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64|回复: 1

当代-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疗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4 2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猪种需要掌握的概念品种:是畜牧学上的分类单位,它们的基因点相同,染色体可以自由配对,因而是可以自由交配的,又各具有不同特点的类群。如太湖猪品种、长白猪品种、大白猪品种等等。品系:是指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种畜群。如长白猪品种中的丹系长白、杜洛克猪品种中的台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等等。品系繁育是较高级的育种方法,品系繁育指为培育具有共同优良品质的种育群的繁育制度,其特点是速度快、目标明确、群体小。一般用耳标区分同系中的群体。品种的概念大于品系的概念,品系只是某个品种内的某小群体。如长白猪品种里的丹系长白,比利时系长白等;大白猪品种里的英系大白等等,纯种繁育:在畜牧生产中,把相同种群(种、品种)之间的公母畜的交配叫纯种繁育。如丹系长白×丹系长白,丹系长白×英系长白,美系杜洛克×台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等等。杂种:在畜牧生产中,杂种是指不同种群(种、品种)之间的公母畜的交配。如长白×大白,长白×杜洛克,长白×太湖猪,杜洛克×大白等等。二元:指两个不同品种猪之间交配后所生的后代。如长白×大白=长大二元,大白×长白=大长二元,(写在乘号前面的一般指公猪,乘号后为母猪)。二元一般在临床作为二元母猪使用,不可作为种公猪使用,二元公猪一般都作为肉猪饲养。三元:指把二元母猪与其父母代品种不同的公猪交配所生的后代。如长白×大白=长大二元,杜洛克×长大二元=杜长大三元肉猪。三元或三元以上的杂交一般只能作为肉猪来饲养,决不可再留做种用,否则其后代的品质、生长性能等远低于三元肉猪。三元猪是所有猪中生长性能、品质、肉型最好的肉猪。良杂:指外三元以上.的猪的杂交后代,也指外元猪(长白、大白、杜洛克、皮特兰等等)与我国地方猪杂交所生后代。其品质、生长性能等低于三元肉猪。土杂:地方不同猪种之间的杂交。其生长性能低于良杂,抗病能力、耐粗饲能力、繁殖能力等强于引进的纯种、二元、三元、良杂。第一节、我国地方良种猪一、我国六大类地方品种根据自然地理、气候分布和品种培育形成的条件,我国猪种可分为华北型、西南型、高原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二、我国地方良种猪及其特性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猪有太湖猪、东北民猪、荣昌猪、金华猪、内江猪、两广小花猪等(详见附录表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名录)。它们共有的优质特性有:(一)繁殖力强我国地方良种猪以高繁殖力著称於世(如太湖猪)。排卵数与产仔数高,与国外母猪品种相比(均窝产仔要高4头以上,在排卵数方面,中国地方母猪发情期的排卵数为25枚左右,国外母猪一般在20枚左右。公猪也表现为性早熟。(二)、适应性与抗逆性强中国猪从适应性、耐粗饲、消化率、抗寒与抗热、抗饥饿、应激反应、抗病等几个方面都大大优于国外猪种。(三)、香鲜美,肉质优良三、猪杂交生产的优势若以纯种生产为基准杂交优势按照100%,那么二元杂交优势就是106%,三元杂交优势就是117%.多元(超过三元)杂交则不如三元杂交。三元杂交优势是最大的。世界著名猪种有:长白猪,大白猪(约克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斯格猪,太湖猪。优秀的地方猪种有:荣昌猪,太湖猪猪。培育猪种有: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新太湖猪,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川白白猪、湘白猪等。这些猪种以我国地方良种猪为母本,适当导入外血培育而成。它们的特点是形体好,在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方面优于我国地方猪种;在繁殖力上继承了我国地方猪种高产仔数的特点,适应强,产仔数多,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培育猪种主要用作生产杂交肉猪的母本,用它生产的二元杂交肉猪能达到三元杂交肉猪的生产水平,可减少一个培育二元杂交母本的过程,缩短世代间隔,节省饲养成本和时间,加快肉猪生产。第二节、国外优良猪种一、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猪种长白猪、大约克夏(大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斯格猪、汉普夏猪又称银带猪等。二、引进猪种的特点生长速度快,日增重高,在800克以上,饲料报酬高,料肉比在2.33.0。繁殖力好,经产母猪产仔数在1011头左右,胴体品质好,瘦肉率在65%左右,背膘在l.532.01厘米。缺点是肉质较差,主要表现在肌纤维较粗,肌间脂肪含量较低。(一)、长白种猪长白猪也称为兰德瑞斯猪(图1-1),原产于丹麦,现有英系、比利时系等不同血统。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之一。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从北欧国家瑞典引进。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水平要求较高。丹系长白四肢相对较细弱,加系长白较强壮。