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2|回复: 0

[综合]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14: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要推进思路创新。打破单一的“农业产业化就是龙头工业化”的陈旧思想,树立“农业产业化就是龙头多元化”的全新观念。农业产业化的最终实现形式不应局限于农产品干加工,而应实行干加工与鲜加工相结合,把农产品的鲜活销售作为进入市场的主渠道之一。针对当前发达的交通和绿色消费要求,尤其要把新鲜蔬菜等绿色食品进超市、进农贸市场作为发展方向,对不需要深加工的生态环保无公害农产品,可由专业合作组织统一分等定级,组织包装、储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真正形成“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二要推进体制创新。在管理方式上,要创新政府部门按系统抓农业的传统管理方式,变过往注重以工业、农业、三产等“块状管理”为注重以杨木加工、棉麻纺织、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珍珠养殖加工等“产业管理”,把每个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生产基地到市场体系的建立,一律实行育苗、田间管理、气象服务、运输服务等全程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产业服务与专业产业协会并肩作战的格局。在领导方式上,改一般性宣传发动为专业性全程服务,改检查验收为主为技术服务为主,实现由平面领导为主向垂直领导为主转变,变横向推开为“一杆子到底”,促进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在经营方式上,通过盘活现有资产和资源,实现农村小型水利等由福利事业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走“事业减负”、“实体兴业”的路子,以此实现自负盈亏,滚动发展。
  三要推进方法创新。种养、加工和流通型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因此,在扶持方法上,农业要改“企业面向市场—政府组织农民—农民依赖政府”为“企业面向市场—政府扶持企业—企业组织生产”,由企业组织农民从事杨树、苎麻等基地开发,使企业与农民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政府每年可拿出一定补贴资金,通过生产基地奖、生产大户奖、龙头企业奖等以奖代投的形式扶持种苗工程。
  四要推进科技创新。针对当前增产技术多、提质技术少,产中环节技术多、产后环节技术少,传统技术多、高新技术少等技术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要大力引进提质增效技术、产后环节技术和高新技术,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等优良品种,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来提高科技含量,张扬资源特色,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专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建立以农业科技人员为主,科技示范户、农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推广队伍,鼓励科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农民以及技术经济组织,采取转让、咨询、服务、培训及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优质、高效、多抗的粮、棉、油等作物及禽畜、水产新品种、新组合,逐步实现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和运营一体化。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7 23:1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