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6|回复: 0

[综合] 刘汉元:以平淡积极的心态推动企业均衡稳定地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2 0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如人和家庭,不要死去活来,就是要一直平淡无味!"

  十年百人财富梦

  面孔

  刚刚过去的十年,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西部大开发的头一个十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十年间,四川企业家走出四川,影响中国,不断跻身于世界经济舞台。

  四川财经人物评选活动也迎来了第十个年头。今日起,华西都市报将推出《十年百人财富梦》大型系列报道,对自2001年以来的前九届获奖的四川财经风云人物进行重访,并对第十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推荐的获选和部分候选企业家展开专访。兔年伊始,我们与叱咤风云的百名企业家面对面,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财富梦想,分享他们成功幕后的欢乐和泪水,借鉴他们在大风大浪中的创富秘诀。

  聚首十年,我们期望与四川十年百名企业家代表,一路相伴,互相鼓励,满怀豪迈之情,迎接下一个十年。

  十年风云激荡

  浮沉

  十年风云激荡,十载商海沉浮。财经风云人物的十年,也是四川经济风云变幻的十年。一个个四川的企业家们,承载着财富之梦,十载铁血砺剑,十年创业艰难。面对变幻莫测、日新月异的市场,这样一群四川财经英雄,以超前的视野,豪迈的气魄,为四川经济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10年春华秋实,他们的榜样力量一路引领着行业潮流。今起,本报将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十年风云激荡》,通过追访十年的行业风云人物,展现四川经济十年的行业风云,描绘四川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全景。

  十大财经风云人物历届人物重访

  ■为什么要把企业弄得像过山车一样呢?不要死去活来,我们就要一直平淡无味!

  ■我们经常说,通威是一个没有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企业。这是通威的平淡无味,又是通威让大家觉得最有研究价值和借鉴价值的地方。

  ■不仅是这10年或者20年,今天通威27岁了,我们也没有摔过一个大跟头,没有真正经历一个大风险或危机。

  ■昨天不给今天挖坑,今天也不给明天挖坑。

  ■一个人或者企业,如果成功是偶然,长远来看,失败则是必然。

  ■一个人的成就和贡献,往往与他人的评价成正比,与自我的评价成反比。

  ■每个企业家都有不同的个性,我是一个有点理想色彩的完美主义者。

  ■就像夫妻一样,你要对得起公司,公司也要对得起员工,彼此缘分,彼此珍惜。

  ■不上500亿,绝不搬进170米高的集团新总部大厦。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曾在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三次荣膺"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的殊荣,深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同。十年间,通威股份挂牌上市,通威集团从农业到新能源领域,每年以新投几家公司的速度往前奔跑,年销售收入从30亿元攀升到了300亿元……在第十届四川财经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之际,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刘汉元。年过不惑的他,时而爽朗大笑,时而滔滔不绝,时而停下来凝神思考,一句又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又一个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通威的风雨十年历程,袒露了一名"掌舵人"的胸襟和心怀,他甚至第一次畅谈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谈企业

  "一个没有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企业"

  华西都市报:回顾过去十年,您觉得通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刘汉元:平时忙碌不觉得,仔细一想,变化还真大。从2000年到2010年,通威的年销售规模,十年间增加了十倍。还有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一个纯民营企业成为了公众的上市公司,2004年通威股份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在主营业务上,从单一的农业,变成了农业和新能源双主业发展,而且还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

  华西都市报:一路坦途,还是跌宕起伏?

  刘汉元:我们经常说,通威是一个没有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企业。这是通威的平淡无味,又是通威让大家觉得最有研究价值和借鉴价值的地方。企业和个人、家庭、社会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把企业弄得像过山车一样呢?社会发展,家庭预期发展,企业发展,越均衡越稳定,越可预期越可持续,不是最好吗?开车的水平高,才能把车开得稳速前进。总的来说,这10年通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华西都市报:哪几个阶段?上市算不算最夺目的时刻?

  刘汉元:通威股份上市是一个分水岭。从2000年通威股份挂牌成立,到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一直在"练内功".在规范化、跨区域、规模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大家看到,原来一个纯民营的公司自诞生到现在,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技术团队、财务团队,均纷纷"华丽转身",今天的通威,99.9%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几乎都是我们多年来内培外引、真正的职业经理人。2004年到2007年初的第二个阶段,处于快速的扩张期,每年以新投几家公司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高速发展,并成为四川所有民营上市公司中,销售规模首家突破百亿的,在去年更成为中国农、林、牧、渔板块,销售规模最大的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07年正式介入新能源领域,永祥多晶硅项目全面上马。

  "不上500亿,决不搬进170米高的新总部大厦"

  华西都市报:被誉为"商界常青树",有什么秘诀?

  刘汉元:一个公司的发展,在责任、动力和压力面前,在社会机遇、诱惑面前,在互相之间的攀比、虚荣心的满足面前,你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均衡?评估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掌握一个合理的节奏,既不能被别人甩在后面,又不能发疯似地狂飙。我经常说,这就像开汽车一样,我们都可以开到每小时250公里,如果真的开到250公里,那就真成为二百五了,今天不翻车明天都要翻车;当然,如果汽车本身性能能够跑得很快,但你每小时始终以20公里速度跑,也必然变成一只蜗牛而被淘汰。找到均衡点,这是企业发展把握节奏的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常说,一个人或者企业,如果成功是偶然,长远来看,失败则是必然。

  华西都市报:很多人都奇怪,通威总部怎么还在一个几层楼的地方办公?

