程又是母猪生产周期中一次高耗能的最大应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若产后保健缺如或保健工作不到位,极易发生本病;有的母猪产后子宫颈闭锁不全,为外源性病原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4. 治疗操作不当的感染:在进行子宫脱垂还纳治疗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常造成子宫粘膜的较大损伤;在实施产道或子宫冲洗时操作不当,产道或子宫粘膜受损或冲洗药液刺激性过大或配制浓度过高,或冲洗药液导出不完全,滞留子宫内,直接刺激子宫粘膜等,都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5. 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兰耳病、伪狂犬病和滴虫病患猪,常继发本病。
6. 自然感染: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母猪营养不足或失调,体质瘦弱,抵抗力下降,体内条件性病原致病毒力相对增强;母猪栏舍卫生管理水平低下,猪床肮脏潮湿,母猪体表(尤其是外生殖器)污秽不堪等,都会增加本病的发生机率。
二. 症状
1. 急性: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数天,病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子宫内引起感染。病猪全身症状明显: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卧地不起,鼻盘干燥、努责,站立时常从阴户流出污秽腥臭的分泌物,有时带有胎衣碎片或死胎组织,有的缺乳拒哺。
2. 慢性:急性病例不及时治疗,常转为慢性。此时病猪食欲体温未见异常,看不到明显的全身症状,有的不定时的从阴户排出灰白、黄色或暗灰色的分泌物,尤其是睡卧时,分泌物排出数量更多。常见病猪阴户周围因分泌物的沾染而显得污秽不堪,或结成干痂。有的平时不见排出分泌物,而只在发情时才流出多量黄白色粘稠或豆腐渣样的脓性分泌物。病猪大多具有发情表现,但不正常,且屡配不孕,即使偶尔受孕,也常出现早期胚胎死亡、流产或早产。病情恶化时,形成败血或脓毒症,导致死亡。
三. 预防
由于本病发生机率较高,且慢性病例治疗难度较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 强化饲养管理,降低自然感染发病机率:
1) 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确保母猪群体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增强对疾病的抵御能力。
2) 搞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和猪体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净化,为母猪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
2. 优化工作程序,减少人为感染:
1) 严格配种操作规程:本交时应将公母猪的外生殖器及其周围体表冲洗擦抹干净,然后用0.2%高锰酸钾溶液或0.1%的百毒杀溶液彻底擦洗消毒,抹干后才能配种;若为人工授精,应从采精、精液稀释、分装、贮存和输精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特别注意无菌操作。自配稀释液时,务必在稀释液中添加足量的抗生素;输精管采用一次性海绵头的为好,若为多次性胶管,则应于输精前煮沸消毒干燥后使用;对患有疾病(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公猪,应及时治疗,未愈前不得用于配种或采精。
2) 提高接产工作质量:产房及舍内相关用具设施,应彻底冲洗消毒干燥后启用;待产母猪入舍时,需经体表消毒,临产时,用0.2%百毒杀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水擦洗产床、母猪外阴及乳房周围,接产用的抹布需在消毒药水中浸泡扭干后方可使用,接产人员剪短磨平指甲,消毒手臂,伸手探摸胎儿或助产时,手臂要涂抹润滑剂或肥皂,并小心谨慎操作;分娩中可根据母猪努责和子宫陈缩情况,适时使用催产素,加速分娩,缩短产程和促进胎衣、恶露排出以及产后子宫复原。
