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4|回复: 1

[求购] 禽流感的防治及治疗药物-新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 14: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养殖场应远
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
关设施等;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
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
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
类与家禽的接触;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工作人员出入的
通道,对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应进行可靠的清洗及消
毒;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动物养殖区。在受高致病
性禽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
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检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
防效果确实可靠。
■有疫苗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用于预防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
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
■要加强禽的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传染病的前提条件,只有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才能保证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
备良好的抗病能力。从禽流感预防角度来说,必须将饲养管
理和疾病预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
措施,如养殖场舍的隔离、环境消毒、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
动等,防止禽群受到其他疾病的危害。
■孵化厂和育雏室如何预防
  首先,应做好孵化厂的设计。应该做到从进蛋室开始,
鸡蛋装盘、孵化、出雏、等候室和1日龄雏装运室到运输车载
运区应是单行交通路线。每个孵化室必须有利于彻底清洗和
消毒,通风系统应该能够防止被污染的空气和尘埃重新循环。

  第二,做好种蛋的收捡和及时消毒工作。种鸡产蛋后要
定时收集,并及时清除表面的污染物,淘汰污染严重和有裂
纹的蛋。
  第三,入孵前做好孵化器、孵化用蛋盘、种蛋和出雏器
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四,对运雏车辆和设备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感
染。第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对种鸡进行
免疫接种,同时对雏鸡也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
■非疫区养殖户如何预防
  养殖户应该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的有关法律法规,不
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
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
格的消毒。净化水源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类与
家禽的接触。对鸡群及时进行疫苗的接种及抗体的检测,从
而防止禽流感的发生。
■家庭饲养注意什么
  应注意禽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自觉接
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在禽流感受威胁区内,应给鸡、
鸭注射有效的疫苗。一旦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
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对疫点采取封锁隔离
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家禽不应与猪一起混养
  家禽不应与猪一起混养,因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以感染
给猪,而人的流感病毒也能传染给猪。由于流感病毒具有8个
不同的核酸片断,当这两种不同的病毒粒子共同感染一个细
胞时,其核酸片断存在发生重新组合与排列而产生新型流感
病毒粒子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对人类造成
感染,将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另外,鸡也不宜与鸭、鹅等水禽混养,因为水禽中各种
亚型的流感病毒的携带率很高,有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关键
  饲养方式与禽流感的发生和控制关系密切,良好的饲养
管理条件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要避免鸡和水禽混养,因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
存宿主之一,可以携带病毒而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通过粪便
排出病毒,污染水源或环境。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时饲养的
鸡和其他家禽而导致其发病。
  放牧或放养的家禽因为比较容易接触其他禽类、候鸟或
者被这些野生动物污染过的环境、饲料和饮水,感染禽流感
的几率大大增加。
  集约化饲养的家禽由于环境隔离条件较好、人员和物流
控制严格,加上良好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
的机会少,一旦发生也能够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目前,崛起公司最新研制出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新流,解决了禽流感不能治疗的难题,是治疗禽流感的终极者。
新流图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3-3 15: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3_95:}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17 22:1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