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附录一、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名录
全世界有统计数据的猪种 353个,其中亚太地区占 157个。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 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中国猪遗传资源有地方品种 72个、培育品种 19个、引入品种 8个。
附表1
序号猪种名称序号猪种名称序号猪种名称序号猪种名称
1民猪 19大花白猪 37虹桥猪 55碧湖猪
2八眉猪 20金华猪 38圩猪 56仙居猪
3黄淮海黑猪 21龙游乌猪 39阳新猪 57兰溪花猪
4汉江黑猪 22闽北花猪 40台湾猪 58官庄花楮
5沂蒙黑猪 23嵊县花猪 41内江猪 59平潭黑猪
6两广小花猪 24乐平猪 42荣昌猪 60里岔黑猪
7粤东黑猪 25杭猪 43成华猪 61大埔莲猪
8海南猪 26赣中南花猪 44雅南猪 62黔邵花猪
9滇南小耳猪 27玉江猪 45湘川山地猪 63巴马香猪
10蓝塘猪 28武夷黑猪 46乌金猪 64德保猪
11香猪 29清平猪 47关岭猪 65桂中花猪
12隆林猪 30南阳黑猪 48藏猪 66白洗猪
13槐猪 31皖浙花猪 49浦东白猪 67江口萝卜猪
14五指山猪 32莆田猪 50安庆六白猪 68黔东花猪
15宁乡猪 33福州黑猪 51潘郎猪 69明光小耳猪
16华中两头乌猪 34太湖猪 52岔路黑猪 70撒坝猪
17湘西黑猪 35姜曲海猪 53雅阳猪 71保山猪
18大围子猪 36东串猪 54北港猪 72河西猪
根据农业部 2000年 8月 23日发布公告确认,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共有 78个,其中猪有19个,具体如下:
附表2
序序序序
猪种名称猪种名称猪种名称猪种名称
号号号号
1八眉猪 6民猪 11藏猪 16槐猪
2蓝塘猪 7里岔黑猪 12荣昌猪 17清平猪
3内江猪 8五指山猪 13盘华猪 18滇南小耳猪
4广东大花白猪 9两广小花猪(陆川猪) 14乌金猪(大河猪) 19香猪(含白香猪)
5
华中两头乌猪
10
黄淮海黑猪(马身猪、
15
太湖猪(二花脸猪、
(通城猪) 淮猪) 梅山猪)
摘自: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6,48
附录二畜禽体温、脉搏、呼吸生理指标
附表1动物体温、脉搏、呼吸次数的正常指标
动物类别正常体温(℃)
正常脉搏(心跳次数)/分钟
正常呼吸次数/分钟
猪38.0~39.560~8010~20
牛38.0~39.0 40-8010~25
水牛36.5~38540~6010~40
禽40.0~42.O120~20015~30
犬37.5~39.070~12010~30
羊 38.0~40.060~8012~30
马37.5~38.530~458~16
骡38.0~39.030~458~16
骆驼36.0~38.530~606~15
鹿38.0~39.036~7815~25
兔38.0~39.5120~14050~60
猫38.5~39.5110~13010~30
说明 1:
体温的测定方法是通常测定直肠温度。当遇到直肠炎、频繁下痢或肛门松弛时,母畜可测量阴道温度(比直肠温度约低 0.2℃~0.5℃)。家禽可测量腋下温度(比其直肠温度约低 0.5℃)。测量时,先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 35℃以下,酒精棉清拭消毒,测温者一手将动物尾根提起,另一手把体温计斜向上约 20Ο左右慢慢插入动物肛门中,将体温计上附有的夹子夹在背毛上固定,约 3~5分钟后取出温度计冲洗或擦洗净水平读数,所读温度就是该动物的真实体温。
健康动物的体温,清晨较低,午后稍高;幼龄动物较成年稍高;妊娠母畜正常体温稍偏高;动物兴奋、运动、劳役后体温比安静时略高。这些生理性变动,一般在 0.5℃内,最高不超过 l℃。
体温升高: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代谢产物或组织细胞分解产物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
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可分为四种。
