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11|回复: 2

如何进行猪疥螨的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4 1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一、猪体内体外的主要寄生虫 皮肤 肌肉 血液 肠道管 肝脏 肠系膜 呼吸道 肾脏 小肠 结肠 疥螨 蠕形虫 螨 血虱 肉孢子虫 旋毛虫幼虫 囊尾蚴 附红血胞体 弓形体 蛔虫、钩虫 球虫、绦虫 旋毛虫 类圆线虫 姜片吸虫 鞭虫 结节虫 小袋虫 刺头蚴 细颈囊尾蚴 肺线虫 肾虫
  
  
二、猪疥螨的现状和危害

  
  1、猪疥螨病,俗称猪疥癣、癞,是由猪疥螨虫寄生在皮肤内而引起的猪最常见的外寄生虫性皮肤病,对猪的危害极大。
  
  2、在我国养猪场几乎100%都有猪疥螨感染,由于处于持续性的剧痒应激状态,导致种猪消瘦,商品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严重降低,猪光吃不长,逐渐消瘦,甚至死亡。
  
  3、由于呈现一种慢性、消耗性的过程,没有造成明显的大量猪死亡,所以对其引起的损失往往容易忽视,从而使大多数猪场蒙受巨大损失,影响猪场效益。
  
   三、猪疥螨(螨虫)放大的个体图片

  
   四、猪螨虫的生活史

  
   五、猪疥螨的分类及临床症状

  
  (一)猪疥螨的分类  猪疥螨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皮肤过敏反应型和皮肤角化过渡型。
  
  (二)猪疥螨不同类型的感染主体和临床症状
  
  1、皮肤过敏反应型,最为常见,又最容易被忽视,主要容易感染主体常见于乳猪和保育猪;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以春夏交季、秋冬交季较为增多,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①乳猪、保育猪多容易感染,作为疥螨感染的指征,瘙痒比发现螨虫更可靠。过度挠搔及擦痒使猪皮肤变红;组织液渗出,干涸后形成黑色痂皮。  ②乳猪、保育猪疥螨病感染初期,从头部、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后蔓延到背部、后肢内侧。
  
  ③ 猪感染螨虫后,螨虫在猪皮肤内打隧道并产卵、吸吮淋巴液、分泌毒素;3周后皮肤出现病变,常起自头部,特别是耳朵、眼、鼻周围出现小痂皮(黑色),随后蔓延至整个体表、尾部和四肢,出现红斑、丘疹、黑色痂皮,并引起迟发型和速发型过敏反应,造成强烈痒感。由于发痒,影响病猪的正常采食和休息,并使消化、吸收机能降低;
  
  ④病猪常在墙壁、猪栏、圈槽等处摩擦病变部位,造成局部脱毛。寒冷季节因脱毛裸露皮肤,体温大量散发,体内蓄积脂肪被大量消耗,导致消瘦,有时继发感染严重时,引起死亡。
  
  ⑤ 猪疥螨感染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造成猪皮肤的损坏,容易引起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造成猪发生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迅速向周围扩展到全身,并具有高度传染性,最终造成猪体质严重下降,衰竭而死亡。保育猪感染疥螨后引起头部结黑痂 保育猪感染疥螨后引起头部、身上结黑痂保育猪疥螨和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后 保育猪疥螨和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后引起全身湿疹性渗出性皮炎 引起全身湿疹性渗出性皮炎
  
  2、皮肤角化过度型,有时称为猪慢性疥螨病,主要常见于经产母猪、种公猪和成年猪。常见临床症状如下:
  
  ①、随着猪感染疥螨病程的发展和过敏反应的消退(一般是几个月后),出现皮肤过度角质化和结缔组织增生,可见猪皮肤变厚,形成大的皮肤皱褶、龟裂、脱毛,被毛粗糙多屑,常见于成年猪耳廓内侧、颈部周围、四肢下部,尤其是踝关节处形成灰色、松动的厚痂,经常用蹄子搔痒或在墙壁、栏栅上摩擦皮肤,造成脱毛和皮肤损坏开裂、出血。
  
  ②、经产母猪及种公猪皮肤过度角化的耳部,是猪场内螨虫的主要传染源,仔猪常常在吃奶时受到母猪感染。经产母猪身体、耳部皮肤过度角化 肥猪皮肤瘙痒,在墙壁上摩擦皮肤 肥猪皮肤瘙痒,用后蹄搔痒
  
  总之,剧痒、脱毛、结痂、皮肤皱褶或龟裂和金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后形成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本病特征。
  
