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07|回复: 1

当代-猪的养殖与疾病防治疗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4 19: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章、猪饲料

饲料: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称为饲料。
饲料主要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能量及微量元素。

第一节、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在绝对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
18%,粗蛋白质含量小于
20%的饲料。
这类饲料一般淀粉含量高,消化性好,有效能值高,粗纤维含量除大麦、燕麦等外均低,是配合饲料
(全价饲料)中最常用的供能原料。能量饲料包括谷物籽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瓜果类和其它类(如
油脂、糖蜜、乳清粉等)。
一、谷物籽实类饲料
(一)、谷物籽实类的营养特点
物籽实类的共同特点是:

①、富含无氨浸出物,约占干物质的
71.6%~80.3%(燕麦例外),而且其中主要是淀粉,占无氨浸出

82%~92%,故其消化能很高。
②、粗纤维含量低,一般在
5%内。
③、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蛋白质约为
8%~11%,赖氨酸不足,蛋氨酸较少,尤其玉米中
色氨酸含量少而麦类中苏氨酸少是其突出的特点。
④、在矿物质营养方面表现为缺钙而多植酸磷,对单胃动物(如猪)来讲磷的利用率很低,但大麦含
锌多,小麦含锰多,玉米含钻多。
⑤、维生素方面,黄色玉米维生素
A原较为丰富,其它谷实饲料(含白玉米)含量则极微。谷物籽
实类饲料富含维生素
Bl和维生素
E,但含维生素
B2、维生素
C和维生素
D少,所有谷实类饲料均不含维
生素
B12。
⑥、此类饲料含脂肪在
35%左右,其中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较高,这对于保
证猪、鸡的必需脂肪酸供应有一定好处。
(二)、几种主要的谷实类饲料
1、玉米(图10-1)
玉米的有效能值高,号称“能量之王”,在全价配合料中所占比例很大,玉米含无氦浸出物
74%~80%,
主要是易消化的淀粉。玉米中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玉米中含粗蛋白质
7.2%~8.9%,其中赖氨酸、蛋
氨酸、色氨酸及胱氨酸较缺,因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较低。玉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主要
是油酸和亚油酸等,如玉米中的亚油酸含量达
2%,为谷实类之首。因其脂肪高,所以粉碎后的玉米易酸
贩变质(所以有条件的最好是玉米当天粉碎当天用完,最多一次粉碎
5天的玉米用量。),不宜久贮。黄
玉米中还古有维生素
A原,每千克黄玉米中含
l毫克左右的β
-胡萝卜素及
22毫克叶黄素,这是麸皮和稻
谷无法比拟的,这种色素可以加深蛋黄或奶油或肉鸡皮肤及脚趾的颜色。玉米含脂率较高,猪料中使用
过多易造成软脂肉。粉碎后玉米易酸败,易被霉菌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2、高梁
与其它谷物饲料相比,含粗脂肪稍高(
3.4%左右),含亚油酸达
1.13%,粗纤维低(
1.4%左右),可消
化总养分较高。高梁中含有较多的单宁,这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可降低单胃动物(如猪)蛋白质和矿物
元素的利用率。高粱具有涩味,适口性不好,在配合饲料中比例不宜过大,通常应在
15%以下,高梁比
例过大容易引起动物便秘。

3、小麦
小麦主要用于人的食粮中,且经济价值高,我国一般不直接做饲料,小麦制粉的副产品次粉和筛漏的
小麦以及质量差的小麦做饲料。小麦适口性好,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
150%左右,
各种氨基酸含量好于玉米。小麦中钙、磷、铜、锰、锌等矿物元素含量较玉米高,小麦具有粘滞性,使
用过多(
40%以上)会引起反刍动物与马属动物消化障碍。

4、大麦
大麦分为有皮大麦和裸大麦,裸大麦也叫青裸。有皮大麦无氨浸出物和脂肪含量较玉米低,消化能也
低于玉米。我国所产大麦主要用于啤酒制造业,很少用于饲料。大麦的粗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略高
于玉米。大麦的粗脂肪含量低,用来喂猪可产生膘硬的良好胴体,举世闻名的我国金华火腿就是黑豆和
大麦饲喂的。大麦粗纤维高,质地疏松,容量大,是马属动物的良好饲抖。

5、燕麦
燕麦的外壳占整粒重的
25%~35%,粗纤维含量高,在
10%上,所以营养价值低。燕麦是马属动物和
乳牛的良好饲料。燕麦脱壳后,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增加。

6、荞麦
荞麦籽实也有一层粗糙的外壳,占籽实重的
30%,粗纤维含量
12%左右。荠麦中含有一种光敏物质,
动物采食后,白色皮肤部分受到日光照射即发生过敏,并出现红斑,严重时影响生长及肥育效果。
二、糠麸类饲料
糠麸类主要包括两类,制米的副产品称作糠,制粉的副产品称作麸。生产工艺的不同所得的副产品在
组分和营养价值方面差异很大。无论糠与麸,都是由籽实的果皮、种皮、胚、部分糊粉层和碎米、碎麦
组成,与其对应的谷物籽实相比,糠麸类饲料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
无氮浸出物(主要是淀粉)则低得多,所以有效能值也远比相应的谷实类低。
(一)、糠麸类的营养特性

1、优点

1)、蛋白质含量约
l5%左右,比谷实类饲料(平均蛋白质含量
10%左右)高
50%,其中必需氨基酸(如
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也较高。
2)、维生素
B族含量丰富,尤其是维生素
B1、维生紊
E、烟酸、胆碱较多。
3)、含有较高的粗纤维以及硫酸盐,物理结构疏松,容积大,具有轻泻性(所以给仔猪饲料比例不
可大)。
4)、可作为载体、稀释剂和吸附剂。
5)、可作为发酵饲料的原料。
2、缺点
1)、可利用能量低,代谢能水平均为谷实类的一半左右。
2)、含钙最少,含磷尽管很高,但大多是植物磷,不利于猪、禽的吸收。
3)、有吸水性,容易发霉变质,尤其是大米糠含脂肪多,更易酸败,难以贮存。
(二)、糠麸类饲料
1、小麦麸
也叫麸皮,是小麦磨面加工制粉后的碎屑片的种皮,并带有粉状物质,由果皮、种皮、胚、糊粉层和
少量胚乳组成。制精粉时,麦麸中胚乳比例增大,品质好。小麦麸中古有较多的
B族维生素。小麦麸的
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都很高,有效能值相对较低,在单胃动物(如猪)日粮中所占比例不宜过大,因
其具有轻泻作用,仔猪喂量大易拉稀。