3) 完善产后保健措施:实践证明,做好产后保健工作不仅对防止本病发生至关重要,而且对减少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和仔猪腹泻疾病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产后保健具体做法是:分娩过程结束胎衣排出后,立即清除产床上的死胎、胎衣和粪便污物,然后用消毒药水清洗擦净母猪外阴部、乳房及体表上的血迹,产床上也要用蘸有消毒药水的拖把擦一遍,全面消毒,净化产房。然后肌注缩宫素30IU+安痛定10ml+青霉素160IU×3+链霉素1g×2。以利恶露排出,减少疼痛应激和抗菌消炎,防止子宫、产道粘膜损伤的继发感染。8-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抗菌素和镇痛剂。第二天继续用药(抗菌素和镇痛剂),早晚各注射一次,第四、七天各注射长效土霉素10ml,每天一次。对于体质较差或难产、产程较长、产道损伤严重的母猪,可根据情况给强心补液和其它对症治疗。笔者在几个猪场采取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广谱抗菌素,实行全程保健。不但有效控制了本病的发生,而且哺乳小猪黄白痢及其它疫病的发病机率也大大下降。
3. 做好相关疾病的免疫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做好母猪繁殖障碍病,特别是兰耳、伪狂犬、布氏杆菌的免疫接种。
四. 治疗
急性病例进行早期治疗,效果良好,但转入慢性过程,尤其是发生组织粘连、坏死或化脓时,则治疗难度较大,治愈率较低。治疗本病除了及早、及时之外,还应遵循局部处理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局部处理是在促进子宫收缩、消除炎性刺激物及其分解产物的同时,重点做好抗菌消炎;全身治疗则应以抗菌素的充分合理使用为主,辅以对症疗法。
1. 急性病例的治疗:清除炎症刺激物质,控制局部炎症恶化,防止全身感染,是急性病例的治疗原则。
1) 清除炎症刺激物质:急性病例大多数是由于分娩后或流产后胎衣(或碎片)、死胎、恶露等滞留于子宫内分解腐败刺激子宫粘膜所致,只有将这些刺激物质清除,去除病因,才能有效控制局部炎症的恶化。方法有:
① 肌注氯前列烯醇2mg或缩宫素20IU,促进子宫收缩,加速炎症刺激物质的排出,隔日一次,连用2-3次。
② 进行子宫冲洗,促进炎性分解产物排出,冲洗方法见“子宫冲洗的操作要领”(隔日冲洗一次,但子宫严重出血及全身症状严重的病例,禁止子宫冲洗)。
2) 局部抗菌消炎:产后产道及子宫粘膜的损伤也是急性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加上炎症刺激物质及其腐败分解产物的共同危害,更促使炎症病灶的恶化,局部抗菌消炎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消除子宫内炎性分解产物之后,立即实施局部抗菌素的治疗,即进行子宫抗菌素灌注。一般可用青霉素160万×2+链霉素1g×2+生理盐水20ml,通过胶管直接灌注入子宫内,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连用5次。
3) 全身治疗:在进行局部处理之后,还同时进行全身治疗,防止败血症和其它疾病的继发感染。常用的办法是青霉素160IU×3+链霉素1g×2,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5天。在进行全身抗菌素治疗时,可适当使用镇痛剂、地塞米松等药物,还应视病情需要进行补液强心等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抗菌素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头孢霉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2. 慢性病例的治疗:清除炎症分解产物,促进炎症消退,恢复子宫机能,防止败血症和脓毒症的发生是慢性病例的治疗原则。
由于慢性病例母猪子宫颈处于闭锁状态(只在发情时开张),子宫内的炎症分泌物既无法排出,灌注的冲洗液和抗菌素也无法进入子宫内,从而严重影响疗效。对于慢性病例的治疗,应按如下程序操作:
1) 打开子宫颈:肌注已烯雌酚20ng或苯甲酸雌二醇10mg,令其子宫颈开张(以见到阴户排出脓汁或其它炎症分泌物为准)。
2) 促进子宫蠕动收缩,加速子宫内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即肌注已烯雌酚后(或母猪自然发情后)病猪子宫开张时,肌注缩宫素20IU
3) 进行子宫冲洗,清除炎症分解产物:子宫颈开张后,及时对子宫进行冲洗,将积蓄其中的脓汁等分解产物彻底清除,这是慢性病例治疗成败的关键问题。操作时务必认真细致,反复冲洗,每次冲洗以导出的冲洗液澄清透明为度。子宫冲洗可根据病情,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连冲数次。
4) 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促进局部炎症消退:子宫冲洗并确认冲洗液已导出净尽之后,即实施抗菌药物子宫内灌注,一般用青霉素160IU×2+链霉素1g×2+生理盐水20ml,一次灌注。
