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4|回复: 1

聚焦小料市场 2010年饲料添加剂市场焦点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8 10: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添加剂是饲料工业的核心产业,添加剂行业的发展水平通常也代表着整个饲料行业的发展水平。在过去的2010年,添加剂行业发生了很多故事,添加剂市场的行情波澜起伏,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遴选了其中几个焦点角色,期望通过一番对比分析,来透视、理解我国的添加剂产业,为来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蛋氨酸进入诸侯争霸时代
  长期以来,全世界饲料级蛋氨酸均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现在全球蛋氨酸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0万吨,年产量约为80万吨,实际需求约为75万吨。由于蛋氨酸合成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额巨大,因此,多年来全球蛋氨酸的生产集中在几家国际大公司手中,主要有Evonik Degussa公司(年生产能力34万吨)、美国Novus International公司(年生产能力29万吨)、法国Adisseo公司(年生产能力23万吨)、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年生产能力11万吨) 等,这几大公司垄断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
  近十多年来,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的饲料产业,多年来我国饲料产量每年均以较快的幅度增长,在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我国饲料年产量由7500万吨增至14800万吨,平均每年新增产量822万吨,目前全国共有饲料生产企业1.1万多家,总产量达到1.5亿吨,有近30家饲料生产企业的年产能达到了200万吨。
  但长期以来,我国饲料中添加的蛋氨酸一直都要依靠进口,是我国化学原料药的进口大户,进口量逐年以较大幅度增长,国家每年都要消费大量美元。 2001年,我国蛋氨酸进口量为6万吨,2006年进口量达到8万吨,2009年我国市场上蛋氨酸的需求量达到10万吨,今年1~11月份,我国蛋氨酸累计进口量已达9.7万多吨,全年铁定超过10万吨。巨额的进口量意味着国内市场巨大的需求,然而数遍蛋氨酸市场很难看到中国供应商的影子。不过,从今年开始,这个状况可能将要发生巨大的改变。随着重庆紫光蛋氨酸开始投放市场,中国国产的蛋氨酸将会陆续上市。未来一两年内即将面世的还有:蓝星安迪苏南京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4万吨蛋氨酸;住友化学大连的2万吨蛋氨酸项目;赖氨酸巨头大成集团的发酵蛋氨酸项目;四川乐山和邦的10万吨蛋氨酸项目。加上希杰筹备中的发酵蛋氨酸项目和迪高沙在新加坡建设的面向亚太市场的15万吨蛋氨酸项目,那么我们会看到国内市场将至少有七家产量在2万吨以上的蛋氨酸生产商。而中国年蛋氨酸消费量目前只有约10万吨左右,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国内饲料级蛋氨酸产能将最高达到50万吨,目前全球产能约130万吨,实际产量只有不到80万吨。届时蛋氨酸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蛋氨酸价格预计也将大幅下降,同时考虑到低成本优势,中国势必将大量出口饲料级蛋氨酸。
  赖氨酸市场风云再起
  谁是赖氨酸行业的王者?大成、希杰还是味之素?你分不出来,因为他们至今胜负未分。先说大成集团,2004年以前,中国饲料用赖氨酸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而随着大成赖氨酸的投产及中国厂家大举投产进入,2005年,中国成为赖氨酸出口大国,与此同时,赖氨酸价格一路下滑,从而为之在饲料中大批量常规使用奠定经济基础。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赖氨酸产量为67.9万吨(含65%赖氨酸),同比增长16.1%;出口10.1万吨,同比增长 9.4%。近年来,赖氨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韩国希杰、日本味之素、中国大成生化三分天下,但大成生化仍然凭借60万吨的产能、超过30%的市场份额牢牢掌握着赖氨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作为一家韩国公司,希杰是韩国最大的食品企业希杰食品集团的旗下的子公司。如今的希杰,正雄心勃勃欲加大在赖氨酸领域投资,做到全球赖氨酸行业的NO.1,今年年中随着10万吨赖氨酸和5万吨苏氨酸项目落户沈阳,希杰集团将在未来几年实现赖氨酸年生产能力达55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2亿美元的巨型公司,届时其在赖氨酸市场的份额将占有全球30%以上。
  饲料企业攻占微生态市场
