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7|回复: 1

杨凌设市,呼之欲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2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2 21:12 编辑

       W020090521431678764731.jpg
       杨凌示范区在按照国家定位要求,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高地方面,
拥有技术、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
拟的。但同时也应看到,杨凌示范区在发展农业示范的过程中,却面
临着管理机制和运作体制的重叠制约:一方面是杨凌示范区作为省政
府直辖特区,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其科研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行
政区划的“杨凌区”,它又是咸阳市的一块飞地,它的外围又属于咸
阳市武功县,在空间上没有自己的发展腹地,没有城市的社会发展与
聚集辐射功能,城镇人口也只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数万师生为
主体。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就认为,杨凌是国家唯一的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农高会”是与北京“科博会”、上
海“工博会”、深圳“高交会”并列的我国四大高新技术窗口展会。
但由于没有城市作依托,缺少金融、商贸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支撑,
人气不旺,对外来投资者吸引力不大。
  “要打破这些制约,杨凌应该走独立设市的道路,让它向中国第
一个现代化农科城迈进。它有了自己完整的城市地位和行政功能,有
了自己的郊县,就有了自己的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示范空间,才能真
正发挥农业新技术示范作用,从而带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同时也在大关中城市经济带中显示自己的独特地位与魅力。”教授、
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经济管理学
院副院长韦苇这样解释杨凌设市。
  对此,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
强感受很深。他评价说,在现在的体制下,杨凌与上下左右的关系,
遭遇着“身份不明,渠道不畅,办事费力”的尴尬,失去了许多资源
渠道,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行成本。
  目前杨凌示范区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其中城市
人口8万。而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杨凌和宝鸡、铜
川等地都被定位为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到2020年,杨凌城区面积
要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要达到30万。
  因此,设立杨凌市符合我省关于大西安都市圈的构建,有利于优
化关中城市群的空间布局,能发挥杨凌示范区的区域性作用。目前,
杨凌示范区也正在加快城市建设力度,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园区配
套项目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方面大量投入资金。并计
划将杨凌打造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
市。
                                               (康传义)
                                  原载《陕西日报》2010-05-19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2 22:08 编辑

回复 万水山 的帖子

杨凌撤区设市恐失科技示范区特色 需进一步研讨
Img279612938.jpg
驻陕全国政协委员王元在会上提问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来源:华商网      2011年03月02日13:57
  昨日下午,在为驻陕全国政协委员召开的省情通报会上,委员们就自己关注的重点问题向参会的省政府及有关厅局负责人进行询问。有委员表示:“问清楚了,提案才更有说服力,被采纳的概率就越大。”
  杨凌设市还需进一步研讨
  全国政协委员杨公社:我曾提过提案将杨凌撤区设市,现在这个问题是不是还有障碍?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杨凌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目前的重点还是加强科技水平提升,设市的问题也提过,但在省内还有异议。有人认为撤区设市后就失去了高科技示范区的特色,不能突出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下一步还要进一步研讨,争取共同来推动。
  煤电价格倒挂要由国家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高建民:煤电价格问题越来越突出,我想了解一下,现在煤电价格倒挂 (指网电价比销售价还低)问题在我省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陕西去年出现的电煤紧张情况,和煤电价格倒挂有一定关系。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体制问题,电价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而煤炭是开放的市场,就出现了“计划”和“市场”打架,电价不调,煤炭价格却一涨再涨,电厂发电亏损。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向上面再反映,由国家层面来解决。
  “引汉济渭”与湖北衔接还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王元:“引汉济渭”提了几年了,但一直没有立项,是不是国家担心“引汉济渭”会对国家“南水北调”有影响而一直未批?
  水利厅负责人:“引汉济渭”是我省解决关中、陕北水资源短缺的工程,计划每年从汉江调水15亿立方,通过秦岭打隧道注入渭河,从引水量看不会对汉江下游供水有明显影响,对国家“南水北调”也不会有影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湖北的衔接问题,正在推进当中。
  希望“西三角”带动陕南三市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韦苇:我省和重庆、四川要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我想问一下,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有何突出意义?我省在“西三角”中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省发改委负责人:“西三角”经济区10年前就提了,主要是由重庆牵头,成都和我省的关中-陕南城市群共同构建一个经济区,目标是打造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对我省主要是带动陕南三市发展。目前,这一构想在三省市的高层中已达成一致,成立了推动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了“西三角”经济区发展基本思路,三省市政府已原则同意上报国家发改委,三省市将共同呼吁将“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本报记者 张小刚
(责任编辑:news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 22: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