  刘汉元:10年前我到旧金山去,当时大家对信息技术产业有个说法:凡是一个新兴公司干得红红火火,从搬进新大楼的开始,就是走向没落的起点。这种说法虽有偶然性,也有很多必然。我们在城南的新总部大厦正在全面建设,170米高,超5A甲级写字楼,拥有超前5到10年的停车场,高度现代化、智能化。我们内部定了目标,即便明年底修好了,可年销售收入上不了500亿,也决不搬进新总部大楼。这话,我在今年全集团计划工作大会上给员工们讲过了。没有足够的规模,简单的修建或者搬进大厦,很难均衡。要知道,新大厦的建造成本是10亿以上的概念。

  均衡理念,也让公司失去了一些机遇

  华西都市报:为什么选择2007年进军新能源,而不是2006年或者2008年?

  刘汉元:是的。还有为什么多晶硅规模不是5000吨?为什么1万吨分为三期?这些都是均衡理念的体现。我们同时也要反思,这种均衡理念有没有失去什么呢?当然肯定也有失去!

  华西都市报:均衡让"大船"开得越来越稳,失去什么了呢?

  刘汉元:如果今天我们已经有5000吨多晶硅的能力了,按照去年上半年的价格和行情,就会让我们天天看到财务亏损,然后目瞪口呆;但是也会在去年下半年及今天,让我们感觉到经营利润的激动人心。在做决策时,面对诱惑、攀比、虚荣、资源的把握等等,找到一个淡定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平衡这些需求,非常难。之所以说难,不一定是说心平气和就能面对,得失一样都有。刚才举的例子,通威当时完全有能力去干3000吨或5000吨多晶硅规模。为什么不干呢?因为没有完全的把握,胆子大一点就冲上去了。但是冲的话,大家也看到了,那段时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行业里就差点摔倒几个很大的企业。

  华西都市报:通威也有一个理念是追求卓越。

  刘汉元:什么叫杰出,什么叫卓越,这有时和轰然倒下是连在一起的。短时间看,通威永远不是最杰出、最卓越的;但从长时间来看,将成为最终的最优秀、最卓越者。没有摔过一个大跟头,得益于均衡理念,昨天发展不给今天挖坑,今天不给明天挖坑,不给明天留后患。

  ■谈个性

  完美老板:喊员工算0.9的10次方

  华西都市报:一个企业的轨迹,与掌舵人认为呢?

  刘汉元:对的,每个企业家都有不同的个性,我是一个有点理想色彩的完美主义者。前几天,员工们听我的讲话,很多话有理想主义色彩。通威正在做一件事:解决未来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抛开眼下的干旱因素,我国有三分之一的粮食满足不了。大豆从几年前的零进口到去年的5500万吨进口,想象一下什么概念。未来,玉米的进口量也很多。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这是我的危机意识。而理想主义色彩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寻找中国和世界人类的粮食生产模式。

  华西都市报:您的完美主义,有什么体现?

  刘汉元:我们的经营理念"诚、信、正、一"的"一",就是追求一流。在集团总部,我请大家算0.9的10次方是多少?仅仅0.348.一个大的系统经常要经过若干个系统,若干个环节,串联起来,差不多有100个以上的关键要素,任何一个关键点,都可能导致系统局部或者全体功能的丧失。因此,对人和设备的每个关键点,可靠性在99.9%以上,甚至100%,公司才能做到连续稳定运行。

  "不完美,系统就会破碎不堪"

  华西都市报:完美也是追求执行力?

  刘汉元:不完美,系统就会破碎不堪。反过来思考,我们为什么10年、20年不摔跤,不跌宕

  起伏,一直稳健发展?那也是基于认真思考,并且努力把控执行,才能不大起大落。做企业的,千万不要死去活来,我们就要一直平淡无味!去看看,中国的中大型公司平均寿命是7年,小型公司平均寿命是3年;国际上大型公司平均寿命是20-30年。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通威集团27岁了,我们还算做得不错!

  华西都市报:在员工管理上,是否也体现了理想色彩?

  刘汉元:为什么说有理想色彩,又不能用理想主义去要求?为什么要求一个员工要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不能不埋头拉车看路。我希望一个员工有理想,更要懂得今天的生存不易。我们既要有点理想色彩,但又不能沉浸于理想中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同时,我们在内部经常强调:一个人的成就和贡献,往往与他人的评价成正比,与自我的评价成反比。

  与公司:就像夫妻一样彼此珍惜

  华西都市报:听说春节放假,每年您都要与总部员工逐一问候、握手,再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什么心情?

  刘汉元:打个比方,一辈子,夫妻在一起不容易,当我们彼此如花似玉、风华正茂的时候,走在了一起,在最美好的年华相生相伴。而作为公司的"班长",我认为在公司里也是如此。在一个人最黄金的时候,大家加盟了通威,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与公司一道成长,一道发展,虽有压力,虽有抱怨,但难得在一起,就像夫妻一样,你对得起公司,公司也对得起你,彼此缘分,彼此珍惜。

  ■员工印象

  老板买单免费给员工洗车

  今年28岁的崔维顺,来通威集团上班一年半,对"老板"刘汉元有着自己的看法。工作忙碌,很多员工没时间洗车。去年10月份,刘主席做了"重要决定",请专业洗车场的人来公司,每月花很高的费用,给停在公司大院的所有员工车辆"洗个澡".在员工看来,这是刘主席注重公司形象的良苦用

  心,也与他对细节的严格要求有关。"我查询了一下,在全国包括四川的众多企业中,老板出钱免费给员工洗车,这怕还是开了先河!"小崔说,刘主席不仅是个睿智的老板,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板。无论是电梯里,还是走廊里,常常听到刘主席在主动给员工打招呼。

摘自:华西都市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 05: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