体躯较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鼻嘴获长,耳大向正前方倾或垂下,后臀丰满,腹背平直,头小、头颈清秀,肌肉发达,体型呈前轻后重、流畅结实。不仅作为父本使用,也是优秀的母本用猪。母猪平均产仔11.8头,初产母猪产仔9.5头,平均个体重1.50公斤,平均背膘厚1.8厘米以下,眼肌面积(指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35平方厘米以上, 35日龄平均个体重8.86公斤,75日龄个体重30.3公斤,成年公猪体重可达350公斤,瘦肉率66%以上,料内比2.72:1。大白猪又叫大约克夏猪(图1-2),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分大、中、小三个类型,中型属于兼用型,小型属于脂肪型。目前中、小型日亦见少,而大型猪却遍布世界各地。大白猪引入我国(1957年开始引入)后,经几十年的风土驯化,在我国已有了良好的适应能力。世界上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系大白猪,如:美系、法系、加系等。被毛全白,头中等大小,鼻微翘。耳小向正上方竖立,体质结实,胸宽深,背宽而微弓,前后躯肌肉丰满,双肌臀、性情温和、哺育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产仔多、泌乳能力强、母性温和、呈双脊背。窝均产仔11.4头,平均背膘厚1.47厘米,瘦肉率65%以上,料内比2.66:1。(图1-3~图1-4)大白猪既可作父本,也可作母本。国内二元杂交常作为父本,但外三元杂交中常作为第一母本来使用,这点里注意。(三)、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优秀的父本猪种,通常用于杜大长或杜长大杂交系中的终端父本,原产于美国东北部。俗称红毛猪。(图1-5)被毛红褐色或棕红色或棕黑色,颜色深浅不一,耳中等大小且耳尖微下垂,略向前倾;头小清秀,嘴短直;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蹄呈黑色,多直立;背腰在生长期呈平直状态,成年后稍呈弓形。胸宽而深,肌肉发达,臀后肌肉结实丰满:瘦肉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是终端父本最佳首选。性成熟晚。平均高产仔11头,台系稍多为11.6头,初生重达l.6公斤,平均背膘厚1.38厘米; 30日龄平均个体8.75公斤,75日龄平均个体重35公斤;培育期平均日增重936克,瘦肉率68%以上,料肉比2.391。杜洛克猪以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产内性能强而著称,杜洛克猪体格结实健壮,能在各种环境下饲养;是当今世界养猪生产商品猪的主要杂交亲本,性欲强,尤其是其作为终端父本。(图l-6)若作为母本使用,则其产仔数减少,泌乳能力差,护仔性差。除把母本作为繁殖种猪使用外,繁殖外三元肉猪一般不作为母本使用。这点需注意。目前,我国饲养的杜洛克猪大多是台系杜洛克和美系杜洛克(图1-7),台系杜洛克躯体丰满度好,瘦肉率较高,四肢粗壮、性欲好,是理想的终端父本。而美系杜洛克繁殖性能较突出,生长速度较快。但这两个品系也有不同的缺点,如台系杜洛克猪繁殖性能较差,生长速度较低,适应性较弱、易应激;美系杜浩克猪瘦肉率不高、丰满度不够。另外市场上还有加系杜洛克,此品系生长快,抗应激强。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引进品种,改良原有品系,生产中把台系杜洛克作为父本和美系杜洛克进行杂交其后代是很理想的杜洛克父母本。它们身上具有台系和美系的综合优势,其不论是作为公猪使用还是作为母猪使用都有比纯台系或纯美系更好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肥育猪)。(四)、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衣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是目前世界上瘦肉型猪种中瘦肉率最高的一个品种,毛色呈白色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被毛。需要说明的是,皮特兰猪抗应激、抗病能力差,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特别高。头目清秀,嘴大且直,耳中等大小略微向前倾,体躯呈圆柱型,骨细四肢短,肌肉极发达,肩部肌肉丰满,背直宽大。后躯特别发达,极端个体的后躯似球型。体躯宽而短;料肉比约2.6左右,瘦内率70%以上。(图l-8~图1-9)皮特兰×杜洛克交配所产仔为皮杜,皮杜猪一般作为母猪使用,其再与长白或大白杂交所生后代是比较优秀的育肥肉猪。(图1-10)(五)、斯格猪原产于比利时,属超瘦肉型猪种。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斯格猪外貌相似于长白猪,其后腿和臀部十分发达,四肢比长白猪粗短,嘴筒亦比长白猪短。缺点是抗应激能力差,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三、为什么要饲养瘦肉型品种猪瘦肉型猪(良种猪)与肉脂型猪(土杂猪)的区别: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效率高。瘦肉含水65%70%,脂肪含水10%。沉积(生长)脂肪所需能量为瘦肉的34倍。也就是说,瘦肉型猪的饲料利用效率远高于肉脂型猪!所以,饲养瘦肉型猪(良种猪)的饲养成本低肉脂型猪(土杂猪)0.31倍。
第二章、瘦肉型母猪