5) 全身治疗: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青链霉素、阿莫西林、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氟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等。但不管选用何种抗菌素都要保证足够的疗程(至少2个疗程)。以上药物也可选用于子宫局部抗菌消炎(灌注)。此外,还应灵活使用VC和地塞米松(VC、地米每头每次可肌注各5-10ml)。
还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治疗:
① 生理盐水500ml+碘酊6ml,一次灌注子宫(在子宫颈开张的状态下),不必导出,次日用生理盐水500ml+金霉素1g,一次灌注子宫,一个钟头后导出。
② 于母猪发情时,以生理盐水250ml+青霉素160IU×2+链霉素1g×3,在输精前8小时,一次性灌注子宫。据介绍,受胎率可达80%,不妨一试。
③ 益母草、野菊花各16g,白扁豆、蒲公英、白鸡冠花、玉米须各10g,水煎取汁加红糖200g,灌服或拌料投喂,连服三剂。
④ 野菊花、忍冬藤、车前草、桃仁各60g,水煎取汁灌服或拌料投喂,连用三剂。
⑤ 益母草、夏枯草、蒲公英各50g,水煎取汁灌服或拌料投喂,连用三剂。
  
注:
1. 子宫冲洗的操作要求要领:
1) 器械:专用子宫冲洗器或人用的灌肠器一套,但据笔者多年实践,后者不但价格便宜(22元人民币/套)而且操作方便,冲洗效果良好;胶管(硬度中等,便于插入子宫内)一条,长度1米左右,一端需事先修平磨滑,防止插入时子宫或产道粘膜受损;专用塑胶提桶一个(容量不低于5公升),塑胶大口盅一个。
2) 操作要领:一人或两人操作,不熟练时,两人操作为宜。
准备好冲洗器械和配好冲洗液后,将病猪保定或关进单体栏内,助手提起病猪尾巴,术者将胶管消毒后并于圆滑的一端涂上润滑剂后插入阴户,并向上向前徐徐推进,当确认已插入子宫颈后,稍再向前推进,令助手保定胶管,术者将胶管的另一端接上冲洗器的出水口,并提升冲洗器高度,冲洗液就会徐徐灌注入子宫内,当冲洗液流尽后(一般灌肠器冲洗液容量为1000ml),可将连接冲洗器一端的胶管脱出并降低其高度(低于母猪子宫位置),此时,冲洗液连同子宫炎症分泌物就会自动回流,当确认冲洗液已回流完毕时,再装上清洁的冲洗液,反复冲洗,直至回流的冲洗液澄清透明为止,才告冲洗结束。然后可将配制好的抗菌素溶液通过冲洗胶管,注入子宫内。
    所用冲洗药液必须是无刺激性的,配制浓度要准确,且现配现用,冲后将冲洗液完全导出。子宫出血或全身症状严重的病猪严禁冲洗子宫。若出血的子宫需要冲洗时,可选用1%的明矾水溶液。慢性病例子宫冲洗液宜加温至40℃左右使用,出血性或急性子宫炎冲洗时,冲洗液则不宜加温。
2. 注意事项
1) 由于慢性病例病程较长,子宫蓄脓积水严重,而且由于母猪宫角解剖结构特殊(长而且弯曲),不是一两次冲洗所能清除干净的,即使一次冲洗干净了,炎症产物还在不断分泌,所以必须坚持在反复冲洗(一天一次或隔日一次,至少连冲数次)的同时,还注意对激素和缩宫素的灵活运用。只有这样,炎性分解产物的排除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 由于慢性病例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最好自始自终由专人负责,一治到底,以便保持治疗过程的连续性,便于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由于用药时间较长,为防止病猪药物积蓄中毒和减少病原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提高疗效,不宜从始至终只用某种抗菌素,而应采取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等方法实施治疗。为减少病猪因长期打针造成的应激,可以在治疗初期(前三天)使用速效抗菌素,从第四天起改用长效抗菌素(如长效阿莫西林,长效土霉素等),减少打针次数(隔天一次),也可以在病猪的日粮中按治疗量添加抗菌药物(慢性病例食欲基本正常),省却打针麻烦。
4) 对于施治2个疗程以上未能治愈的病猪应予淘汰。
5) 由于母猪子宫角长而弯曲,往往冲洗时,药液难以排出,而滞留子宫内,刺激子宫粘膜,使病情趋于恶化,所以有人不主张采用子宫冲洗法,而主张子宫注入法,即首先对病猪注射垂体后叶激素或缩宫素20-40IU,促进子宫炎性产物排出,然后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灌注子宫(供参考)
3. 常用的子宫冲洗液
① 2%-5%盐水溶液;
② 0.1%高锰酸钾溶液;
③ 2%明矾溶液;
④ 0.1%新洁尔灭溶液;
⑤ 0.1%百毒杀溶液;
⑥ 0.1%雷佛奴尔溶液。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9-23 09: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19: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