2、稻糠
也叫米糠,由糙米精加工时分离的种皮、糊粉层和胚三组分混合而得,其营养价值取决于大米精加工
的程度。
一般
100公斤稻谷可出大米
72公斤,稻壳
22公斤和米糠
6公斤。稻壳是稻谷的外壳,非常坚硬,难
以消化,无营养价值,不能用作单胃动物的饲料,大米糠却是很有特色的良好饲料。
米糠约含有
13%的粗蛋白质,高于大米、玉米及小麦,相对而言也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
可利用能值高,且含有铁、锌、锰等。新鲜的米糠适口性很好,但由于其含粗脂肪很高,极易氧化、酸
败、发热和霉变,给原料贮存和使用带来很大不便。酸败、苦化的大米糠可使动物中毒,发生严重下泻,
甚至死亡。对肥育猪可造成胴体的软脂肉,降低品质。

3、其它糠麸类

1)、小米糠
粗纤维含量约为
8%,代谢能
8.4%兆焦/公斤左右,蛋白质稍高,约为
11%,含维生素
B族较多,尤
其是维生素
Bl和
B2,粗脂肪含量也较高。

2)、玉米麸
含粗纤维较多,约为
9.5%~10%,代谢能水平轻低,约
8兆售/公斤左右,蛋白质约为
10%。
三、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
该类饲料包括胡萝卜、甘薯、木薯、马铃薯、饲用甜菜、南瓜等。
自然的块根、块茎和瓜类饲料含干物质都很低(含水
75%~90%),因此单位重量新鲜饲料的营养价
值很低,但如果按照干物质的营养价值,则归属于能量饲料,而且含的多是易消化的糖分丹和聚戊糖,
消化能达
14.5兆焦/公斤。此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甘薯、木薯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4.5和
3.3%,
而且其中有相当大的比倒是非蛋白态氮。也就是说蛋白含量很低,有效蛋白含量更加低。
(一)、块根块茎饲料

1、胡萝卜
新鲜胡萝卜中水分含量较高,生产中并不依靠胡萝卜提供能量,它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冬季青饲料缺乏
时的代替青饲料的填充物。重要的是,胡萝卜对种公畜和繁殖母猪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固为胡萝卜富含

胡萝卜素(含量达
430毫克/公斤)、维生素
A、钾等。建议每年冬季饲喂胡萝卜。
2、甘薯与木薯
这两种饲料的含水分量比一般多汁饲料少,粗纤维含量较低,因而有效能值较高。粗蛋白质含量较低,
在干物质中只有
3.3%~4.3%。甘薯保存不当,块根伤处易受微生物侵染而出现黑斑病。黑斑甘薯有毒,
家畜采禽后腹痛,重者死亡。木薯皮含有剧毒物质氢氰酸,水煮和烘干能降低或除掉此毒,冷水浸泡则
需要很长的时间。

3、马铃薯
干物质含量约为
25%,其中淀粉占干物质的
80%左右,马铃薯对草食动物生喂、熟喂营养相似,但对
猪以熟饲为宜。马铃薯含非蛋白态氮很多,约占粗蛋白质一半。其中一种含氮物龙葵素是有毒物质,采
食过多会引起动物胃炎。成熟的块茎中含量不多,发芽时此种物质大量生成,一般在块茎青皮、芽眼及
芽中最多,喂前应注意挖去。
(二)、瓜类饲料
主要代表为南瓜,南瓜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占
60%~70%,以干物质基础比较,南瓜的有效能值与薯
类相似。肉质南瓜富含胡萝卜素。南瓜切碎后可饲喂各种动物,煮熟后适口性更佳。
四、其它加工副产品(液体能量饲料)
(—)、油脂
对于单胃动物(例如猪)和家禽来说,油脂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及亚油酸的含量都是
重要指标。油脂类饲料可提供大量的脂肪酸,特别是必须脂肪酸,如亚油酸是猪、禽生命活动和机体健
康所必须的。油脂的能量浓度很高,并且容易被动物利用。另外日粮中添加油脂还有以下优点:
①、减少饲料因粉尘而致的损失及动物呼吸道疾病;
②、减少应激带来的危害;
③、提高粗纤维的使用价值;
④、提高饲料风味,改善饲料外观;
⑤、提高制粒效果;
⑥、可降低动物体增热,减少动物炎热气候下散热负担,由于添加油脂的互补作用及延长饲料在消化
道停留的时间,因而具有“额外热能效应”。
饲料油脂多来自于动物脂肪,代谢能约为
35兆焦/公斤。另外一部分来自于植物油,如豆油、玉米
油、棕桐油等。脂肪很容易氧化酸败,从而降低饲料的适口性。动物吃了酸败的脂肪,将会引起动物消
化代谢紊乱,甚至中毒。
(二)乳清
其主要成分为乳糖,残留的乳清蛋白和乳脂所占比例很少。乳清含水量大不适合直接作为配合饲料原
料。乳清经过喷雾干燥后得到的乳清粉则是哺乳期幼畜的良好调养饲料,成为代乳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节、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是指绝对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
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
20%以上的饲料。
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类籽实、饼粕类、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工业副产品、微生物蛋白质饲料(酵母、细
菌、真菌)和其它类蛋白质饲料(如非蛋白氮)。

