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7|回复: 4

[养猪] 美力主瘦肉精添加合法化 挑战中国进口限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1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美国贸易内情》日前报道说,奥巴马政府和美国行业组织正游说其他国家,以支持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在7月成员大会上通过家畜饲料添加剂食品安全标准莱克多巴胺标准。报道称,中国和欧盟可能反对通过这一标准。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瘦肉精,用于家畜饲料。欧盟法律严禁使用莱克多巴胺;因美国疯牛病事件,中国从2003年起仅进口未使用莱克多巴胺的美国猪肉。如果莱克多巴胺标准获得通过,该标准将成为世贸组织《卫生与植物卫生协定》中的法定国际标准,美国将借此挑战中国对美国使用莱克多巴胺添加剂的猪肉限制进口相关措施。受访业内人士指出,美国想将莱克多巴胺纳入世贸组织标准,凸显其欲操纵全球猪肉市场、牟取暴利的野心,但估计美国政府和行业组织不会轻易如愿。

  美意图操控市场

  美国之所以要将含有莱克多巴胺的猪肉出口至更多国家,并将其纳入世贸组织标准,凸显了其操控全球猪肉市场的野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一旦掌握了这个标准,就会在该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甚至掌握定价权,并由此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控制全球的相关技术。

  相关资料显示,1999年年底,美国食药局批准将盐酸莱克多巴胺添加于猪饲料中。它毒性低、代谢快、较少蓄积,更安全高效。在美洲和亚洲的24个国家,如美国、泰国等均允许使用培林提高猪的瘦肉率。不过,这有一个硬性前提:猪肉上市前,培林残余量须低于50ppb,以免造成人体中毒。

  尽管严格控量,含有莱克多巴胺的“舶来猪肉”仍有可能过不了进出口检测关。李国祥说,出口商只要在相关产品出境前两周左右停止使用莱克多巴胺等含有瘦肉精的饲料,就很有可能躲过一劫。

  因而,严格防控显得至关重要。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苗迎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奥巴马政府和美国行业组织联合游说其他国家,表明美国方面正越来越多地将多边机制作为其对外贸易的手段,即联合多国力量迫使第三方国家就范。“中国方面必须积极取证,反对美国这一做法。”苗迎春说。

  新标准能否如愿难料

  美国农业部称,由于经济强劲增长和市场需求,为满足国内市场猪肉供应,中国将加大从美国进口猪肉的力度。2010年7月起,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猪肉销售量跳涨到1万吨/月,而2011年一季度出口量一直维持和超过这个数字。截至2011年2月的8个月内,美国累计对中国大陆出口猪肉达19.25万吨,货值为1.69亿美元。

  美国农业部甚至指出,今年以来美国猪肉占中国进口猪肉的比例已达59%.由于本地供应不足,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出口量持续增长的势头最起码可保持到这个夏季,甚至持续到明年。

  然而,这样的数字却不能成为美国欲将瘦肉精定为全球标准的理由。李国祥指出,中国猪肉市场的自给能力极强,进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之所以出现短时的供给缺口,同饲料价格上涨迫使一些农民暂时放弃养猪有关。

  李国祥认为,各国均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因而,美国的这个标准很难被所有国家接纳。苗迎春同样认为,美国的这项标准能否放行仍有不少疑点。中国方面需要对该添加剂的成分、危害性情况掌握充分证据,为维护自身权益据理力争。中国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也指出,世贸组织的原则之一就是“协商一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7月大会能否令美国如愿有待观望。

  来源:国际商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6-15 0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isiyi 的帖子

如果中国目前执行瘦肉精合法化,猪肉的消费量一定会下滑,我们从事养猪业行业人员会大大减少吃猪肉的机会,我个人将会拒绝吃猪肉,双汇事件之前,我很少吃猪肉,现在可以放心吃猪肉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0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不吃猪肉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1: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畜牧的自己都不吃猪肉怎么让这个行业发展呢,自己的前途何去何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1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抵制美货,让美国人自己吃去吧!再想想我们吃的瘦肉精还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16: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