微热:体温升高 0.5~1℃。见于局限性炎症及轻症疾病,如口炎、胃肠炎等。
中热:体温升高 1~2℃。见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一般性炎症及某些亚急性、慢性传染病,如胃肠炎、支气管炎等。
高热:体温升高 2~3℃。见于急性传染病和广泛性炎症,如猪瘟、猪肺疫、流感、大叶性肺炎、弥漫性腹膜炎、胸膜炎等等。
极高热:体温升高 3℃以上。见于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脓毒败血症、日射病、热射病等。
体温降低:机体产热不足或体热散失过多,致使体温低于常温。见于大失血、内脏破裂、严重脑病、中毒、产后瘫痪、休克、频死期等。
热型变化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稽留热:指高温持续 3天以上,每日温差变动在 1℃以内,是因致热源在血液内持续存在,并不断地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所致。多见于猪瘟、大叶性肺炎等严重疾病。
弛张热:体温升高后,每天的温度变化常超过1℃以上,但又不降至正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支气管肺炎等。
间歇热: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亚急性、慢性钩端螺旋体病等。
动物的呼吸次数,受某些生理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可引起一定的变动。幼畜呼吸次数比成年动物稍多,妊娠母畜呼吸次数可增多;运动、使役、兴奋时可增多;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某些动物(如水牛、牛、绵羊等、母猪)呼吸次数可显著增多;奶牛吃饱后处卧位时,呼吸次数明显增多。
附录三、常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1、玉米
籽粒整齐,均匀,脐色鲜亮,外观呈黄色或白色,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不得掺入玉米外的物质,杂质总量不得超过1%(杂质包括筛下物、矿物质及其他无饲用价值的颗粒)。
附表1玉米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
9.0 8.0 7.0
粗纤维(≤)
1.5 2.0 2.5
粗灰分(≤)
2.3 2.6 3.0
注:分级标准为国家标准;水分含量一般地区为14%。
2、大豆
外观呈黄色圆型或椭圆型粒状,表面光滑有光泽,脐为黄色、磔褐色或黑色,异色粒不大于5%(不至影响饲料产品的外观颜色为限),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水分含量不大于13%。
附表
2大豆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
36.0 35.0 34.0
粗纤维(≤)
5.0 5.5 6.5
粗灰分(≤)
5.0 5.0 5.0
3、高粱
感观要求籽粒整齐,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不得掺入高粱以外的物质。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0%。
附表
3高粱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
9.0 7.0 6.0
粗纤维(≤)
2.0 2.0 3.0
粗灰分(≤)
2.0 2.0 2.0
4、小麦麸
感观要求细碎屑或片状,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昧。水分不超过13%,不得含小麦麸以外的物质。小麦麸可分为大片麸、中麸和细麸。不同的饲料品种对细度有不同要求,猪、家禽、牛等畜禽饲料对粉碎细度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以大片麸和中麸较为适宜。水产饲料由于对粉碎细度有严格的要求,麸皮的粉碎性能较差,所以,加工水产饲料一般选用细麸或次粉。
附表
4小麦麸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