一、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一)、豆类籽实
豆类籽实主要指大豆(黄豆)、黑豆、豌豆和蚕豆等。豆类籽实的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约
20%~40%,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较好,其中赖氨酸丰富,而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相对不足。无氮浸出
物明显低于能量饲料。大豆和花生的粗脂肪含量甚高,超过
15%,因此日粮或配合饲料中有大豆籽实可
提高其有效值,但同时也会给畜产品带来不饱和脂肪酸所具有的软脂性影响。豆类中矿物质元素和维生
素与各类饲料相仿。钙的含量稍高,但仍然低于磷。
未经过加工的豆类籽实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最典型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等。因此,生
喂豆类籽实不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蒸煮和适度加热,可以钝化或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而不再
危害动物消化。通常以脲酶活性的大小衡量对抗营养因子的破坏程度。
大豆经膨化之后,所含的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大部分被灭活,可消除大豆对幼龄动物的抗原性,
适口性及蛋白质消化率明显改善,在肉用畜禽和幼龄畜禽日粮中,使用效果颇佳。
(二)、饼粕类
饼粕类饲料是含油多的籽实经过脱油以后留下来的副产品。目前,我过脱油的方法有压榨法、浸提法
和预压浸提法。压榨成饼状的产品叫油饼,油饼包括大饼和瓦块饼。浸提脱油后的产品叫油粕。浸提法
的脱油效率高,故相应的相中残油量少,而蛋白质含量高。压榨法脱油效率低,油饼中常残留
4%以上的
油脂,因而与相应粕比较,含可利用能量高,但油脂易酸败和氧化。

1、大豆饼粕
大豆饼粕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其蛋白质含量为
40%~45%,去皮豆粕可高达
49%,
蛋白质消化率达
80%以上。大豆饼柏的代谢能也很高,达
10.5兆焦/公斤以上。大豆饼柏含赖氨酸
2.5%~29%,蛋氨酸
0.5%~0.70%,色氨酸
0.60%~0.70%,苏氨酸
1.70%~1.90%,氨基酸平衡较好。大豆饼粕
的适口性很好,各种动物都喜欢采食,甚至肉食动物,如水貂、虾、鱼、猫、狗等全价日粮中也常使用。
(图10-2)
大豆饼粕中缺乏蛋氨酸,饲喂动物时注意补加,生大豆饼粕尚含有抗营养物质(如抗胰蛋白酶、甲状腺肿因子、皂素、凝集素等),它们影响豆类饼粕类的营养价值。所幸这些抗营养因子不耐热,适当的热处理(110℃3分钟)即可灭活,但如果长时间高温作用,就会降低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赖氨酸的有效性降低),通常以脲酶活性大小衡量豆粕的加热程度。

2、棉籽饼粕
棉花籽实脱油后的饼粕因加工条件不同,营养价值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棉籽壳是否去掉。完全脱离了壳的棉仁所制成的饼柏叫棉仁饼粕,含蛋白质40%以上,甚至可达46%,代谢能l0兆焦/公斤左右。
棉籽饼粕的主要特点是,赖氨酸不足,精氨酸过高。棉籽饼粕中蛋氨酸含量也低,约为0.4%,棉籽饼柏中含有棉酚,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很大的危害,反刍动物(牛、羊)对棉酚毒性的忍耐性较强。(图10-3),

3、菜籽饼粕
菜籽饼粕的可利用能量水平较低,适口性也差,不宜作为单胃动物的唯一蛋白质饲料。菜籽饼粕的蛋
白质含量中等,在
36%左右。其氨基酸组成特点是蛋氨酸含量较高,在饼粕中仅次于芝麻饼粕,居第二
位。赖氨酸含量
2.0%~2.5%,在饼粕类中仅次于大豆饼粕,居第二位。菜籽饼粕的精氨酸含量低,约为

2.23%~2.45%,因而菜籽饼粕与其它饼粕配伍性好。菜籽饼粕中硒含量高,高达
1毫克/公斤,其中磷的
利用率也较高。菜籽饼粕具有辛辣味,适口性不好。菜籽饼柏中含有硫葡萄糖甙、芥酸、异硫氰酸盐和
噁唑烷硫酮等有毒成分,一般在单胃动物及禽类日粮中限量饲喂,用量一般不超过
10%,幼龄动物用量
更少。
4、花生饼粕
花生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在
38%~48%.粗纤维为
4%~7%,也是钙少磷多,但磷多数呈植酸态。花生

仁柏可利用能含量高,鸡代谢能达
12.6兆焦/公斤。花生饼柏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含
量低而精氨酸含量高。花生饼粕适口性极好。
花生饼粕的缺点是极易感染黄曲霉毒素,造成雏鸡、雏鸭死亡,一般要求花生饼粕中黄曲霉毒素不超

50微克/公斤。生花生饼粕中也含有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适当的加热处理可消除其影响。

5、亚麻饼粕
俗称胡麻饼柏,含粗蛋白质
32%~36%,粗纤维约为
7%~11%.其蛋白质品质不如豆柏和棉粕,赖氨
酸和蛋氨酸只有
l.2%和
0.45%,但色氨酸较高。亚麻饼柏中含有亚麻苷、乙醚糖酸和抗维生素
B6因子等
抗营养因子。

6、葵花籽饼粕
含粗蛋白质
28%~32%,粗纤维含量高,赖氪酸缺乏。

7、芝麻饼粕
含粗蛋白质
35%~46%,不含不良成分。蛋氨酸含量高达
0.8%,芝麻饼粕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使
用时应注意。

(三)、工业副产品类

1、玉米蛋白粉及玉米胚芽饼柏
玉米蛋白粉含蛋白
25%~60%,蛋白质含量高者呈现为橘黄色,因此也是有效的着色剂。玉米蛋白粉
含粗纤维很少,蛋白质消化率为
81%~98%。玉米蛋白粉中赖氨酸与色氨酸严重不足,但蛋氨酸含量很高,