概述母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场来说,猪场的成败决定于母猪,是猪场工作的重中之重!母猪饲养管理包括后备母猪(青年母猪)、空怀、配种、妊娠、哺乳、离乳等相互紧密关联的不同生理阶段,其中妊娠阶段时间最长,约占整个繁殖周期75%左右,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水平对窝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重、母猪的乳腺发育、机体营养的适当储备、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泌乳量、仔猪断奶重以及母猪泌乳期失重,甚至对母猪的连产性都有很大的蠡响。母猪重点考核的是母猪初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重两个繁殖性状指标。在国外母猪自动饲养管理系统,平均仔猪初生重为1.58公斤,比使用传统的定位栏条件下母猪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1.22公斤)高出360克。母猪的繁殖潜力猪繁殖不受季节限制。猪又是多胎家畜,一般每胎可产仔l0头左右,多的可达十几头至二十多头。在母猪卵巢中有原始卵子11.l万个之多,母猪每次发情能排出十几个到几十个成熟的卵子。这是母猪多胎高产的基础。与此相适应的是,母猪有近1.5米长的子宫角,这就为更多胚胎发育提供了足够的场所.与种猪有关的几十重要概念:群体繁殖力、公猪繁殖力与影晌因素、母猪繁殖力与影响因素、母猪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母猪产仔率与公猪繁殖力、母猪繁殖力、管理人员水平呈正相关。种猪繁殖力与猪场经济效益的关系: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与种猪的种用年限及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有直接关系。母猪繁殖周期中影响繁殖性能的要素如下:排卵期:排卵个数决定窝仔数的潜在力(主要由胎次决定,研究发现从离乳到配种,给予母猪高能量的饲料能增加排卵数);配种期:受精率(配种技术、方式、时间);妊娠期:胚及胎儿的发育(怀孕期间的胚胎损失率为25%45%).其中的80%90%的胚胎损失在生在怀孕的前25天,其中应激、怀孕早期的高能饲粮、以及泌乳期体脂肪的损失都增加胚胎的死亡率。叶酸、生物素、VB2、胡萝卜素、有机铬对提高胚胎存活率有效);生产期:难产、助产等;泌乳期:出生后到断奶(主要是产后一周,仔猪死亡率为10%15%,除先天性缺陷外,环境、管理与营养影响最大。)
第一节、后备母猪的培育猪营养的起点是母猪的营养,母猪营养的起点是后备母猪。所以不要轻视后备母猪的饲养。猪场(自繁自养或种猪场)经济效益80%取决于母猪阶段的饲养效果,基础母猪的培育和初产母猪饲养的好坏对母猪一生的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影响。后备母猪的管理目标:l、初配体重120130公斤;2、初配日龄210240天;3、背膘(最后一根肋骨处,距背中线6厘米处的)厚度1622毫米(最好在1821毫米);4、在初情期后的第二或第三情期配种。一、后备母猪的选留(一)、选留时期后备母猪一般在二月龄、四月龄及配种前进行三次选留。(二)、选留方法1、二月龄选留在产仔数多(即其父母成绩)、发育好的窝中选择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的个体;不合格的个体转入育肥舍或当作肉仔猪出售。选留数量是实际后备母猪的1.5倍。选择断奶体重大的仔猪。因为断奶体重大的仔猪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断奶体重小的仔猪。到适配日龄时体重更容易达标,能确保210240日龄时能够第二次发情、体重能达125公斤以上、背膘厚度能达1620毫米。2、四月龄选留在二月龄选择的基础上,主要选择乳头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副乳头,阴门发育偏大且下垂(图2-1~图2-2),生长发育量好的个体。3、配种前选留在前两次选择的基础上,主要选择健康,体型匀称,四肢健壮,阴门发育较大且下垂,乳腺发育良好,有正常的发情周期、明显的发情表现等的个体。4、依产仔数选留国外研究反映,长白猪的产仔数略高于大白猪,大长二元母猪的繁殖眭能略高于长大二元母猪,饲养大长二元母猪生产(杜×大长)商品猪可能在综合效益上略优于长大杂交。另外,皮特兰不宜作母系的亲本。5、选择后备母猪主要依据本身成绩,还要结合同胞成绩(生长发育与育肥测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选留。二、后备母猪的管理(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在后备母猪饲养的前期一般自由采食,后期(80120公斤)应适当限饲,控制体重以达到预期目标;一般不用限饲。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时配种,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力和使用年限,因为,第一次发情卵子排卵数量少,约810个;第三次发情卵子排卵约1214个,此时配种率最佳;体成熟充足,延长使用年限,骨架够大,不会造成分娩困难。第一胎的育成母猪,不能带多于9头哺乳的仔猪,仔猪断奶期应在25天左右为佳,不能过长。因为第一胎怀孕母猪在哺乳期里通常采食量较小加之自身还要生长。第一胎一般在25日龄内断奶,以利于母猪自身的恢复生长。在排卵前的2周内应自由采食,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排卵前的14天内及时提高母猪的采食量(短期优饲),尤其提高能量饲料的采食,可使排卵数提高2个左右。短期优饲能提高血中FSH浓度和脉冲频率,这表明短期优饲通过刺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提高排卵数。后备母猪饲养可分为4个阶段:生长期、培育期、诱情期及适配期。