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6|回复: 0

[水产] 如何削弱“染虫黄鳝”对我国黄鳝产业的负面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4 13: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7日,上海检验检疫局披露,连续从共计9批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口黄鳝中检出颚口线虫。受此影响,上海市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近日对商户加强了商品安全检查,由于印度尼西亚黄鳝和菲律宾黄鳝已经被禁止销售,拉升了整个上海市场上的黄鳝价格。日前,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关在一个星期前已经将染虫的进口黄鳝销毁,并无相关水产品流入市场内。目前市场在售的进口黄鳝来自于孟加拉国,且均有检验检疫证、海关报关单和营业执照。 同时,铜川路水产市场信息员唐泰来表示,上海市场上的黄鳝大多来自国内,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的野生黄鳝只要证件齐全,就可以在市场上正常销售。

  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了解到,进口黄鳝在南方不少城市的市场份额相对比较大,能达到一半左右,但是在南京上海杭州北京天津等市场上,主要还是内地普通黄鳝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很多中小城市的黄鳝批发商甚至连进口黄鳝都不认识的。所以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管理费提出的解决方案就值得商榷了,当然主要是针对湖南湖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的野生黄鳝的规定了,因为让国内野生黄鳝能达到“证件齐全”的要求,可操作性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这个规定有点荒唐的地步了。因为野生黄鳝都是由各地农民通过不同的方法捕捞而来的,很多人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只是掌握了捕捞黄鳝的这个技巧,然后卖给当地专门收购黄鳝的小贩子,每次卖的黄鳝基本都很小,几斤十几斤的都有。当地的小贩子会把收购来的野生黄鳝卖给大一点市场的批发商。在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还不发达的时候,整个操作环节都是相当原始相当耗时间的,现在的情况好多了,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解一下市场上黄鳝价格,然后跟批发商讨价还价,货源紧张的时候甚至可以让买家上门收货。

  据我们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如果真的让市场上的野生黄鳝都达到“证件齐全”,这个可操作性绝对是很差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可操作的空间。举个例子,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上黄鳝批发商张三根据市场管理方的要求提供相关证件,他肯定要找野生黄鳝收购商李四,让李四给他提供野生黄鳝的证明,否则就不收购他的黄鳝;李四一般也不会自己下去捕捞黄鳝,他是从农民王二麻子们那里收购黄鳝的,李四也只能让王二麻子们提供野生黄鳝的证明;最后犯难的就是王二麻子们了,因为他们或许已经捕捞黄鳝捕捞了很多年,但是还是第一次听说要提供什么证明。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荒唐?

  那么应该出个什么样的规定才能看起来比较合理一点?市场管理方可不可以在黄鳝进入市场之前进行检查,或者抽检?考虑到每天市场的黄鳝销量比较大,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估计不会这么做,中间产生的成本也比较高,如果真的要这么操作,产生的费用肯定还是要转嫁到批发商身上,从而直接抬高市场上黄鳝的价格。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直接报批国家检验检疫局,禁止进口印度尼西亚黄鳝和菲律宾黄鳝,这样没有问题的缅甸黄鳝孟加拉黄鳝和我国内地野生黄鳝就可以在市场上继续正常销售了。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了解到,自从“染虫黄鳝门”事件后,印度尼西亚黄鳝和菲律宾黄鳝根本进不了港,所以广州黄沙水产市场上根本没有印度尼西亚黄鳝和菲律宾黄鳝销售,广州黄鳝批发商表示目前黄鳝生意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烦,孟加拉黄鳝和缅甸黄鳝供应商办理“三证”肯定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一些内地野生黄鳝供应商也不敢轻易往广州发货,碰上查的紧的,肯定要耽误不短时间,黄鳝运输过程产生的损耗会增加,这也是目前广州市场上黄鳝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我们把有问题的印度尼西亚黄鳝和菲律宾黄鳝挡在门外,让孟加拉黄鳝缅甸黄鳝以及我们内地野生黄鳝继续正常销售,就OK了。如果不这样的话,肯定会影响到我国的黄鳝产业的,不仅仅野生黄鳝了,目前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非常火热的黄鳝养殖产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或许说提供产地证明会对整个黄鳝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短期内就采取这样看似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上是急于求成了。

  本文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5 20: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