0.80%~1.78%。玉米蛋白粉中还含有很高的叶黄素,是养鸡的优质饲料。玉米胚芽饼帕是玉米胚压油后
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不高,不应列入蛋白饲料,但由于它与玉米蛋白粉均为玉米淀粉业的副产品,所
以在此一块列出。玉米胚芽饼粕含蛋白
13%~-17%,消化能与代谢能属中等。
2、酿造工业副产品
如各种酒糟、酱油渣及豆腐渣等,这类饲料是经微生物发酵而得到的副产品。因此能值较低,但
B族
维生素丰寓,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在酿造过程中,往往向谷物或薯类原料中加入稻壳,使酒糟粗纤维大
增,甚至占干物质的
18%以上,这样的酒糟营养价值很低,不宜大量饲喂单胃动物(如猪)。酱油渣中食
盐含量很高,使用时应予以注意。豆腐渣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多种抗营养因子,饲喂动物时应予以加热
破坏即可。

二、动物性蛋白饲料
此类饲料主要来自水产品、肉类、乳和蛋品加工的副产品,还有屠宰场、皮革厂的废弃物以及蚕蛹等。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突出特点是不含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平衡。含钙、
磷丰富且比倒适当,磷为有效磷,富含微量元素,可利用能量也较高。除含各种维生素以外,还含有植
物性饲料中没有的维生素
B12。
(—)、鱼粉
鱼粉的种类很多,各类鱼粉因原料和加工条件不同,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我国广泛使用的鱼
粉,包括进口鱼粉和国产鱼粉,是指以全鱼为原料制成的不掺杂异物的纯鱼。鱼粉也是高能饲料,鱼粉
中没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吐消化的物质;鱼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进口鱼粉蛋白在
60%以上,最高可达
72%,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很高,而精氨酸含量低,与其它饲料的配伍性很好;鱼粉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含量丰富;另外,鱼粉中还含有未知生长因子。
鱼粉的加工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生产工艺,湿法生产工艺优于干法。生产中还有白鱼粉与红鱼粉之
分,白鱼粉是由白肉鱼种(鳕鱼、鲽鱼等)加工而成,脂肪低,制品色淡且呈纤维状白丝,易保存,蛋
白质含量很高,品质较优。红鱼粉是由红肉鱼种(沙丁鱼、金枪鱼、鲱鱼等)制成。在鱼粉生产中常有
一些副产品,如鱼溶浆(鱼膏)、鱼精粉和鱼油等,均可以用于饲料生产。
鱼粉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价格昂贵,在使用中要严把质量关,防止鱼粉的掺假。鱼粉中的食盐也易
导致动物中毒,一般优质鱼粉含盐为
2%左右,而劣质鱼粉盐分含量变化不定,甚至高达
30%,这样即使
用量较小,也易导致动物食盐中毒。鱼粉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通风干燥,防止鱼粉氧化、霉变、虫蛀及
自燃。鱼粉中还含有有害物质肌胃糜烂素,易导致鸡的肌胃糜烂,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二)、肉粉与肉骨粉
屠宰场或肉制品厂的肉屑、碎肉等处理后制成的饲料叫肉粉,如果连骨头带肉一起为主要原料则叫肉
骨粉。美国饲料管理协会以含磷
4.4%为界限,含磷量在
4.4%以下的叫肉粉,在
4.4%以上的叫肉骨粉。
我国生产的肉粉与肉骨粉中还包括动物的内脏、胚胎、非传染性死亡的动物胴体等,但不应含有毛发、
蹄壳及动物的胃肠内容物。
肉粉、肉骨粉的品质与生产原料有很大关系,营养成分变异较大。一般粗蛋白含量约为
25%~-60%,
水分
5%~10%,粗脂肪
3%~10%,钙
7%~20%,磷
36%~95%。蛋白质中赖氨酸较高,蛋氨酸及色氨酸含
量偏低,维生素
B12含量较高,烟酸等
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但缺乏维生素
A、D。我国对动物的头、蹄、
内脏的烹调技术十分著名,因而肉骨粉与肉粉原料不足,我国的肉粉、肉骨粉同进口产品相比,蛋白质
含量低而钙、磷含量高。
肉粉、肉骨粉为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贮存时应防止脂肪氧化,防止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的污染。由
于营养成分变化大,使用之前最好测定其各项指标。肉粉和肉骨粉可作为仔猪和鸡的饲料,用量不要超

10%~l5%,否则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三)、血粉
血粉是用新鲜、干净的动物血制成的一种高蛋白饲料产品,一般为红褐色至深褐色,其营养成分大致
为:水分
8%~11.5%。粗蛋白质
75%~85%,粗脂肪
0.4%~2%,粗纤维
0.5%~2%,粗灰分
2%~6%,钙

0.1%~1.5%,磷
0.1%~0.4%。血粉中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很高,而异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含量
不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血粉加工过程中的高温使蛋白质变性,因而血粉的消化率很低。血粉的适口
性也不好,使用时仍需要限量,一般在动物日粮中不超过
3%~4%。
(四)、羽毛粉与皮革粉
是皮革工业和羽毛加工的边角料及选余的废料经高压水解后干燥的制品,蛋白质含量高达
75%~
85%,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均在
1%-3%。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很不平衡,且几种限制性氨基酸
含量很低,使用时注意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皮革粉中铬含量较高,使用时铬含量应小于
50毫克/公斤。