成功的后备母猪育成应从小母猪早期开始实施,后备母猪从断奶后第一次选种就应对其制定培育计划。1、生长期(断奶至体重80公斤)该期目的是使小母猪的身体充分生长发育,采用自由采食物。2、培育期(体重80100公斤)该期目的是使小母猪具有良好的体况,使其100公厅时背膘至少达到1214毫米;若背膘厚度、体重没能达标,可以通过营养调控的方法来解决,如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采用专业设计的优秀后备母猪料进行饲喂;若偏肥,可减低饲料能量浓度,同时可添加适量含纤维素较高的饲料,如青饲料、麸皮等,使肠胃得以充分锻炼和促进肠胃发育。但这时切忌使用中猪料,不能把小母猪当育肥猪饲养。3、诱情期(体重100公斤至第一次发情)该期目的是诱导初情,减少后备母猪因不发情而淘汰,采用优秀后备母猪料。此时将达100公斤的小母猪从培育栏中挑选出来进入后备母猪催情栏,并用性欲高、成熟的壮年公猪放到后备母猪栏中调情,每天全群调情2次,每次15分钟,以诱导初情(图2-3)。最好把公猪驱赶出来,直接刺激母猪。4、适配期(配种前2周)确保后备母猪在210240日龄时能够第二次发情、体重要求达到120公斤以上、背膘厚度1.62.0厘米(多胎母猪要求背膘厚度最好为1.82.2厘米)才能配种。该期目的是增加排卵数,提高受胎率。实行催情优饲,方法是将第一次发情的后备母猪从催情栏中挑选出来,转入到优饲栏,每头后备母猪在配种前2周每天采食量增加0.450.9公斤,可使每窝产仔数增加11.5头,但需在配完种当天降到11.5公斤。(图2-4)(二)、后备母猪的营养策略猪场购买P2背膘测定仪(实践经验丰富的猪场可不用)。有了背膘测定仪母猪的基础营养储备情况就很容易的知道了。现代瘦肉型母猪增加其脂肪储备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产仔后背膘储备很容易大量的消耗。储备差、消耗快是造成繁殖母猪生产指标低的根本性原因,几乎能影响母猪的一生。有根多猪场饲养的是瘦肉型猪种,但饲养方法没有改变。这是我国母猪生产水平与欧美养猪强国差距大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引进了猪品种,没有引进科学饲养扮方法。后备阶段不要过度限制饲养(图2-5)。后备母猪150日龄左右(体重100公斤)背膘厚度应该达到1214毫米。如果背膘厚度不在要求范围自,可以通过营养调控的方式解决。当背膘超标可以降低饲料配方的能量浓度,必须把配种时背膘厚度控制在1620毫米。若如此,母猪以后的淘汰率就会大幅度的下降,对母猪一生都有好处。后备母猪的饲养关键是能量储备,如果按照中国猪种的饲养方式对瘦肉型后备母猪粗饲或严格限制饲养,就会导致配种时脂肪储备不足,给母猪生的繁殖能力带来不良影响。为后备母猪设计专用饲料。后备母猪在产仔时骨骼要充分矿化,也就是说在配种前,让后备母猪储备充足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甚至维生素。后备母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比育肥猪高得多,所需种类也多,所以后备母猪必须使用专用的后备母猪料。这才是科学养猪。后备母猪的短期优饲(催情补饲)。一般要求后备母猪在第二发情期进行配种,在第一次发情后第一周适当减少喂料量,在第二和第三周提高喂料量。有研究表明,催情补饲可以提高血浆促卵泡刺激素的水平,增加黄体生成素的释放频率,从而增加排卵数量。可以提高排卵数2个左右。后备母猪各个方面的指标都达到了就是不发情(这个占3%左右)。对于此情况我们应该做的是后备母猪到 150日龄时就应该用公猪诱导发情。操作中,最好的方法是将母猪赶到公猪栏中,让母猪与公猪直接进行身体接触,一周 23次,每次不少于 20分钟。因为公猪栏中的性气味,可以给母猪更强烈的气味刺激。后备猪饲粮营养水平(表2-1)。表2-1后备猪饲粮营养水平体重(kg)性别消化能(MJ/kg)粗蛋白(%)赖氨酸(%)钙(%)磷(%2050母猪 13.80 16.50 0.80 0.65 0.55 2050公猪 13.60 17.50 0.90 0.70 0.45平均 13.70 17.00 0.85 0.67 0.50 50110母猪 13.64 15.50 0.70 0.55 0.45 50110公猪 13.62 16.50 0.75 0.60 0.50(三)、后备母猪的保健要点引种要建立隔离检疫制度。为防止引种不慎而引入病原,把后备母猪放到专门的引种隔离舍中观察饲养 10周,并在这个时间内完成免疫接种加药净化(细菌净化及寄生虫净化)猪群同化,最后检疫无病才能进入后备母猪群。这是许多猪场惨重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免疫接种。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应把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等疫苗防疫到位。净化体内细菌性病原。猪场的病原比较复杂,尤其是从外面购买的猪种,难免会携带一些隐性病原,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净化。常用药物主要成分为:泰妙菌素 +金霉素,连用一周。净化体内寄生虫。对外购猪,引种回来一周后开始驱虫,在配种前一月再驱虫一次。猪群同化。疫苗接种完后2周,将本场淘汰的健康老母猪与后备母猪混群饲养 1周,使后备母猪尽早接触本场微生物而获得免疫。禁止使用发霉变质饲料。霉菌毒素,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会引起后备母猪出现假发情、外阴水肿、卵巢萎缩,引起空怀母猪不孕、发情异常;怀孕母猪出现胚胎死亡及流产;哺乳母猪泌乳不足,同时造成免疫力降低易生病。后备母猪适度运动,适时配种,精心管理促进发情。分群管理为使后备母猪发育均匀整齐,要按照体重大小分群饲养,每圈 68头,饲养密度不要过大(图2-6~图2-7),舍内有效使用面积要在 1.01.2平方米/头,并且要保证足够的槽位。