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这一主题,近年来,在齐鲁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创业者和先进企业。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带领企业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推动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其中,高祥友董事长和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无疑就是杰出代表之一。 脚踏实地,埋头做事,高祥友履行着一个企业家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神圣责任。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为应对世界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中央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此时,刚出任董事长不久的高祥友以高度的责任感紧紧把握国家政策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不断通过改革、优化、创新发展,鲁抗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企业获得稳健发展。2009年,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46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9100万元,企业逐渐迈上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这与鲁抗领军人董事长高祥友勇于肩负责任,坚持内涵式发展思路,不断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之路是密不可分的。
节能减排
擎起绿色低碳发展的旗帜
实现节能减排是负责任企业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家责任的重要体现。高祥友认为,鲁抗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经济。鲁抗是用能大户,能源动力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占30%以上,实现节能减排,不仅是完成国家政治任务,而且是企业自身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为此他带领企业不断追求卓越、致力于科研创新,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手笔、大力度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在高祥友的坚持下,鲁抗开始了新世纪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能源动力平衡调查,彻底摸清了公司的动力装置和运行状态,并针对企业的动力系统状况制定了系统优化方案。一是坚决上马3# 55吨锅炉,利用先进工艺,综合利用燃值较低的次煤,代替高燃值的优煤,仅此一项可年节约能源成本2000万元。二是不断加大技术革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能耗,对于节能目标的超额完成起到主导作用。主要是进行生产工艺调整,如用酶法7ACA工艺替代化学法工艺,使7ACA的单耗降低了60%;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原料药在生产中的比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料药减少或停止生产;实施“大制剂”战略,能耗低的制剂产品的产值占到公司总产值的55%,仅此一项就使公司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个百分点。三是积极组织实施节措计划。高祥友签署批准了鲁抗有史以来在节能技术措施上投资最大的预算,计划投资合计3515万元。2010年上半年,实现了时间过半、计划完成过半、资金投入过半、节能效益过半的几重目标,其中动力系统的“换心”行动效果显著:更新了2台300万大卡的溴冷机和电动制冷机,使得6台低效能的冷水机组彻底退出了生产线;更新了15台节能型水泵,大大降低了供水电耗;新增高压变频控制系统1套,实现了循环水的恒压供应,同时大大降低了供水电耗,这几个项目的实施,相当于对鲁抗较老的动力系统进行了一次“换心”行动,“年轻的心脏”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除了全年要消化掉1200万元的电价涨价因素外,还可实现公司2010年节能3000万元的整体目标。另外,鲁抗于2008年9月动工、2010年3月全部完工的动力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属于“热电风冷联产”能源系统优化改造项目,被山东省节能办和科技厅列为首批50个重点节能技术之一,该项目可实现年节能量20435.95 吨标准煤,通过了国家财政部组织的审核验收,并获得国家财政资金奖励400万元。四是积极倡导探索节能管理新模式,率先试行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鲁抗采用流体输送Go•well技术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节电率37%左右,每年可节省用电约224万度。
高祥友的坚持是卓有成效的:济宁市人民政府与鲁抗签署的节能目标责任书中明确规定:“十一五”完成节能量1.6万吨标准煤。截止2010年上半年,
鲁抗公司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7.8%,节能量已完成5.82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为目标值的3.64倍,节能效益5820万元,已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责任目标。“十一五”期间,鲁抗还先后荣获2006、2007、2009年度山东省“节能管理先进企业”、2009年度“济宁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连续四年被评为济宁市“节水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鲁抗医药不但在技术改进上不惜力,在管理上更是“一竿子插到底”。2009年鲁抗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高祥友为主任的节能管理委员会,下设节能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司节能任务的协调管理,督促、检查企业的各项节能工作,做好企业节能方案的制定、落实与实施,加快四新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和使用。第一,建立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每年年初制定出产品的能耗定额,列入年度综合计划,依据公司《能源管理考核细则》,对产品能耗定额完成情况进行月度考核,奖优罚劣。同时,对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调度,做到季度有分析,年度有总结,有效推动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二,开展公司能源审计工作。在摸清公司能源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对应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和措施,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与市节能办、能源监测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大型设备的能源利用检测工作。第三,进一步加强了对“节能减排是企业的生命线”、“节能减排是企业的竞争力”等理念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强节能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全员节能,组织开展公司、车间、岗位班组等多种层次的节能竞赛活动,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高祥友说:“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节能减排任重道远,鲁抗只是走出了很小的一步,我们与先进企业的差距还很大,但我们的潜力也很大!”他有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鲁抗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工业区的建设,能源动力系统全部按照国家最新技术,成为山东医药行业节能减排标杆企业和山东低碳经济的一面旗帜。
饮水思源
奉献社会赤子情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的当家人,高祥友带领鲁抗医药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扶贫赈灾、建设环境友好型医药企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参与西部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鲁抗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抽调多名业务员,成立农村市场开发部,深入农村,走村过镇,将鲁抗的药品送到最基层,扎根农村、惠及寻常百姓。
支持社会福利事业,救助弱势群体是鲁抗的传统。在各类赈灾、救灾活动中,鲁抗行动迅速,积极主动捐赠款物,肩负起社会责任。
“非典”期间,公司捐赠了近200万元的药品,员工捐款10万余元。在5.12抗震救灾活动中,鲁抗医药向灾区捐赠的财物总价值300余万元。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鲁抗在第一时间把赈灾药品送到灾区人民手里,保证受灾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另一方面,确保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保产量,为灾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药品,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建设。
鲁抗医药高举绿色企业的大旗,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放在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对待。鲁抗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科技强企的道路。目前,鲁抗累计环保投入已超过2.4亿元,每年的环保运行费用在2000万元以上。
坚持厂村共建,营造和谐的“邻里”氛围;坚持助研、助教、助学,主动承担企业办学的责任。鲁抗每年都与周围村庄进行联谊,共同搞好周边环境与安全建设,并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为部分村民解决生计问题;出资修建了厂区与临近村庄之间的公路;与周边村庄共同出资兴建了集小学、初中教育于一身的企村联办学校——济宁希望学校,十年来,希望学校解决了当地大量适龄儿童就近上学难的问题。
谈及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打算,高祥友说“继续围绕鲁抗的核心竞争力——生物工程做文章,将单一的生物制剂和抗生素产品扩展到生物工程所覆盖的其他范围,将生物工程做强做大。”另外,据资料显示,按照当前的人口增长速度,2015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数将达到7亿之多,其中老年人口将占到2亿,届时老年病特别多;同时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中年人的压力也日益巨大,城市综合症的患者将与日俱增。鲁抗医药将秉承视医药为生命之神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群体的不同病症进行相应地产品开发,为社会和人类造福。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鲁抗医药将在高祥友董事长的带领下,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在确保自身创新、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采用先进工艺、落实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来源:山东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