(五)、蚕蛹
蚕蛹粉是蚕蛹经干燥、粉碎后的产物,其粗脂肪含量高达
22%以上,所以代谢能水平高达
11.7兆焦
/公斤,蛋白质含
55%左右,蛋氨酸含量很高,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也高,精氨酸含量低,与其它饲料
配伍性好。蚕蛹的缺点是受原料品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容易发生腐败、恶臭,使鸡蛋和猪肉、鸡肉带
有不良气味,使猪肉肉脂变黄。
第三节、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添加剂
一、提供钠、氯的矿物质饲料
(一)、氯化钠
通常使用的是食盐。食盐对猪、鸡等畜禽不可多喂,否则饮水量增加,粪便稀软,重则导致食盐中毒。
一般食盐在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日粮中占日粮风干物质的
1%,猪、禽日粮中以
0.3%~0.5%为宜。确定
食盐添加量时,还应考虑动物体重、年龄、生产力、季节、水及饲料中(特别是鱼粉中)盐的含量。
(二)、碳酸氢钠
俗称小苏打。若采用食盐供给动物钠与氯时,食盐中含钠
40%,含氯
60%,氯多钠少,尤其对产蛋家
禽,更需要其它供钠的物质。碳酸氢钠除提供钠离子外,还是一种缓冲剂,可缓解热应激,改善蛋壳硬
度,保证牛瘤胃正常
pH值。
(三)、无水硫酸钠
俗称元明粉,具有泻药的性质,除补充钠离子外,对鸡的互啄还有预防作用。
二、含钙饲料
(一)、饲用石粉
主要指石灰石粉(碳酸钙),含钙
34%~39%,是补钙来源最广、价格最低的矿物质原料。
猪用石粉的细度在
0.36~0.61毫米,禽用石粉的细度在
0.67~-1.30毫米。
(二)、贝壳粉、蛋壳粉、石膏等
贝壳粉含钙不低于
3蹦蛋壳粉古钙为
24h-27%,含粗蛋白质
12.4%(石膏含钙在
20%-3州之间。
三、含钙含磷饲料
(一)、骨粉类
骨粉类饲料钙多磷少,比例平衡。使用骨粉时要注意氟中毒。有些骨粉品质低劣、有异臭、灰泥色的
骨粉,常常携带有大量致病菌,引起产蛋下降或死亡。更有的兽骨收购场地,为避免蝇蛆繁殖,喷洒敌
敌畏等有毒药物,致使骨粉带毒。
(二)、磷酸盐
最常用的是磷酸氢钙。我国饲料级磷酸氢钙的标准为含磷不低于
16%,钙不低于
21%,砷不超过

0.003%,铅不超过
0.002%,氟不超过
0.18%。水产动物对磷酸二氢钙的吸收率比其它含磷饲料高,因此,
磷酸二氢钙常用作水产饲料的磷来源。

四、氨基酸
蛋白质受酸、碱或酶的作用而水解成为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天然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性很
差,因此需要添加氨基酸来平衡或补充某种特定生产目的的需要。饲料中舔加氨基酸的目的如下:一是
节约饲料蛋白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产品产量;二是改善畜产品品质;三是改善和提高动物消化机
能;四是减轻动物的应激症。
(一)、赖氨酸
是猪必须氨基酸。生产中常用的商品为
98.5%的
L-赖氨酸盐酸盐,其生物活性只有
L-赖氨酸的
78.8%。
动物体内只能利用
L-赖氨酸,不能利用
D型赖氨酸(
D-赖氮酸价格很便宜,但不能被动物利用。)。
(二)、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一般在仔猪饲粮中添加)、甘氨酸(雏鸡的必须氨基酸)与谷氨酸
等。
五、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和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既不供给机体能
量,也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它的功能是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是维持细胞正常生
理功能的必须营养素。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不可缺乏。一旦缺乏,物质代谢就发生障碍,从而
引起疾病,此类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D、E、K以及α阴性硫辛酸。因它们均不溶解于水中而溶于脂类及脂
溶剂中。所以我们若使用含脂溶性的维生素时最好把其添加于饲料当中,而不添加于水中,否则不溶于
水,造成水路阻塞。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B族维生素有维生素
Bl,维生素
B2、维生素
pp(烟酸、
维生素
B5)、维生素
B6、泛酸(维生素
B3)、生物素(维生素
B4)、叶酸和维生素
B12(反刍动物可在瘤
胃中合成)等。此类维生素可添加于水中供动物引用。
维生素
C:一般畜禽都能自行合成维生素
C。所以一般饲养情况下可不必考虑添加维生素
C,但临床
上为了加速创伤愈合或解毒则经常用它。
第四节、饲料的种类
饲料配合的种类分为三类,它们是预混料、浓缩饲料及全价饲料。
(一)、预混料
全称为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是配合饲料的半成品,不能单独作为饲料直接饲喂动物,一般
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占
0.5%~5%,只有与一定比例蛋白质类饲料及能量类饲料配合后,才能给动物饲喂。
(二)、浓缩饲料
是预混料、蛋白质饲料、钙、磷及食盐等矿物质饲料,按配方制成的均匀混合物。它同预混料一样不
能直接饲喂动物,必须与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相混合均匀(图10-4),才可制成全价饲料或精料补充料。

一般占全价饲料的
20%~40%。
(三)、全价饲料
也叫全价配合饲料,即通常所说的配合饲料,由浓缩饲料配以能量饲料制成,是一种可用以直接饲喂
单胃动物(如猪)的营养平衡饲料(图10-5)。
(四)、反刍动物精料补充饲料
也是由浓缩饲料配以能量饲料制成,与全价配合饲料不同的是,它是用来饲喂反刍动物(牛、羊等)
的,不过饲喂反刍动物时要加入大量的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粗饲料(麦秸、干草等),且精料补充料
与青、粗饲料的比例要适当。它是用以补充反刍动物采食青、粗饲料、青贮饲料时的营养不足。

第五节、猪料加工要求及采食
猪是杂食动物,有发达的臼齿、切齿和犬齿。既有草食动物的特征,又有肉食动物的特点。因此,猪
既能利用植物性饲料,又能利用动物性及矿物质饲料。因此,猪饲料来源比较广。
猪不仅能很好的消化精饲料也能消化利用青饲料和优质的粗饲料。据报道,猪对青草中有机物的消化
率为
64%:对优质干草中有机物的消化率为
50%。因此猪不但可以利用许多青草、菜等青饲料,也可利
用些优质的干草粉。但必须指出:猪消化道内几乎没有能消化粗纤维的酶类。只是在大肠的后部有少量
存在,所以即使对青草中有机物的消化率达
64%,但因其吸收率(因为吸收营养主要在小肠段)极低,
青绿类饲料没有多大实际营养意义。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远远比不上牛、羊等反刍家畜,对猪而言一
些粗硬的秸杆、茎杆,一般只起填充的作用。研究与实践证明,这类饲料超过一定量,不但其本身消化
利用率极低,而且还会影响日粮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因此这类饲料应少喂或不喂。在精料不
足或为了降低成本时,应大力提倡用青饲料或优质的粗饲料来补充。那种“精料不够粗料补”的作法,
应当废止。