15.0 13.0 11.0
粗纤维(≤)
9.0 10.0 11.0
粗灰分(≤)
6.0 6.0 6.0
5、次粉
感观要求次粉呈白色至浅褐色粉状,色泽新鲜一致,无霉变、结块及异味。水分含量不超过l3%,不得掺入其它物质,使用要求见小麦麸。
附表
5次粉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
14.0 12.0 10.0
粗纤维(≤)
3.5 5.5 7.5
粗灰分(≤)
2.0 3.0 4.0
6、大豆饼(粕)
感观要求豆饼为黄褐色饼状或片状,碎豆饼为不规则小块状。豆粕为浅黄褐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碎片状。
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水分小于13%,不得含有大豆饼(粕)以外的物质。黄白或略带绿色为偏生,深红变褐色为过熟,其生熟度用脲酶活性表示。脲酶活性指在(30±5)℃和pH等于7的条件下,每分钟每克大豆饼分解尿素所释放的氨态氮的毫克数。大豆饼柏的脲酶活性要求在0.02~0.4为宜(未进行加热的生大豆为2,加热过度的为0)。
附表
6大豆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豆饼豆粕豆饼豆粕豆饼豆粕
粗蛋白质(≥)
41.0 44.0 39.0 42.0 37.0 40.0
粗纤维(≤)
5.0 5.0 5.0 5.0 5.0 5.0
粗灰分(≤)
6.0 6.0 7.0 7.0 8.0 8.0
粗脂肪(≤)
8.0 8.0 8.0
7、棉籽饼(粕)
感观要求棉籽饼为小瓦片粗屑状或饼状,棉籽粕为不规则的碎块。黄褐色,色泽新鲜一致,无霉变、虫蛀、结块、无异味。不得含有棉籽饼(粕)以外的物质。水分含量不得超过l2%。根据配方和工艺要求,棉绒和棉籽壳应限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棉绒不超过3%,棉籽壳不超过10%。
附表
7棉籽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棉饼棉粕棉饼棉粕棉饼棉粕
粗蛋白质(≥)
39.0 41.0 36.0 38.0 32.0 36.0
粗纤维(≤)
12.0 10.0 14.0 12.0 16.0 14.0
粗灰分(≤)
7.0 6.0 8.0 7.0 9.0 8.0
8、菜籽饼(粕)
感观耍求菜籽饼为片状或饼状,菜籽粕为不规则的块状或粉状,黄色、浅褐色或褐色,具有菜籽油特有的芳香味,色泽新鲜一致,无霉变、虫蛀、结块、无异味。不得含有菜籽饼(粕)以外的物质。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0%。
附表
8菜籽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菜籽饼菜籽粕菜籽饼菜籽粕菜籽饼菜籽粕
粗蛋白质(≥)
37.0 40.0 34.0 37.0 30.0 33.0
粗纤维(≤)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粗灰分(≤)
12.0 8.0 12.0 8.0 12.0 8.0
粗脂肪(≤)
10 10 10 10 10 10
9、花生(仁)饼(粕)
感观要求花生饼为黄褐色的小瓦块状或圆扁块状,花生粕为黄褐色或浅褐色不规则碎屑。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花生饼(粕)易感染黄曲霉毒素,除非是新鲜货源,否则进库前应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验验,水分要求不超过12%,不得掺入其它物质。
附表
9花生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花生饼花生粕花生饼花生粕花生饼花生粕
粗蛋白质(≥)
48.0 51.0 40.0 42.0 36.0 37.0
粗纤维(≤)
7.0 7.0 9.0 9.0 11.0 11.0
粗灰分(≤)
6.0 6.0 7.0 7.0 8.0 8.0
10、向日葵仁饼(粕)
感观要求向日葵仁饼为黄色或黄褐色的小片状或块状,向日葵仁粕为浅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碎块状、碎片状或粗粉状。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水分要求不超过12%,不得掺入其它物质。
