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2|回复: 0

[养猪] 整合产业链--"猪"不仅能吃,还能拿来入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10: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股养猪"这还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式?而且还可以不用养殖户出钱成为股本金,却让他们共享了很多资源.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终于可以落到养殖户的头上了.浙江正在尝试着这种方式,我们看看养殖户们怎么说:

  "将养猪这个事情形成规模并形成产业链,这是未来5年浙江畜牧业努力尝试的重要工作."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局长张火法最近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讯息.他所说的产业链,就是将养猪场、屠宰场、饲料厂以及兽药企业这些环节紧密地"拴"在一起,实现共赢.

  这也意味着,老百姓吃的猪肉上到人们餐桌前的一系列环节,都能让养殖户分到一杯羹,而不是让利润在中间环节中消耗掉.

  "目前浙江有个别地方正在尝试这样的模式,一来,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二来,我们吃的猪肉品质会更好,也更放心."张火法局长说.

  股本是"猪":养猪场就是一家合资企业

  "怎样可以把这些散户集中成大规模的企业?用猪入股,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浙江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黄立诚告诉记者,"这不用养殖户出钱成为股本金,却让他们共享了很多资源."

  黄立诚所说的入股方式是目前浙江龙游一些养猪场正在尝试的事情.

  今年50岁的赵春根养了10多年的猪,而在3个月前,这位老农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浙江龙游龙珠畜牧专业合作社社长.这个合作社由30多户养殖户组成,年产达到了20万头猪.这些社员中养殖场规模最大的有5万头,规模最小的有2000头.

  "其实,浙江人餐桌上的猪肉80%是靠几万户像赵春根这样的养殖户供给的.而养殖散户全省有几十万.仅仅龙游的30家养猪场聚集在一起,便成了注册资本金有1000万元的大企业."黄立诚说.

  其实,赵春根并非是办成合作社的第一个人.2005年5月8日,温州人林献忠清楚地记着这个日子,他联合了30多家养殖户在那一天注册了一个温州生猪基地合作社.他说,这是他记忆中的全国首个养猪合作社.

  记者采访他时,林献忠刚刚主持完这个合作社的年终大会,而现在的社员已经达到116个.他说,当初入股的社员,如果按照一万元的资金来算,现在已经升值到1.6万元,而要想新加入这个合作社还必须通过合作社的认证.

  林献忠原本属于大户,在合作社中占有18%的股份,几年下来因为合作社不断扩大,他的股份已经缩小到15%都不到."之所以那么多人想加入,在于'抱团'以后,风险更低,实力更强,也得到更多的利润."林献忠说,因为规模大了,每年能出栏15万头猪,很多饲料厂就愿意和合作社直接合作,互相参股,或者合作办企业.

  抱团出击:饲料、兽药成本都低了

  养猪最大的成本是什么?毋庸置疑是饲料.

  "饲料成本占到养猪成本的70%."赵春根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在的合作社已经实现了和饲料厂的合作,统一由对方代加工.今后还将实现大家合股办饲料加工厂.

  "从去年12月份开始到现在,合作社已经消耗了600吨饲料,因为量大,成本明显降低了."赵春根又仔细算了算告诉记者,每年按照目前合作社的规模将消耗5万吨饲料,而这样的方式可以节约300万元的饲料支出,摊到每头猪上也是个不小的数字."饲料成本至少能下降5%."他说.

  除了饲料,兽药支出也是最重要的成本之一."合作社可以向兽药厂统一采购,也通过合作参股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一方面,兽药厂可以有更稳定的销售渠道,万分乐意:另一方面合作社能一次性采购,采购价就如批发价,价格比市场上购买低得多."黄立诚分析.

  目前赵春根带领的合作社已经实现了兽药统一采购,两个多月下来合作社100多万元的兽药支出,让所有农户在这一项上降低了25%的成本."如果用参股的方式,还能从兽药厂的盈利中分得一杯羹."赵春根说,如果让不是社员的小散户出去采购,很容易买到假药,有些散户不够专业,用药不当,导致猪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要赚钱很难.

  不仅如此,有20万头年产的龙珠合作社目前正在酝酿品牌.在这方面温州的生猪基地合作社则早有想法."过完年以后,我们将注册品牌,实现从生产到销售都在一条链上."林献忠介绍说,"目前,已经实现统一加工,开发了冷鲜肉、腊肠、肉松这些老百姓能在超市中买到的产品.注册的品牌也即将审批通过."

  而林献忠也从一个普通的养殖场农场主变成了既管品牌又管饲料还管猪肉的社长,"玩笑一句,我比总理都忙,什么都管."林献忠乐呵呵地说.

  林献忠说,目前已经实现的养猪产业链可以用7个统一来概括,"品种统一,都是外三元或者两头乌;饲料统一,采购由合作方配送,这种大规模采购的方式不容易受玉米等粮食涨价的影响;销售统一,通过和屠宰场合作的方式,每头猪可以多获得利润至少50元,合作社15万头猪一年就能多收入750万元;统一培训,可以让农户集中得到专家教授的辅导;统一药物,则由合作社与国际知名品牌统一购买,保证质量和价格优势;统一检测,为农户的猪按照规定打疫苗;统一加工,实现标准化生产."林献忠说,因为合作社资金力量庞大,还能每年为资金困难的农户提供短期贷款.

  "猪"产业链:老百姓吃肉能更放心

  "去菜场买猪肉,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品种好不好,肉的品质是否安全.通过合作社的方式链接饲料以及屠宰环节,猪肉的品质更容易标准化,安全卫生也更容易把控了."张局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浙江有几十万散户,从一头猪出生到走进肉类市场,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大半年,监管的工作量非常庞大.散户养猪买饲料要自己去进玉米和粮食,自己加工,兽药的高成本也要自己承担,而每个养殖场的饲料来源、药品来源都不同.

  2

  "通过合作社去监管原本无比分散的养猪场,也大大降低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张局长说,一旦产业链形成,就容易标准化操作,有专业的人加工饲料,有专业的人给生病的猪对症下药,养殖户只要安心养猪,不用再对饲料价格的涨跌、供应紧不紧张而操心,监管部门抓住一根绳子,就更容易掌控肉类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其实用工荒在养猪行业中也很严峻."赵春根对记者说,年轻人不愿意去猪场管理,因为设施落后,干的活又苦又累.而合作社的工作之一便是将各个社员的养殖场进行设备改造,实现自动化喂养,"所需的人力减少了,成本也更低.养猪的工作只需要操作程序一般轻松了."不过,赵春根说,这样的设备化改造至少还需要3至5年.

  "目前的生猪产业链还属于比较简单的产业链模式.要形成完整的链条,还需要建设,比如饲料和养殖场连起来了,但是屠宰加工和养殖场的联系还在探索中."

  张局长说,"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做好畜牧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工作,靠这一条链"饲料原料-品种-养殖场-屠宰加工-零售"的不断完善,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编后语:"入股养猪"这是一个很好的养殖模式,可以扩大规模而且可以进行"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对于散户风险小,也不用对原料的来源发愁.生产的"猪肉"也不愁卖不出去.如果能够落实,而且每位入股的养殖户都能分得到一碗羹.那是再好不过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15: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