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见几种原料显微镜特征 一、玉米: 镜下正面观察玉米可见清晰的胚芽区,背面皆为胚乳,可见端面上附有颖片,粉碎后玉米各部分特征都比较明显。体视镜下观察,玉米皮薄且半透明,内表面常粘附有淀粉,角质淀粉为黄色,半透明,较硬;粉质淀粉为白色,不透明,较软,镜下还可见漏斗状帽盖和质轻而薄的红色片状颖花,颖比玉米皮薄而透明。 二、玉米麸: 镜下观察:可明显见玉米种皮的条纹,为金黄色; 三、玉米胚芽粕: 镜下观察具有油腻感,黄棕色,同时可见玉米种皮的特征。 四、小麦麸: 镜下观察:小麦麸为片状结构,其片状大小因制粉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麸皮的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淀粉粒。麦粒尖端的麸皮粒皮薄,透明,附有一簇长长的有光泽的毛。 五、高梁麸: 镜下观察:呈红色片状,并粘附有淀粉; 六、菜籽饼粕: 镜下观察:种皮是主要的鉴定特征,菜籽种皮和籽仁不连在一起,很薄,易碎,表面有油光泽,可见凹陷的刻窝,形成网状结构。种皮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籽仁(子叶)为小碎片状,形状不规则,黄色无光泽,质脆。 七、棉籽饼粕: 镜下观察:可见短纤维附着在外壳及饼粕的颗粒中,棉纤维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白色,较易与其它纤维区别,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沿方向有淡褐色的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的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压榨棉籽时,将棉籽仁碎片和外壳都压在一起了,看起来颜色较暗,每一碎片的结构难以看清。 八、次粉: 因次粉中含有细麸皮,所以特征同麦麸。 九、大豆: 镜下观察:可见种皮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可见明显凹痕和针状小孔,内表面为白色多孔海绵状组织。种皮碎片通常自内面卷曲或呈筒状。种脐为长椭圆形,颜色有黄色、褐色或黑色。种脐上有明显的“川”字形条纹(有些可从碎片上看出)。 十、豆粕: 镜下观察:可见豆粕皮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可看见明显凹痕和针状小孔。内表面为白色多孔海绵状组织,并可看到种脐。豆粕颗粒形状不规则,一般硬而脆,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奶油色或黄褐色。 十一、鱼粉: 镜下观察:鱼粉为一种小颗粒状物,表面无光泽。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一些鱼骨呈琥珀色,其空隙为深色;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鱼骨碎片的大小、形状各异,鱼体各部分(头、尾、腹、脊)的骨片特征也不相同。鱼磷是一种薄、平而卷曲的片状物,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鱼皮是一种晶体似的凸透镜状物体,半透明,表面破碎,形成乳白色玻璃珠。 十二、水解羽毛粉: 镜下可见水解完全的羽毛粉羽轴呈管状,似通心粉,呈金黄色到深褐色的玻璃样或松香样小粒,有的可以反光;没水解完全或没有水解的羽毛粉边缘有棱角,或看到羽小枝。 十三、水解皮革粉: 水解皮革粉多呈黄灰色,粉末状,有小颗粒。颜色与其去除重金属有关。也有的呈灰绿色。新鲜皮屑水解充分则气味(臭味)较小,反之则很难嗅,严重气昧令人作呕。 注:有的水解皮革粉看上去类似某些国产鱼粉,但不像鱼粉那样膨松,无纤维状,这是与鱼粉的区别。 十四、血粉: 镜下观察血粉为亮黑色或紫色的小珠,基本无杂质。 十五、骨粉: 骨粉颗粒为小片状,不透明,灰白色、光泽暗淡,表面粗糙;腱和肉的小片颗粒形状不规则,半透明,呈黄色乃至黄褐色,质硬,表面光泽暗淡;肉颗粒软,并裂成肌肉纤维;血及血球形成破碎球体形,形状不规则,呈黑色或深紫色,难于破碎;毛为长短不一的杆状,红褐色、黑色或黄色,半透明,坚韧而变弯曲。 十六、肉粉、肉骨粉: 肌肉纤维:有条纹,白色至黄色,表面有较暗及较淡的区分。 骨头:动物骨头颜色较白,较硬,形状为多角形,组织较致密,边缘较平整,内有点状(洞)存在,点状为输送养分处;家禽骨头为淡黄、白色椭圆长条形,较松软,易碎,骨头上孔较大。 毛:动物的毛呈杆状,有横纹,内腔是直的,家禽的羽毛有卷曲状。 十七、玉米蛋白粉: 颗粒状玉米蛋白粉镜下为金黄色,不透明,稍具油亮。未脱皮的玉米蛋白粉可见玉米皮的特征。粉状玉米蛋白粉镜下为细小颗粒,不透明、淡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