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8|回复: 0

[养猪技术] 有人说我们的发酵床技术不如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9 16: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inxin 于 2018-3-23 15:51 编辑

      有人说:用他们的发酵床技术,可以只用30厘米厚的垫料就可以了,咱们的发酵床要求60—80厘米这么厚,是不是技不如人?
       我想说这是一种短期商业行为,原因很简单,说只需要很薄的垫料,肯定会更加吸引人,也标榜了他的技术是“更先进的”,换句话说:这是好比是“短期圈钱行为”,是不负责的。垫料,甚至不加任何菌种,也可以成功,不过,这种成功只能保持几个月,我们说过,发酵床养猪的原理有:①减少猪的心理应激原理;②垫料的物理层面的吸附原理;③集中优势兵力的原理(要求垫料有一定的基础厚度);④微生物层面的分解吸收原理。
那么这种只用30厘米,甚至不加任何菌种的方式,确实也利用到了其中的第①和第②个原理,但没有用到后面两个原理,所以,可以保持几个月好的养猪效果,在这几个月内,甚至只靠新鲜垫料的物理吸附能力,也能完全吸附和分散猪粪尿和产生的氨味,并且让猪有个拱料嬉戏的场所,不过,过了几个月后,垫料的吸附能力已用到了极限,没有新的垫料可供吸附用,也没有微生物强有力的分解和吸收作用,太薄垫料又根本无法缓冲突发性的猪的排粪尿行为,多余的没有吸附和被微生物分解的粪尿则形成泥泽,氨味和病菌也随之滋长,解决的方法,又只有再补充垫料了。
即使是只30厘米,同时用又用到了菌种,也只能保持几个月之久,换句话说;使用寿命不长,而且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微生态平衡,吸收分解粪尿效果极不稳定。但是对于不负责的人来说,他可能只需要保持几个月就可以了,因为至少几个月时间可以取得养殖户的信任。
发酵床的厚度原则上是越厚越好,厚薄并不是值得吹嘘的关键技术,也就是说:厚薄并不能说明是谁的核心技术,你也可以先用30厘米的垫料,使用民心生物发酵床菌液来做发酵床,这是完全可以的,只是使用到所有垫料都已达到了吸附和分解能力的饱和状态后,继续再在上面补充垫料即可以了,换句话说:30厘米的垫料使用寿命只有1年不到,而80厘米的使用寿命达到3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实验场有两个小栏垫料只有30公分厚,从饲养效果来看现在一样还可以,就是进入冬季就必须添加垫料,因此我们不建议大家用这么薄的垫料。
另外,最关键的是,厚薄不只仅与使用寿命有关,而且与使用效率有关,太薄的垫料,在北方冬天是很不好发酵的,除非室内温度已经很高了,要知道微生物发酵需要一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太薄的垫料层,既不保湿,也不保温,微生物也不能形成集结优势,微生物发酵方面,内行的人都知道,当只发酵一斤糟渣料进,往往发酵不成功,如果发酵500公斤以上的糟渣料时,简单操作就可以发酵成功,发酵的量越大,发酵越容易成功。
再举个例子更好说明:一个10平方公里的沼泽森林地,可以较好地保护其中的植物物种和水生动物数量的相对稳定,维持一个较好的生态平衡和食物链平衡,而把它缩小到只有一亩地,则随便放几头牛进去,就可以彻底破坏这一亩沼泽森林地的生态平衡。
而我们也知道,发酵床垫料中一个稳定的微生态平衡,是保持发酵床活力的基础,而太薄的发酵床,并不能形成稳定的微生态平衡。最好的菌种,也需要一个最基本的有效的载体基础量(即一定的厚度,最基础的厚度)。
以上面说的沼泽生态系统来说,这个生态系统中即使是有最好的生产者(主要指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及光能化能微生物)和最好的消费者(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有最好的分解者(主要是指真菌细菌等),但如果面积太小,这个系统也最终会崩溃,或无法应对突发的生态灾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13: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