  微生态市场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行业,作为保障畜禽动物健康成长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其功效直可与抗生素相媲美,最关键的是其安全性是可控的,因此,近年来已被广泛使用。由于不需要太多资金,利润高,接受度广,这个行业吸引了众多的淘金者,其中难免鱼龙混杂。2010年或许是微生态行业关键的一年,因为很多大型饲料企业“下海”了,纷纷来抢占微生态市场。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上千家微生态制剂企业,从事活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的企业大约有400家左右,获得农业部生产批文的约有140家。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年销售额大约在20亿人民币,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不足5家,产品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不过几十家,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在 500万元以下。由于长期的家庭式作坊生产,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做成品牌企业的很少,行业内比较有名的有康地恩、宝来利来等,销售额都在2亿以上,其它较为知名的还有广州希普、广州骏泰生物、福建博大、陕西星星协力、上海创博、新疆天康、湖北安琪、四川平大、成都明智、沈阳升泰、河北华雨等,大多分布在山东、广东地区。根据目前国内饲料年生产总量和猪、禽、反刍和水产动物的养殖总量来计算,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市场容量在18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目前市场推广普及率约为10%,市场空间极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部分大型饲料企业也开始涉足该领域。目前大型饲料企业进入微生态市场的有六和、大北农、海大、恒兴等,这些企业有成熟的饲料销售渠道,背靠母公司的资金、人力优势迅速抢占微生态市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这些身强体壮的竞争者的加入显然将改变微生态市场目前的格局,起码行业利润率将逐步下滑,此前50%甚至70%的毛利润将难以继续维持。未来一两年,缺乏资金、技术的中小企业或被清理出局,微生态有可能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
  安全问题是添加剂行业的死穴
  食品安全的源头是饲料安全,饲料安全问题说到底是饲料添加剂的安全问题。通过这几年的严厉管制,我国饲料质量合格率总体上呈上升势头。2010 年上半年抽检的472批次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合格率为85.38%,其中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合格率85.52%,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合格率88.33%,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合格率79.49%。除维生素预混料略平之外,其它合格率情况均大幅提升,尤其是微量元素预混料合格率长期徘徊在70%-80%区间的情况得到较大改善。
  抽检项目2010上半年2009下半年2009上半年
  添加剂预混料85.38%77.65%80.00%
  (复合预混料)85.52%78.36%80.51%
  (维生素预混料)79.49%80.36%79.07%
  (微量元素预混料)88.33%71.88%77.59%
  另外,抽检的国产饲料添加剂共358批次,合格率为94.97%;抽检进口饲料添加剂101批次,合格率为93.07%。从抽检的情况来看,国产饲料添加剂质量较去年明显提高,甚至已高于进口添加剂,这反映我国饲料添加剂企业加强了自律,行业日趋规范。从抽检结果来看,国产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性添加剂全部属于合格产品,问题较多的仍然是氯化胆碱以及部分微量元素产品,其中又以河北沧州和天津市部分企业表现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的氯化胆碱主含量严重不达标。
  抽检项目2010上半年2009下半年2009上半年
  国产饲料添加剂94.97%88.84%89.24%
  进口饲料添加剂93.07%97.40%93.33%
  进口饲料添加剂不合格产品主要体现在一些有机微矿含量不达标,一些改善饲料品质的添加剂重金属超标。另外,日本住友化学生产的,标注为“速牧美 R-P(Sumimet-P)DL-蛋氨酸”产品,亦被检测出“DL-蛋氨酸”为不合格项目。
  此外,抗生素的问题不得不说,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了众所周知的问题,并且日益严重威胁饲料养殖业的声誉。虽然依据我国最新颁布的“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可以对滥用饲料添加剂可以处以最高5万元的罚款,但这类事件由于习以为常的习惯以及没有引起社会化事故很少被查处,事实上确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定时炸弹”,部分中小养殖者及企业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饲料养殖业的声誉。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是目前添加剂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期望我们的饲料科技工作者开发出更多安全、可靠的产品,为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饲料周报》2011年第一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1-8 1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竞争对行业发展是好的!竞争就是普及提水平的动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4 14: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