配合饲料
养猪生产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到科学的利用饲料,首先应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所调配合饲料(也叫
全价饲料)是指:不只是简单地将几种饲料混合,而是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用途和不同生产阶段猪的营
养需要,即饲养标准,用多种天然饲料和添加剂配制成的、营养较为全价的饲粮。用它喂猪能较全面地
满足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使猪能健康的、快速的生长,饲喂效果好。实践证明,可以提高种猪生
产性能.缩短肉猪肥育期,同时可节省饲料。
一、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猪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高低,不仅取决饲料本身营养含量及品质,而且还与饲料的加工调制和科学利用
有关。
(一)、粉碎
饲料粉碎后,便于采食,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同时也加大了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
对饲料消化与利用。谷物饲料不易加工得过粗或过细,过粗不利于消化利用,过细尤其是精粮型饲料,
猪易患胃肠溃疡病。以颗粒直径在
1.5~2.5毫米的中等粉碎程度最好,猪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增重
快。青饲料或块根块茎饲料可以切碎或打浆,然后在与精料混合拌匀饲喂。
(二)、调制
目前,一些地方有把饲料煮熟喂猪的习惯,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据试验,玉米、高粱、糠麸等禾本科
籽实类饲料,一经煮熟,
100公斤只能等同于
89公斤生喂的效果,也就是说,熟喂有
10%左右的营养损
失。青饲料经过煮熟,不仅破坏了饲料中的维生素,引起蛋白变性,降低营养价值,而且还容易引起亚
硝酸盐中毒。值得指出的是,饲料中的豆类、豆饼、豆粕等煮熟后喂猪,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马铃
薯及其粉渣,煮熟后可明显地提高其利用率,并减少腹泻的发生。剩饭、剩菜、及泔水经过煮沸后能杀
灭一些病原微生物。除上述饲料外一般都应生喂。
改稀喂为稠喂或干喂
这实质上是个在饲料中加水量的问题。饲料加水量的不同,则构成了不同料型(表
10-1)。

10-l料水比例命名
料型干料:水料型干料:水
干粉料
1:0稀粥料
1:2
半干粉料
1:0.5浓汤料
1:2.5
湿粉料
1:1稀汤料
1:3
浓粥料
1:1.5
饲料中不宜加更多的水。若料水比例超过
1:2.5时,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冲淡消化液,降低各种
消化酶的活性,影响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从而影响猪的增重效果和饲料转化率。若用粥料喂猪应当稠
些。最好是喂生湿料,干粉料或颗粒料。这样的料,冬季不易冻结,夏季不易酸败。实践证明,只要饮
水充足,饲喂效果良好。干喂、自由采食浪费较大。(如图10-6)

二、乳仔猪不同生长阶段饲料要求特点
(一)、教槽料(开食料)特点:
l、以乳制品、糖和高质量鱼粉为基础,配以其他易消化原料;
2、含有提高仔猪采食量和诱使仔猪采食的物质.
3、富含生物活性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提高仔猪免疫力;
4、可刺激消化器官发育和增强消化机能。
(二)、保育料(断奶料)特点:
1、以糖、易消化和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原料为基础;
2、具有预防仔猪腹泻的功能;
3、能有效地做好仔猪由吃乳转变为吃料的过渡,克服仔猪早期断奶应激。
(三)、仔猪料特点:
1、以玉米豆柏为基础,氨基酸平衡;
2、具有良好的促生长功能;
3、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
4、做好乳猪辩的“四化”:

①、酸化:有机酸
5~15kg/吨(系酸力);
②、酶化:消化酶的补充;
③、细化:原料的粉碎细度为
85%过
120日筛;
④、熟化:淀粉的糊化度大干
60%。
三、对饲料品质影响较大的霉菌毒素(如表
10-2)

10-2霉毒素对饲料品质的影响
霉菌毒素微生物来源对猪的主要影响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降低生产性能、肝脏中毒、死亡
呕吐毒素粉红镰刀菌拒绝采食饲料
玉米赤霉烯酮粉红镰刀菌雌激素样繁殖紊乱
镰孢霉毒素念珠镰刀菌肺脏浮肿
麦角菌和生物碱麦角菌四肢末端血管收缩、干坏死
(以上资料来源于美国普渡大学和美国温洛克农业中心)

四、液态饲料喂猪的好处
(一)、饲喂液态饲料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
刚刚断奶的仔猪还没有完全学会独立采食和饮水行为,断奶前通常只采食少量饲料、饮水量也少。断
奶后突然采食固体颗粒饲料会产生巨大的应激,液态饲料的形态与母乳相似,不仅方便仔猪采食,而且
有利于仔猪胃肠道的发育,增加消化道容积。饲喂液态饲料,可提前将饲料软化、分解,减轻胃的压力,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进而提高采食量。另外,干饲料加水变糊状或液态后,减小了其对消化道的机械刺
激,有利于机体消化吸收,所以采食量明显提高。
(二)、液态饲料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
仔猪断奶后直接饲喂干饲料会导致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变深,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
会引起腹泻等疾病。饲喂液态饲料,可减少因饲料形态突变对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不利影响,提高断奶
仔猪的生长速度。
(三)、减少了舍内空中粉尘,从而减少了猪呼吸道等疾病的疾病。
(四)、饲喂液态饲料的缺点
液态饲料增加了环境的湿度,且料槽内剩余饲料易发霉变质,因此需要经常打扫,增加了劳动量。
五、猪采食规律规则
养猪生产首先要掌握猪的采食规律,如猪的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所需时间等,在此基础
上才能准确供给饲料,能使猪充分采食又能避免饲料浪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有关猪采食规律的课
题研究比较少,多数猪场是靠经验饲喂,造成饲料浪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猪采食规
律进行了科学的测定,以供广大养猪场参考。
本实验是在
7~10月份进行的,实验猪种有台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长白猪。
数据如下:

