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9|回复: 0

[反刍] 记者观察:乳业整改带来再次洗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段时间,各地正在陆续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进行重新审核。从2011年3月1日起,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停止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重审“准生证”,无疑进一步抬高了乳业的门槛,业内估计这将引发三聚氰胺事件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行业洗牌。
  根据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2010年四季度,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到21.9%。业内估测,中小乳企的日子更为难过,亏损面很可能达到1/3左右。而根据新规,乳制品生产企业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并且企业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进行委托检验。据估算,为了符合要求,企业至少需要200—300万元的整改投入,这对相当一部分原本就在亏损经营的小企业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综合各地信息来看,目前已有不少小型乳企萌生退意。根据乳业研究人士王丁棉的估计,将有20%—25%的小企业被迫退出这一市场。可以预测的是,这部分企业要么选择转产,要么只能接受停产或者被并购的命运。面对这些小企业的待价而沽或者因停产而让渡出市场空间,此前在各地攻城略地的龙头企业有可能会因此加快并购整合的步伐。而对于中型企业而言,面对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行业,也会加紧扩张以提升实力,以保证自己的第二方阵地位,乃至挤入第一集团。
  事实上,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蒙牛、伊利、光明等一线乳企直接投资与兼并收购双管齐下,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歇;与此同时,选择上市融资的二线乳企数量迅速增多,皇氏乳业、雅士利、环球乳业、合生元等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重庆天友、广东燕塘等企业也在酝酿IPO。行业原本就处于加速整合的阶段,而此次准入门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的演进。
  另一方面,这一新规是否会成为乳品价格上涨的助推器也值得密切关注。近一两年来,由于饲料、人工价格的上涨推高了原奶价格,乳制品加工企业一直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多家乳企也在2010年调高了部分产品的价格以转嫁压力。但由于整个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使得企业调价的行为仍显得小心翼翼。
  而此次整改,一方面企业添置设备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行业集中度得以进一步提升,很可能会增强乳品企业调价的底气。当然,业内人士也分析,这次重审资格并非提价的主要动因,只能起到催化作用,引发涨价的因素主要仍来自于原奶价格的持续上涨。并且,业内也希望看到乳品价格温和上涨的局面,因为跳跃性的涨价一来打击消费者的需求,二来也会造成原奶供给的大起大落,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因此预计企业提价仍会采取渐进的方式。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15: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