有条件的猪场最好采用分槽饲喂、合群运动,保证猪群生长发育整齐。为了保证后备猪骨骼发达,体质健康,发育匀称,特别是四肢灵活坚实,就要有适度的运动。有条件的猪场舍外最好设运动场,让后备猪呼吸新鲜空气,接受日光浴,啃食鲜土和青绿饲料。温度舍内温度条件应做到刚入舍小母猪舍温保持 20以上,冬季舍温保持在 1820,夏季台温要控制在 26以下,相对湿度 50%70%,每天定时清扫粪便 2次,适时做好通风换气,始终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研究表明,1112月是全年母猪情期受胎率最佳的月份,达 90%以上,78月份是母猪情期受胎率最差的月份,母猪群情期受胎率仅为 83.5%2345月母猪情期受胎率间差异不显著,虽然极显著低于 1112月,但极显著高于其它月份,所以 25月份也是母猪受胎适宜的月份;1月与 10月母猪一次情期受胎率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 25月份; 69月受胎率低于 25月但高于 78月份。所以 1112月和 25月是母猪发情、配种时环境温度适宜的月份,在养猪生产中应给予重视和科学利用。光照研究表明,延长光照(自然光照和人工给光越多、光照越强)可使后备母猪初情期提前19天,间情期(体成熟前两次发情的时间间隔)缩短1.5天。所以母猪的饲养要注意采光的管理。
第二节、初产母猪的管理一、初产母猪饲养问题初产母猪营养标准偏低是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猪场没有注意到该问题,普遍的做法是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使用一样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从初产母猜到第七产母猪的营养需求规律看,以赖氨酸需要为例,几乎是呈线性下降,随着母猪产次的增加采食量也不断增加,饲料中各种营养浓度都可以相对降低。因初产母猪本来采食量低,如果使用相同的饲料配方必然导致营养不足。这些是很值得注意的,在临床管理应得到重视。现代瘦肉型母猪最大问题是前两产期泌乳阶段采食量不足。初产母猪日采食量很难超过5公斤。初产母猪产后810天泌乳量明显下降,表现为母乳不足。为什么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初产母猪就暴露出母乳不足的问题,主要是配种时体重偏小,基础营养储备不足。此外在妊娠后期加料阶段,由于担心初产母猪难产而减少饲喂量,这样就会造成基础营养储备提前被过渡消耗,而产后的小母猪日采食量低(5公斤以下),养猪场又没有及时给初产的小母猪提供特殊的营养保护性策略,很快初产母猪就会出现母乳不足的问题。二、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被破坏现代瘦肉型母猪的链接性效应非常强,如果第一产营养储备能力被过渡消耗,不仅会影响到下一产的生产水平,对母猪一生的生产能力都会造成影响。高产瘦肉型母猪初产时的最大压力是采食量偏低,在采食量低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特殊的保护方法,就可能给母猪造成深度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终身性和不可逆的,所以养猪场在制定饲养方案时对初产母猪应该制定特殊的饲养策略,确保母猪的连续性生产能力不被损伤,这对提高猪场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三、对经产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初产母猪饲养如果存在问题,其结果会在经产母猪阶段表现出来。很多养猪场平均产仔数偏低,很多人会认为是发情和配种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是母猪系统能力体现。四、初产母猪妊娠阶段的饲养策略实际饲养过程中,大多数初产母猪都是与经产母猪同样饲养,这样对初产母猪不利。初产母猪妊娠阶段需要严格控制饲料喂量。研究表明,初产的小母猪妊娠阶段如果不能严格限制饲喂,会导致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严重下降,二产阶段此问题会更加严重。初产妊娠阶段如果每天多采食1公斤饲料,泌乳期每天就会少采食1.48公斤饲料;到了二产阶段的表现就更加严重。从这个结果看,如果我们保证了初产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就等于减少了初产小母猪泌乳期体重的过渡消耗。这样做,既保证了初产母猪的产奶量,也保证了初产小母猪的基础营养储备,对以后经产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初产母猪泌乳期的饲养策略初产母猪泌乳期应该采用与经产母猪完全不同的饲养策略。因为初产母猪体重小、基础营养储备总量小,如果泌乳期初产母猪日摄入营养总量不能保证产奶的基本营养需要,初产母猪就会消耗基础营养储备,而这种消耗在产奶方面很快就会暴露出问题,表现为产奶量明显下降。母猪要想保证高产状态,应该保证日摄入66.9575.32兆焦的代谢能和 60克赖氨酸。影响初产母猪日摄入营养总量不足的主要矛盾是采食量偏低。现代高产瘦肉型母猪采食量偏低主要表现在初产和二产。要保证母猪日采食营养总量,一是提高母猪采食量,二是提高泌乳母猪饲粮的营养浓度。在没有办法提高采食量的时候,只能提高饲粮营养浓度,因为初产、二产小母猪泌乳期日采食量一般为5公斤,很难超过6公斤。所以建议养猪场为初产、二产的小母猪提供特殊的高标准泌乳母猪料。根据高产母猪泌乳期日摄入营养总量标准计算,初产母猪泌乳期饲粮代谢能不成低于13.39兆焦,粗蛋白不低于18.0%,赖氨酸应该高达l.2%,也就是说配方中其它氨基酸平衡应该建立在赖氨酸1.2%状态下的理想蛋白质水平。只有为初产小母猪提供单独的饲养策略,把初产母猪泌乳期失重控制在10%以内,才能有效控制初产母猪泌乳期过渡失重情况,达到有效保护经产母猪系统生产能力的目的。