30~60公斤期间:
日均采食量为
1.25~1.5公斤(长白采食少),日均采食次数为
6.2~6.6次(长白采食次数少),每次采
食所需时间为
14.3~15.1分钟(长白采食时间长)。

60~100公斤期间:
日均采食量为
2.1~2.32公斤,日均采食次数为
5.2~5.3次,每次采食所需时间为
16.8~17.2分钟。
六、蛋白质饲料
研究表明,饲料蛋白质来源对于幼龄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膨化全脂大豆、膨化豆粕、膨化去皮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实测值分别为
36.32%、41.33%、

47.23%和
67.03%。去皮豆粕和膨化豆粕好于膨化全脂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前两者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
能,降低饲养成本,并且猪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

第十一章、猪的解剖

概述
猪解剖的目的是确认猪病。猪的解剖分为大体解剖、显微镜解剖、和胚胎发育。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是
大体解剖。
大体解剖常用的解剖器械为剪、刀、锯等,采用切割的方法(
35公斤以下的猪仅用一个手术剪刀就
可以了),通过肉眼、放大镜、解剖显微镜观察猪体各个器官的病态、结构、位置、颜色及其相互关系等。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着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各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
能完成一定生理功能。如心、肺、肾、咽、肝脏、膀胱、小肠、胆囊等它们都是独立的器官。另外器官
可分为两大类,它们是中空性器官(内部有较大空腔的器官)和实质性器官(内部没有大空腔的器官)
两类。例如食管、胃,肠、气管,膀胱、血管等都属于中空性器官;肝脏、脾脏、肾脏等属于实质性器
官。
系统:由若干个形态结构不同、而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合作来完成体内某一方面的
生理机能,这些器官就构成了一个系统。换句话说,系统也是由若干个器官构成的。例如,口腔、咽、
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及消化腺(肝脏、胰腺、肠腺、唾液腺等)等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就组成
了消化系统,共同来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畜禽由一系列不同的系统所组成。每个家畜都有运动系统、被皮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
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等组成。其中的消化、呼吸、
泌尿和生殖系统又合称为内脏。
我们这章主要谈的就是内脏情况。
第一节、猪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为食物通过的管道,起于口腔,经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止于肛门(图11-1)。消化腺包括内腺和壁外腺。胃腺和肠腺是壁内腺;唾液腺、肝脏和胰是壁外
腺。这里我们主要简单谈谈胃、肠、肝、胰。
一、胃
胃为消化管的膨大部分(图l1-2)。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和推送食物进入十二
指肠等作用。仔猪胃液内缺乏盐酸,胃蛋白酶含量也低,所以仔猪胃消化蛋白质和杀灭细菌的能力很弱。

2月龄时,胃液的酸度可接近大猪水平。
猪胃呈弯曲的囊状。入口称为喷门,与食管相连;出口称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成年猪胃容积为
5~7升,呈弯曲的囊状,胃的凸缘称为大弯,凹缘称为小弯。
胃内根据黏膜内有无腺体而分为无腺部和有腺部两大部分。在喷门周围没有腺体分布称为无腺部。其
余地方都有腺体分布。有腺部又分为喷门腺区、幽门腺区和胃底腺区。胃内有许多皱褶以用来增加胃黏
膜的面积。

二、肠
猪肠是细长的管道,前连胃的幽门,后端止于肛门。可分为大肠和小肠两部分。小肠分为十二指肠、
空肠、回肠三段;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段。
三、小肠部分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猪的小肠全长
10~15米,十二指
肠为小肠的第一段,空肠是小肠最长的一段,形成很多肠圈,全被较长的空肠系膜所牵制。回肠短而直,
在回肠与盲肠体之间有回盲韧带,常作为空肠与回肠的分界标志。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较长,猪约
40~90厘米长。由胃的幽门起,后接于空肠。有胆(肝)管和胰管通入十二指
肠前段,总胆管的开口距幽门
25厘米处的十二指肠憩室,而胰管的开口距幽门约
10厘米。
(二)、空肠
空腑是所有肠中最长的一段,前连十二指肠,后接回肠。在延伸过程中,形成许多迂回的肠环,较长
的空肠系膜与总肠系膜相连。空肠系膜很长,所以空肠的活动范围大(图11-4)。
(三)、回肠
回肠较短,是小肠的末段,脑管较直,不形成迂回的肠环。前连空肠,后连盲肠,回肠进入盲肠,称
为回盲口。回肠以回盲韧带与盲肠相连(图11-5)。
四、猪大肠部分
猪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前端接回肠,后端通肛门。回肠的末端有盲肠开口,是小肠与大肠的
分界点,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植物纤维,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等。猪的盲肠长约
21~30厘米,
直径大猪约为
8厘米的盲囊。结肠是大肠中最长的一段,长约
3~4米,在肠系膜中盘曲形成螺旋形的结
肠圆锥。
(一)、盲肠
盲肠呈短而粗的圆锥状盲囊,长约
21~30厘米。前连回肠,后接结肠。外观为青蓝色(因内为几乎
成型的猪粪便)(图11-6)。
(二)、结肠
结肠由盲结口开始,在结肠系膜中盘曲成圆锥状或哑铃状,称为旋绊。外观呈青蓝色(因内为猪几乎
成型粪便)。
(三)、直肠
直肠位于盆腔内,很短,内有成型的粪便。
五、肝脏
猪肝脏呈红褐色,位于腹前部,隔的后方,大部分偏右侧或全部位于右侧(如图11-7~图11-9)。呈
扁平状,肝脏的表面被覆一层浆膜。猪肝脏比较发达,中央部厚,周围边缘薄。肝脏被三条深的切迹分
为左外叶、左内叶、右内叶和右外叶。胆囊位于右内叶的胆囊窝内。胆管开口于距幽门
2~5厘米处的十
二指十二指肠憩室。

