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多数人看来,在商场的丛林法则中拼杀的企业,从弱小到壮大,其各种机制一定经过优胜劣汰,甚至成为小公司们的榜样。
然而从美国安然、世通事件以及最近的强生贿赂丑闻,到中航油折戟期货、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行业内的巨无霸们似乎在一夜之间或声誉遭受严重危机,或轰然倒下,可以看出,人们此前印象中的大公司有时也会脆弱得不堪一击。
“玻璃、陶瓷和声誉都是很容易破碎的,而且永远无法修复得完美如初。”本杰明·富兰克林说。
忽视上游建设酿风险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又身陷“瘦肉精”泥潭。一个是中国肉制品市场的品牌企业,占市场20%以上的份额;另一个一度是中国民营乳制品企业的佼佼者。
虽然存在危及人群、产品范围、受害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三鹿和双汇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行业翘楚,却都因为对上游原材料把关不严、自律不严,被曝光后损失惨重。
观察这两家企业,会发现两家企业都栽在产业链缺口上。双汇集团官网显示,双汇集团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而双汇自建养猪场一年出栏生猪约为30万头。这意味着,自养比例仅为1%,双汇每年肉类加工所需的绝大多数原料,都来源于对外收购。虽有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优势,却缺乏养殖这一重要源头环节。
回顾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同样如此,由于奶源基地建设投资大、风险高、回收周期长,大乳品厂家全国建厂后并没有全国养牛,往往建成几个示范牧场给消费者以假象后就开始依靠大量的“个体散养”和收奶贩子提供原奶。这使得奶农和奶贩提供的原料奶变得稀缺,正是乳品厂家的过度争夺给假奶提供了市场,于是奶农和奶贩为了弥补牛奶的不足甚至为了获利而掺假的行为层出不穷。
而另一方面,屠宰业资金流转速度非常快,但养殖业相对较慢,建一个百万头养殖场最少需要几十亿元的资金沉淀其间,对习惯于马上见效、两头谋利的屠宰业企业而言,这是不划算的。同时,兴建大型养殖场通常还会受制于土地属性难定义、土地审批程序复杂等诸多瓶颈,堪称费时费力不讨好。
与国外盛行从种猪到养殖、收购、屠宰、加工、运输等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模式相比,由于成本与利润分配严重倒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朱天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企业因此没有动力去整合产业链低端的养殖环节。
“在质量安全非常重要的企业,对上游的垂直整合是企业控制质量的重要方法。虽然这样会使企业的成本上升,但是从企业的商誉角度来看是非常值得的。”朱天说。
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
“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一些大公司遇到的困境和危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企业战略系副教授石永恒感慨地向本报表示,品牌对企业意味着高额附加值,所以现代企业几乎都不遗余力地予以打造。企业打下了品牌的天下,逐步发展壮大后,须用心经营才行,但有时这也是企业最容易放松的时候。
有的企业发展壮大后,开始背离了培育基业常青的企业的初衷,追求虚化浮夸的品牌宣传炒作,或是在产业链构建、营销等方面投机取巧或是在构建内控机制时不够严谨,没有踏踏实实地做好企业经营和产品品质等根本要素,最终问题爆发而导致品牌危机甚至公司倒闭关门。
“一个企业要做到基业常青,必须要有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这种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比如诚信经营、以人为本、尊重顾客、注重创新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主任李元旭认为,但光有价值观还不行,还必须把这样的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组织、文化、制度、流程、领导风格、责权体系等,这样才能做到价值观的实践。
“重要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质。”朱天说,若无自律意识且缺少长远发展眼光,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失去原则的企业发展意识,让品牌建立在了沙土之上,没有牢靠的根基,即便大公司也经不住微风轻轻一吹。
价值观被冲击
近日美国制药巨头强生公司因涉嫌在海外多国凭借贿赂、回扣手段换取签订售药合同遭起诉,已向美国执法和监管机构缴纳7000万美元,让很多人对强生的价值观产生质疑。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非正常手段的可能是个人,但是企业的文化纵容可能是罪魁祸首。此前,在美国各大报纸的头条上,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前CEO拉贾特·古普塔(Rajat Gupta)也备受关注,由于受到对冲基金历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丑闻的牵连,这名印度裔美国精英的形象和声誉正受到重创。而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古普塔曾经是麦肯锡形象的代表者,这一丑闻使得麦肯锡也深受其扰。一些人认为古普塔时期的麦肯锡,在追求高报酬方面像华尔街的投行一样也变得更加大胆,使得原有职业的伦理、专业标准、责任心和独立判断意识等价值观偏离,而这最终导致了古普塔及其门生涉及内幕交易丑闻。
而实际上,一些在文化上不顾一切地追逐高收益、员工管理上过于依赖物质激励的华尔街投行,在金融危机期间已经遭受挫折。比如已经倒闭的雷曼兄弟,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
“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然而,利益最大化应该是分为短期和长期。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培育的是基业常青的企业,若企业追求的只是短期利益最大化,不免走上错误的路径。”朱天教授表示。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