六、初产母猪带仔数问题事实上有很多猪场担心初产母猪体重小,带仔能力有问题,所以在安排带仔管理过程中有意不让初产母猪带到l2头仔猪,这种做法会导致其以后的带仔能力减弱。由于初产带仔少,使母猪乳房发育受损,二产后的带仔能力下降。很多猪场之所以出现此做法,主要是因为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小,配种时P2背膘厚度不达标,基础营养储备偏低,初产时泌乳期往往出现泌乳不足的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没有给初产母猪提供单独饲养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如前所说,为初产母猪设计特殊的饲养方案,确保母乳充足,这样就可以让初产母猪尽可能的多带仔,以达到保护其以后繁殖泌乳能能力的目的。七、断奶后初产母猪的管理措施对于初产母猪泌乳期结束后失重过多、P2背膘过渡消耗、基础营养储备被严重破坏的小母猪,可以采用第一个发情期不配种,使用高标准营养饲料饲喂21天,第二个发情期再配种。这样做可以使失重过渡的小母猪基础营养储备得到恢复,让P2背膘恢复到配种的要求。研究表明,种做法可以使母猪下一产多产1.52头仔猪,而且对恢复母猪的系统繁殖能力有很大好处。可是很多的猪场没有能做到这种精、细化管理,对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八、实行母猪分产次饲养技术一般头胎母猪与经产母猪携带的病原不同,各种抗体水平也不一样,混养容易发病。分胎次饲养可以提高头胎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和窝产仔数,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分胎次饲养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使二胎以上母猪群的健康度明显改善,在返情率、分娩率,死胎率和高产活仔数等方面尤为突出。第三节、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空怀期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恢复断奶母猪的体况,缩短母猪的空怀天数,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一、饲养管理(一)、采用短期优饲,恢复断奶母猪的体况对在离乳前3天开始减料的母猪,离乳当天不喂料,离乳后第2天至配种增加喂料量尽快恢复母猪的体况,日喂料鼍增加至34公斤,成功配种后立即把饲喂量降至l.62公斤,按照膘情喂料。过度消瘦的母猪,离乳前可不减料,离乳后继续用优质饲料且增加喂料量,使其尽快恢复体况,及时发情配种。离乳前体况相当好甚至过肥的母猪,离乳前后都要减少喂料量,并适度运动。经产母猪断奶后25天、初产母猪断奶后37天开始发情,若出现发情务必及时配种。对于流产母猪第1次发情不配种,生殖道有炎症的母猪治愈后才能配种。每个情期配种23次,断奶后7天内应有90%以上母猪发情配种,猪群才属于正常。(二)、加强管理,促进发情断奶时过度消瘦的母猪或发生繁殖障碍后的母猪常出现断奶后不发情的现象,在采用疫苗接种、抗生素防治的同时,可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发情配种:优饲催情、母猪合群运动和公猪诱情等方法,当以上方法无效时可采用前列腺素针剂肌注催情,肌注后,若发情即可配种。(三)、坚决淘汰不合格的母猪,保持母猪群合理的结构种猪的年淘汰更新大概在25%左右。合理的母猪产次结构应为:02产母猪占35%4536产母猪占45%55%7产以土母猪占10%以下。对离乳后经过治疗或使用前列腺素仍不发情、连续3个情期不发情或连续三个情期配种未孕、连续2胎产仔数在7头以下、哺乳性能差及有肢蹄疾病行走困难的母猪均应淘汰。母猪断奶时皮下注射1000国际单位孕马血清(也叫孕马血促性素)可缩短断奶到排卵的时间,同时可以增加产仔窝数和窝产仔数。(四)养好待配母猪养好母猪的标志是,保持不肥不瘦、七八成膘的繁殖体况(图2-8),如群众所言:待配母猪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为此需做好如下工作。有很多猪场后备母猪不使用专用的饲料,与育肥猪养在一起吃在一起,等体重够了月数够了就开始配种,这样的母猪怎么能高产?现在的瘦肉型母猪在后备阶段对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要求一般都会比肥育猪高30%40%,有的营养甚至高1倍。我们希望后备母猪配种时骨骼能够充分的矿化,为未来的高繁殖性能奠定良好的基础。1、注意饲粮的全价性母猪的膘情是衡量其营养状况好坏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对膘情异常的母猪要进行调整。过胖的母猪易造成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子成熟和正常发情,应适当的减料。体况较瘦的应适当加料。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精料严重不足、以劣质青粗饲料饲养母猪的办法必须杜绝。不然母猪会过分消瘦,内分泌失调,卵泡不能正常发育,发情不正常或根本就不发情,造成失配蛤生产带来损失。2、增加母猪排卵数,提高卵子质量研究与实践证明:充足的营养、全价的饲粮,足保证卵子发育和成熟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饲粮中搭配充足的优质青饲料更有意义。据报道,在青年母猪饲粮中加喂18%苜蓿干草粉,能使每次持卵数由11.9枚增加到13.5枚。实践证明,配种前加强放牧,使母猪采食嫩草、野菜,接触阳光、土壤、新鲜空气等,能促进母猪的发情和卵子成熟。