附表
9花生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葵仁饼葵仁粕葵仁饼葵仁粕葵仁饼葵仁粕
粗蛋白质(≥)
36.0 38.0 30.0 32.0 23.0 24.0
粗纤维(≤)
15.0 16.0 21.0 22.0 27.0 28.0
粗灰分(≤)
9.0 10.0 9.0 9.0 8.0 10.0
11、胡麻籽饼(粕)
胡麻籽饼呈褐色片状或饼状,胡麻籽粕呈浅褐色或黄色不规则块状,粗粉状。具有油香味,无霉味,无霉变、结块、异味。水分含量不超过12.0%.不得掺入胡麻籽饼(柏)以外的物质。
附表
11 胡麻籽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胡麻饼胡麻粕胡麻饼胡麻粕胡麻饼胡麻粕
粗蛋白质(≥)
34.0 36.0 32.5 34.0 31.0 32.0
粗纤维(≤)
9.0 10.0 10.0 11.0 11.0 12.0
粗灰分(≤)
7.0 8.0 8.0 9.0 9.0 10.0
12、亚麻仁饼(粕)
亚麻仁饼为褐色大圆饼,厚片或粗粉状,亚麻仁粕为浅褐色或深黄色不规则碎块状或粗粉状。具有香味,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不会有其它物质,水分不超过12%。
附表
12 亚麻仁饼(粕)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
亚麻饼亚麻粕亚麻饼亚麻粕亚麻饼亚麻粕
粗蛋白质(≥)
32.0 35.0 30.0 32.0 28.0 29.0
粗纤维(≤)
8.0 9.0 9.0 10.0 10.0 11.0
粗灰分(≤)
6.0 8.0 7.0 9.0 8.0 10.0
13、鱼粉
鱼粉外观呈淡黄色,棕褐色、红棕色、褐色或青褐色粗粉状,稍有鱼腥味,纯鱼粉口感有鱼肉松的香味。不得含砂及鱼粉外的物质,无酸败、氨臭、虫蛀、结块及霉变,水分含量不超过12%,挥发性氨氮(氨态氨)不超过0.3%。
附表
13鱼粉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进口鱼粉
国产鱼粉
一级二级三级
粗蛋白质(≥)
63.0 55.0 50.0 45.0
粗脂肪(≤)
10.0 10.0 12.0 14.0
粗纤维(≤)
1.5 2.0 2.0 2.0
粗灰分(≤)
16.0 23.0 25.0 27.0
盐分(≤)
3.0 3.0 4.0 5.0
14、血粉
血粉为褐色或黑褐色粉末,色泽新鲜,无霉变、腐败、结块、异味。水分含量不超过11%,血粉为健康动物的新鲜血液经脱水粉碎或喷雾干燥后的产品,不得掺入血液以外的物质。
附表
14 血粉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含量
粗蛋白质(≥)
80.0
粗纤维(≤)
1.0
粗灰分(≤)
4.5
胃蛋白酶消化率(≤)
90.0
15、羽毛粉
羽毛粉为深褐色或浅褐色粉末状,无发霉、腐败、结块、氨臭及异味。水分含量不超过10%,不得有羽毛以外的物质。
附表
15 羽毛粉分级标准(%)
质量指标含量
粗蛋白质(≥)
80.0
粗灰分(≤)
4.0
胃蛋白酶消化率(≤)
90.0
附录四、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附表1
类别药物配伍药物结果
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疗效增强
青霉素
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 G
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
氟苯尼考
疗效降低
钾
维生素 C-多聚磷酸酯、罗红霉素沉淀、分解失效
氨茶碱、磺胺类沉淀、分解失效
头孢拉定、头孢
新霉素、庆大霉素、喹喏酮类、硫酸粘杆菌素
疗效增强
头孢菌素类氨苄氨茶碱、维生素 C、磺胺类、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
沉淀、分解失效降低
先锋霉素 Ⅱ强效利屎药物肾毒性增强
氨基糖苷类
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