六、胰脏
正常胰脏呈淡红黄色,猪胰脏由于脂肪含量较多,呈现为灰黄色。形状很不规则,近似三角形,位于
腹腔背侧,靠近十二指肠。胰脏可分为三个叶,靠近十二指肠的部分叫中叶(胰头),左侧的部分为左叶,
右侧的部分叫右叶。胰脏的输出管猪只有一条,管开口距幽门约
10~12厘米处的十二指肠内。
猪一昼夜可分泌
7~10升胰液,该液为碱性无色透明的液体。


第二节、猪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以及胸膜和胸膜腔等辅助装置组成。
一、喉
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正常的喉为乳白色,无任何出血点(图11-10)。
气管和主支气管为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气管为筋白色、呈圆筒状长管,由一连串的“
U”形软骨
环连接组成,由喉向后,沿颈腹侧正中线而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右尖叶支气管,随后又分出左、
右两条主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肺。

二、肺
肺是吸入的氧气和血液中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为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
肺位于纵膈两侧的左右胸腔内,右肺通常略大于左肺。健康的肺脏为粉红色,呈海绵状,质轻软,富
有弹性(图11-11~图11-12)。不健康的肺脏如图(图11-13~图11-14)。
家畜左肺心切迹一般大于右肺心切迹。
猪肺的分叶:肺一般分为
7叶,左肺分为
3叶,由前向后顺序排列为前叶(尖叶)、中叶(心叶)和
后叶(隔叶);右肺分为
4叶,前叶(尖叶)、中叶(心叶)、后叶(隔叶)和纵隔面上的副叶。


第三节、猪的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是核心器官,主要作用是滤过血液、生成尿液和保持畜
禽体内环境相对恒定。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则分别是输尿、贮存尿、和排尿的器官。
一、肾脏
猪肾脏是一对红褐色的、表面光滑的实质性内脏器官,一般呈上下扁平豇豆形、较长,左右两肾形态
相似,位置几乎对称。位于腹腔中部的腰区,在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的两侧(图11-15~图11-16)。
肾的表面覆盖被膜,正常情况下此膜容易剥离。肾被膜在肾门处增厚,并且与血管和神经一起进入肾
实质,而形成肾内部的间质。
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肾门向内的空隙称为肾窦。窦内有肾盏、肾盂、肾动脉、肾静脉及
其分支,还有输尿管的起始端。
二、膀胱
膀胱为暂时贮存尿液的囊状器官(图11-17)。健康的膀胱为肉白色。膀胱的伸缩性很大。空虚的膀胱,
体积较小,略呈梨形,一般位于盆腔底的前部。


第四节、猪的其它系统脏器管
一、心脏
心脏为中空的圆锥形肌质器官。位于胸腔纵膈内,夹于两肺之间,略偏左。心腔内有纵走的房间隔和
室间隔,把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借房室口相通。
心包是包于心脏外的锥形囊,囊壁由浆膜和纤维膜构成,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
壁层和脏层之间的空隙为心包腔,内有少量的浆液(心包液),起润滑心脏的作用,以减少心脏搏动时的
摩擦而保护心脏(如图l1-18)。浆液一般呈淡清色。
二、脾脏
猪的脾狭长、呈长舌形,红紫色或暗红色,质较硬,位于胃大弯左下部,弯曲度与胃大弯相同。是猪
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过滤器。脾有较厚的被膜(如图11-19~图11-20)。
脾有造血、滤血、贮血、调血及参与机体免疫活动等功能。
三、猪的淋巴结
淋巴结大小不等,通常为卵圆形或圆形,一侧稍微凹陷,称为门部,是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出入
的部位,而输入淋巴管则从淋巴结的其他部位进入淋巴结。
猪全身约
190块淋巴结,形成
l8个淋中心。猪淋巴结的检查在临床病理剖检和肉品检验中占有很重
要的位置。
(一)、头部淋巴结
头部淋巴结下颚淋巴结(图11-21):
在下额间隙内,下颚骨后下缘,额下腺前方,其大小为
2~3厘米×
l.5~2.5厘米。
(二)、颈都琳巴结
颈部淋巴结也叫肩前淋巴结,在肩关节前上方,被颈部斜方肌和肩胛横突肌覆盖,接纳了颈部、胸前
半部皮肤、肌肉、前肢内外侧皮肤、腕以下肌肉的淋巴,还有头颈淋巴结的淋巴注入。
(三)、胸腔淋巴结
胸腔淋巴结包括纵膈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的附近。
(四)、腹腔内脏淋巴结
肝门淋巴结位于肝门附近的门静脉上,约有
2~7个。
肠系膜淋巴结位于肠系膜动脉起始部和肠系膜中,在肠系膜中的淋巴结排成条索状,数目较多(图11-22~图11-23)。
(五)、腹壁、盆腔壁的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位于旋髂深动脉起始部,髂外动脉附近,约
4~9个,大的长约
3厘米。
髂下淋巴结也叫股前淋巴结或膝上淋巴结,位于髂结节与膝关节之间,股阔筋膜张肌前缘皮下的脂肪
组织中,由几个淋巴结集合成团块状,大小约为
2~5厘米×
1~12厘米。
(六)、腹股淘浅淋巴结

母猪为乳房淋巴结,位于最后乳房的后外缘,属淋巴结群落,大小为
3~8厘米×
1~2.5厘米。公猪
的位于腹股沟管外环之前,阴茎的外侧,称阴囊淋巴结,数个淋巴结结合成链状,大小为
3~7厘米×
l~
2厘米。
(七)、后肢淋巴结
分浅深两组。浅淋巴结在腓肠肌的后上方,股二头肌和半腱肌之间的沟内脂肪中,有的猪没此淋巴结;
深淋巴结在浅淋巴结的前上方,股二头肌和半腱肌之间的腓肠肌上,卵圆形,长约
1.5厘米×
2厘米。聚
集小腿部肌肉及小腿以下皮肤的淋巴。
四、猪大脑
猪的大脑,健康的猪大脑如图(图11-24)。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5-14 2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wo luguo a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23: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