另外,研究表明,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量,促进受精卵着床和胚细胞分化;还可使空怀母猪发情日期提前l5天。国外试验证明,实行短期优厚饲养,即实行短期优饲,对增加排卵数、提高卵子质量有良好影响。一般在配种前1014天开始,到配准日结束,在原日粮的基础上,加喂2公斤的混合饲料,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能增加排卵数2枚左右,此对青年母猪有明显的效果。对经产母猪虽无明显效果,但可以增加卵子质量。需要指出的是,配准后,应立即减去增加的那部分混合精料,否则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的增加。为了促进母猪发情排卵,可用公猪诱情也可注射激素,但这些措施都必须建立在正常的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否则没有实际效果。应当指出,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发情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促使母猪排卵和多排卵,只发情不排卵达不到受胎的目的。因此在生产上,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促使母猪发情的一些措施上,关键是调整母猪的饲养管理,促使母猪发情排卵,这样才能提高母猪受胎率。3、掌握好后备母猪的初配时期后备母猪第一次参加配种称之为初配。其适宜的时期应取决于后备母猪的发育状况。生产中主要看两项指标:一是月龄,二是体重。一般对于良种猪以8月龄、体重125公斤左右时参加配种为好。早了影响自身发育,还会降低排卵数和产仔数;晚了则增加了空怀时间,加大了饲养费用且影响母猪产后泌乳量。研究表明,270299日龄初配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但因更易发生繁殖障碍等疾病而过早淘汰,终生生产成绩最差,繁殖周期较长,所以在实际上是不可取的。而210239日龄初配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少,但繁殖疾病较少,终生生产成绩最好、繁殖周期最长。建议在集约化饲养管理条件下,长大后备母猪在 210239日龄初配,同时对240299日龄初配的杂种母猪加强产后的饲养管理,减少母猪哺乳期的体重损失;生产中尽量减少240299日龄后仍不能配种的母猪数量应用早期催情措施,及时淘汰超期不发情的母猪;熟练配种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适时配种(一)、掌握母猪的繁殖规律猪的发情周期为1823天,平均2l天。每次发情持续期为35天,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完成配种,否则就得等21天后发情时才能再配种。这不仅影响了受胎率,而且这头母猪也就白白养了2l天,加大了饲养成本。研究表明,初生窝重和窝产活仔数的最高值出现在第3胎,26胎处于较稳定的高峰期,第1胎的初生窝重和窝产仔数较26胎存在显著差异。正常的、大多数(85%的母猪)母猪在断奶后1周左右发情,研究表明在断奶时间很长(2168天)的情况下,其再孕后产出的仔猪初生窝重和数量均高于1周左右就发情配种的母猪,说明较长的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可能对子宫的恢复有利,进而对下一胎的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但实际我们决不提倡如此做,对饲料的损耗及整体经济效益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断奶至配种间隔为 46天的母猪所占比例最高,产仔数、产活仔数最多、窝重也最大;表明在断奶后1周左右正常发情配种的母猪综合繁殖性能较好。研究表明:断奶至配种间隔第一胎母猪间隔时间最长,约为l2天左右,26胎时间大约为l周左右, 7胎以上的母猪因各种原因淘汰率逐渐增加,在群体中比例较小,7胎以上也有一定波动。母猪生产中我们常用母猪背膘厚度作为体况恢复的一项指标,从而确定母猪产后体况恢复的程度。发情后适宜的配种时间:精子进入子宫活山持续12小时,母猪排卵发情后24-48小时。公、母猪交配后,精子进入子宫,靠子宫的逆运动和精子自身的前进运动,大约经过23小时才能到达受精部输卵管1/3处。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能存活1520小时;卵子成熟后即排入输卵管内,在生殖道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0小时。受精部位是固定的,而精卵细胞在母猪生殖道成活时间又有限。因此必须找好机会,让精子和卵子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在受精部位相遇、结合,使其受精。过早过迟都很难受精。即使勉强受精,受精卵少且弱。实践证明,母猪正常排卵后,由于激素的分泌,刚有较为明显的发情征兆,排卵与发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让公猪什么时候交配可以人为的加以控制,因此适时配种是可以办到的。生产中,多在发情后第二天开始配种。至于精子与卵子到达受精部位所需时间等参数,从体外无法测得,那么适时配种只有以外部征兆为准。通常认为当阴门肿胀达到高峰过后刚见皱褶时,进行配种最为适宜。实践中,多结合早晨巡视猪群时进行观察,可以见到发情母猪早晨早起,望亮欲出、主动寻找公猪或爬跨其它母猪(所以实践中空怀或青年待配母猪多以群养,一般一圈 25头)。此时按压母猪臀部,则母猪站立不动,有时两耳扇动,出现静立反射,则可以实施配种。若母猪头数较多,也可用试情公猪试情。母猪发情后不是一下子将成熟卵子全部排出,而是在一定时间里分批排出。因此,必须设法使精子和分批排出的卵子如期相遇,才能形成更多的受精卵,才有可能多怀胎。