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 TMP
疗效增强
维生素 C抗菌减弱
同类药物毒性增强
庆大霉素、新霉素、多西环素疗效增强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
盐酸林可霉素疗效降低
磺胺类、氨茶碱毒性增强
氯化钠、氯化钙沉淀、析出游离碱
多粘菌素类硫酸粘杆菌
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罗红
霉素、替米考星、喹诺酮类
疗效增强
阿托品、先锋霉素 1、新霉素、庆大霉素
毒性增强
四环素类
盐酸多西环素、
金霉素
同类药物及泰乐菌素、泰妙菌素、 TMP、
氨茶碱
疗散增强(量不宜大)
三价阳离子
形成不溶性难吸收
的络合物
甲硝唑疗效增强
洁霉素类盐酸林可霉罗红霉素、替米考星疗效降低
磺胺类、氨茶碱浑浊、失效
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疗效增强
氯霉素类
氟苯尼考、甲砜霉素
氨苄西林钠、头拖拉定、头孢氨苄降低疗效
喹诺酮类、磺胺粪、呋喃类毒性增强
叶酸、维生素B 12抑制红细胞生成
附表2
类别药物配伍药物结果
链霉素、新霉素、粘杆菌素、
庆大霉素、甲硝唑、洁霉素类
疗效增强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环丙沙
星、蒽诺沙星、氧
氟沙星
四环素类、氟苯尼考、呋喃类、
罗红霉素、利福平
疗效降低
氨茶碱析出沉淀
金属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TMP、新霉素、庆大霉桑、卡那
霉素
疗效增强
磺胺类
明、磺胺氯吡嗪
磺胺喹噁啉、新诺
头孢拉定、头孢氨苄、氨苄西
林
疗效降低
氟苯尼考、罗红霉素毒性增强
茶碱类氨茶碱
维生素 C、多西环素、肾上腺素
等酸性药物
浑浊分解失效
喹诺酮类疗效降低
附录五、医用计量单位及换算表
类别缩写符号中文名称与主单位的关系
m米1(主单位)
dm分米1/10米
长度
cm厘米1/100米
mm毫米1/1000米
um微米1/1000000米
nm纳米1/1000000000米
kg千克或公斤1(主单位)
g克1/1000千克
重量和
质
mg毫克1/1OOOOOO千亮
ug微克1/1000000000千克
ng纳克1/1000000000000千克
pg皮克1/1000000000000000千克
T或 t吨1000千克
L升1(主单位)
容量(体ml毫升1/1000升
积) ul微升1/1000000升
gal加仑4546升(英)、 3785升(美)
J焦耳1(主单位)
MJ兆焦耳1000000焦耳
热量 cal卡4.184焦耳
kcal千卡或大卡4184焦耳
Mcal兆卡4184000焦耳
ppm百万分之一0.0001%(1毫克/千克)
浓度 ppb十亿分之一0.0000001%(1微克/吨)
ppt万亿分之一0.0000000001%(1纳克/吨)
注:我们常用针剂溶液体积与质量的换算一般按照水的密度来换算的。
例如: 1公斤水= 2斤水= l千克水= 1升水= 1000毫升水= 1000克水
另外, 1克=1g=100万单位, 0.1克= 0.1g=10万单位。
附录六、不同动物用药量换算表
各种畜禽与人用药量比例简表(均按照成年)
种类成人牛羊猪马鸡猫狗
与成人的比例 1(假定成人为 1) 5~10倍 2倍 2倍 5~10倍 1/6倍 1/4倍 1/4~1倍
附录七、中国饲料成份及营养价值表(
2008年第
19版中国饲料数据库)
(略)
附录八、母猪繁殖周期流动卡
配种舍记录人:
分娩舍记录人:
母猪耳号:;品种:;与其配种的公猪耳号:;公猪品种:;
配种栏妊娠栏分娩舍
时间年月日转时间年月日产床号胎次
转入原因入栏位实产期
栏位评级转时间年月日评级产前级;产后级
空怀
时段出原因产仔数总计头;活仔头
原因预产期年月日活仔率 %
配种期年月日实际孕期评级初生重 kg/窝; kg /头
产仔情况哺乳情况防疫登记
仔猪毛色断奶期年月日;日龄:主
要
公母数公头;母头断奶头数头疾
病
活仔分类断奶重 kg/窝; kg /头主时间疫苗名称
死胎分类死头;木乃伊头成活率 %
要
疫时间疫苗名称
寄养+/头
整齐度 %苗
接
时间疫苗名称
实哺头仔猪病案种时间疫苗名称
注:“评级”是指母猪的体况,评级共分为五级。 1 级为过瘦; 2 级、 3 级属标准; 4 级、 5 级为过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