   六、猪疥螨的预防与控制

  
   (一)猪疥螨的预防

  
  1、每年在春夏、秋冬交季过程中,对猪场全场进行至少2次以上的体内、体外的彻底驱虫工作,每次驱虫时间必须是连续5-7天。
  
  2、加强防控与净化相结合,重视杀灭环境中的螨虫:因为螨病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外寄生虫病,患病公猪通过交配传给母猪,患病母猪又将其传给哺乳仔猪,转群后断奶仔猪之间又互相接触传染。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永无休止。所以需要加强防控与净化相结合,对全场猪群同时杀虫。但在驱虫过程中,大家往往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环境驱虫以及猪使用驱虫药后7~10 d内对环境的杀虫与净化,才能达到彻底杀灭螨虫的效果。原因如下:
  
  ① 在给猪体内、体表驱虫的过程中,螨虫感觉到有药物时,有部分反应敏感的螨虫就快速掉到地上,爬到墙壁上、屋面上和猪场外面的杂草上,此外,被病猪搔痒脱落在地上、墙壁上的疥螨虫体、虫卵和受污染的栏、用具、周围环境等也是重要传染源。如果不对这些环境同时进行杀虫,过几天螨虫就由爬回猪体上。
  
  ② 环境中的疥螨虫和虫卵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很多杀螨药能将猪体的寄生虫杀灭,而不能杀灭虫卵或幼虫,原猪体上的虫卵3-5天后又孵化成幼虫,成长为具有致病作用的成虫又回到猪体上和环境中,只有此时再对环境进行一次净化,才能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
  
  ③ 另外,疥螨病在多数猪场得不到很好控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对该病的隐性感染和流行病学缺乏了解,饲养人员又常把过敏性螨病所致瘙痒这一主要症状,当作一种正常现象而不以为然,既忽视治疗,又忽视防控和环境净化,所以难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本不应该发生的损失!
  
  所以必须重视螨虫的杀灭工作!加强对环境的杀虫,可用1∶300的杀灭菊酯溶液或2%液体敌百虫稀释溶液,彻底消毒猪舍、地面、墙壁、屋面、周围环境、栏舍周围杂草和用具,以彻底消灭散落的虫体。同时注意对粪便和排泄物等采用堆积高温发酵杀灭虫体。杀灭环境中的螨虫,这也是预防猪疥螨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二)猪疥螨病的治疗:
  
  一旦确诊猪已经感染疥螨,可以选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对已经发生疥螨的病猪进行治疗处理
  
  1、药浴或喷洒疗法。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倍稀释,或2%敌百虫稀释液或双甲脒稀释液,全身药浴或喷雾治疗。务必全身都喷到;连续喷 7-10天。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以消灭散落的虫体。药浴或喷雾治疗后,再在猪耳廓内侧涂擦自配软膏(杀灭菊酯与凡士林,1∶100比例配制)。 因为药物无杀灭虫卵作用,根据疥螨的生活史,在第1次用药后7~10 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第2次治疗,以消灭孵化出的螨虫。
  
  2、饲料中添加“金维伊” (九鼎科技集团生产的0.2%伊维菌素预混剂)或“鼎丰” (九鼎科技集团生产的0.2%伊维菌素预混剂+5%芬苯达唑预混剂合剂)。具体添加说明如下:
  
  ①“金伊维”每吨饲料添加本品:肥育猪1-1.5公斤、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怀孕后期90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3公斤,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 天。
  
  ②“鼎丰” 每吨饲料添加本品:肥育猪1公斤,连续使用7天,或0.5公斤,连续使用14天。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怀孕后期90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3公斤,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 天。
  
  3、皮下注射杀螨制剂。可以选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或1%多拉菌素注射液,每10 kg体重0.3 mL皮下注射。驱螨虫在皮下注射杀螨剂应注意事项:
  
  ①妊娠母猪配种后30—90,分娩前20~25 天皮下注射1次,种公猪必须每年至少注射2次,或全场一年2次全面注射(种公、母猪春秋各1次)。
  
  ②后备母猪转入种猪舍或配种前10~15 天注射1次。
  
  ③仔猪:断奶后进入肥育舍前注射1次。
  
  ④生长肥育猪:转栏前注射1次。
  
  ⑤外购的商品猪或种猪,当日注射1次。注射用药见效快、效果好,但操作有一定难度,有注射应激。
  
  4、对疥螨和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猪治疗:按照上述1+2的方法同时治疗外,还要同时配合用利巴韦林、青霉素类的药物粉剂,与2%的水剂敌百虫混合均匀后,进行全身外表患处的涂抹,每天涂抹1-2次,连续使用5-7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3-4 1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外驱虫-阿维菌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气温低,体外驱不会感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21: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