所以在一个发情期内,要配23次才好。为使精子充分成熟,每2次间隔时间以1112小时为宜。由于母猪年龄上的原因,其代谢水平不同,激素分泌量也不尽相同,则发情表现程度也有差异,一般老龄母猪表现轻微,一不注意很容易错过配种时期;而青年母猪表现激烈,很容易识别。因此,在配种时间掌握上,应是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二)、配种方法配种时,耍给以人工辅助。稳住母猪,将其尾巴轻轻拉向一侧,用手托着公猪的包皮,帮助公猪阴茎导入,使之顺利完成配种。交配时若公、母猪体重个头相差较大时,应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公猪体大可让母猪靠墙站立,再令公猪爬跨交配。公猪个头高于母猪时,可令母猪顺坡站立,让公猪在低地势往上进行爬跨交配,群众叫顺坡爬。反之,母猪个头高于公猪时,可让母猪从高往低站立,让公猪在高地势往下爬跨交配,群众叫就高上。配种完后,应轻赶母猪向前行进,让公猪自然的下来。然后用手按母猪腰部,以防精液倒流。严禁将公猪打下!否则影响公猪正常的性反射,且易造成其咬人的恶癖。交配完毕,应让公猪充分休息一段时间,不得立即饮水或进食物。母猪配种后,经一个发情周期不在发情,并有食欲增加、行动稳重、被毛有光洋、较为贪睡等表现,基本上可以判定为妊娠。若用妊娠诊断仪诊断就更加准确了。三、发情鉴定正确地判断母猪的发情状况,做到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宰和产仔数的关键。母猪发情时外阴部的变化明显,所以发情鉴定主要采用外阴观察法。母猪处于发情期对公猪的接触、气味和声音都异常敏感,当发情母猪接触到试情公猪,表现为典型的静立反射,即母猪压背时,站立不动、后肢绷紧、尾巴侧向一边、竖耳、耳尖外翻等症状。一般选择行动缓慢、唾液分泌旺盛、善交谈的老龄公猪试情。国外较发达的养猪场全群母猪平均返情率仅为7.4%。(一)、母猪的发情期l、发情前期:24天(平均2.7天)。可见阴户相当红肿、突出,阴道内流出透明水样分泌物,表现为食欲减退、焦躁不安。2、发情期:无论后备母猪或经产母猪都表现为很稳定的静立反射,外阴部红肿稍退,出现皱纹,阴道颜色呈现粉红色,黏液浓度增加并有较好的拉丝性,食欲减退或无食欲,并发出特异的叫声。当公猪和输精人员接触时母猪表现静立反射,若用手按压背部或胁部,会出现坚耳、翘尾以准备与公猪交配的姿态。3、发情后期:35天(平均四天),此期阴户红肿消退,呈现紫色或白色,黏液呈黏稠凝固状,将子宫颈口封闭不接受公猪爬跨,发情症状消失,恢复原状。4、公母猪接触时同时发情鉴定的影响发情母猪与公猪接触一定时间,将对公猪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研究表明:公母猪分开饲养,有利于母猪的发情鉴定,而不是传统认为公母猪饲养在一起,有利于刺激母猜发情.因此新建猪舍应将公母猪分开饲养;(二)、母猪7天内不发情(发情推迟)1、原因:初产母猪由于配种过早,产仔过多,断奶过晚,在泌乳期体况损失大;母猪产后子宫炎疾病;经产母猪过肥、过瘦,断奶时间过早或老龄母猪。2、解决办法:初产母猪最好在第23个情期、体重120130公斤配种时配种;初产母猪产后带仔10头以下,剩余仔猪寄养到其它母猪,在25天左右断奶。母猪产后子宫炎预防办法:母猪产后注射长效抗生素进行保健,若发现子宫炎可肌注抗生素或用2040毫升甲硝唑加抗生素冲宫清炎。加强母猪妊娠、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坚持低妊娠,高泌乳的营养原则;母猪断奶的时间应根据场内实际情况在2l天以后适时断奶;根据母猪的进场及饲养情况制定合的淘汰计划。断奶后每添至少2次用不同的公猪在母猪周围来回走动,起到诱情的作用。另外对于后备母猪和公猪接触太少或没有接触是后备母猪不发情的重要原因。在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过程当中,应该让180日龄的小母猪每天与成熟的、性欲强的公猪接触。常规做法是每天接触2次、每次约15分钟,而且必须是身体直接接触。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更重要的是初产产仔数也会提高。四、适时输精经产母猪断奶后出现发情时间,饲养管理正常的猪群,其母猪发情应符合一定规律.一般在断奶后第5天出现发情症状,即一般都是经产母猪在断奶后一周内出现发情。站立发情持续时间般多在3656小时。经产母猪断奶后出现发情时间、发情持续时间与排卵时间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母猪断奶后出现发情的时间越早,则其发情持续时间越长,排卵出现时间越迟;相反,母猪断奶后出现发情时间越迟,则其发情持续时间将会越短,排卵出现时间将会越早。适时输精:准确的输精时间,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输精时间决定于排卵时间,卵子排出后在输卵管内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0小时,精子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2448小时,精子在受精之前需要6小时左右才能获能。可见对于断奶后7天之内发情的经产母猪,观察到稳定静立反射后824小时进行首次输精对于断奶后7天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返情母猪,观察到稳定静立反射后应立刻进行首次输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5-14 22: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沙发,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23: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