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7|回复: 3

[反刍] “奶粉哥”是另一位“锦旗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0 11: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个“哥”的横空出世,一定让人十分纠结,“奶粉哥”也不例外。“奶粉哥”是否炒作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足以震撼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真的需要远古年代原始般的“试吃者”吗?在政府机构齐全、人员配备充足、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还真的需要勇士般的“奉献者”吗?
  可以说,“奶粉哥”只不过是另一位“锦旗哥”,只是“锦旗哥”的锦旗是明确送给劳工部门的礼物,而“奶粉哥”的这面似有似无的“试吃锦旗”名义上是送给年轻的家长们的,而实际上,食品监管部门对于这面锦旗更应当受之无愧。
  食品安全要靠“某某哥”来亲口验证?
  2010年,“哥”这个字畅红网络,“犀利哥”、“大勺哥”、“校服哥”、“练摊哥”、“蛋糕哥”、“淡定哥”……每一个“哥”的横空出世,先是令人震惊,后是令人纠结,最后是令人心痛。“奶粉哥”也不例外。近日,一名因为担心自己宝宝出生后所吃的奶粉会有问题,而提前试吃各种品牌奶粉的网友又走红网络,他被网友戏称为“奶粉哥”。“奶粉哥”的走红,使得人们想到在屡屡出现问题奶粉致使婴儿健康受损的今天,“奶粉哥”选择“以身试粉”的做法足以让人生出几分敬意,但在敬意之余,人们不禁问道,难道当今食品安全问题,非得靠“某某哥”亲口验证才能给出一个让人放心的答案吗?
  检测奶粉的安全问题的确不应该是消费者的分内之事,相反,这应该是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实实在在应该干的事。可事到如今,消费者居然还得以神农尝百草这种最原始最传统的方法去检验奶粉是否安全。仔细思考之后不难发觉,“奶粉哥”的雷人做法,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消费者对某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不信任。如今消费者对于“奶粉哥”动机的追问显得很冷淡,而他们最想得到的答案是:当食品安全需要用亲自尝试来验证的时候,相关部门是否会感觉到脸红?相关部门在脸红之后是否会建立起真正的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为消费者服务,为大众服务?
  从近几日大众对“奶粉哥”的事件反应来看,大部分民众对“奶粉哥”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在鼓励“奶粉哥”同时,很多民众还责问:生活在这样一个毫无安全感的饮食年代,到底在什么时候相关部门能在饮食上给消费者一个宽厚而有安全感的“肩膀”?从网友在《叫我蛋疼的奶粉生涯》一帖回复中可以看到,类似于“那绝对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愿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奶粉安全质量,不要让奶粉安全再出问题了”的回复不在少数。在国产奶粉频频经历安全问题之后,奶粉的安全不仅仅是让“奶粉哥”一个人无奈,它使得很多消费者都心有余悸。
  “奶粉哥”以身试奶粉的事件在震撼每一个人的同时,足可以让每个消费者以及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反思,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在政府机构齐全、人员配备充足、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远古年代的“试吃者”一职难道真的需要再重新树立吗?我们真的需要勇士般的“奉献者”吗?
  “当奶粉哥”事件由新闻变为旧闻之时,相关检测部门对于食品安全检测平台建立的关注度也不再高时,那“奶粉哥”的出现对于现存食品安全现状肯定是毫无效果的;若相关部门通过对“奶粉哥”事件反思、总结,进而做出坚定正确的前行方向,那食品安全要靠“某某哥”来亲口验证的说法只能被作为一段历史永远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取而代之的是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做出科学监管。想必这是在“奶粉哥”事件之后,所有消费者所期待得到的答案,也是“奶粉哥”以身试奶粉做法的最终目的。
  “奶粉哥” 以身试粉在炒作?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绯闻”不断,致使众多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仍然心存疑虑。就在最近,被称作“奶粉哥”的网友在网络迅速走红,他自称妻子怀孕后,担心今后孩子吃的奶粉有问题,于是让他试吃各品牌奶粉,拿奶粉当饭吃,并研究出了各种“雷人”吃法,引得很多网友“顶礼膜拜”。在百度输入“奶粉哥”,找到相关网页约250000篇,而且很多报纸也对其引发的热潮进行了报道——可见其火爆程度。
  很多网友都说“奶粉哥”是个好丈夫,为了孩子的健康,不惜大量试吃奶粉。还有些网友愿意学习“奶粉哥”的吃法;但也有一些网友持不同意见,认为 “奶粉哥”在网络上所发图片显示试吃的始终只有一种奶粉品牌,有为该品牌奶粉做广告的嫌疑;也有网友怀疑他可能是某奶粉企业的营销人员;甚至有网友认为“奶粉哥”在哗众取宠。“奶粉哥”在帖子里称:“有时候还会低头看看自己发育没。”但网友称,看他发的照片里,此人身材削瘦,胸部根本没有任何发育的迹象,认为他纯属借题发挥,以此为话题炒作自己而已。
  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慢慢地拉近,也给予了大家更多出名的机会,可能你随便在网络发表的一句话一转眼就成了家喻户晓。于是很多人抓住了网络这个平台,试图以自己标新立异的方式来达到出名的目的。这年头,不管你是好的名声,坏的名声,有人关注才是关键。然而,“奶粉哥”真的是在炒作么?据观察其照片模糊,吃的是啥,无从鉴定……炒作固然可恶,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炒作都恶劣不堪。更像是讽刺现实、呼唤监管的行为艺术,不排除这其中有表演成分,但这种表演,没有苦情戏中的假悲伤,没有亲情戏中的假温馨,而是网民自己的真实表露。众网友表示,近年,奶粉行业频频事发,奶粉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父母最大的担忧,即使“奶粉哥”在炒作,但仍愿意相信“奶粉哥”尝百奶只为了给未来的婴儿一份关爱。
  在民众眼里,“奶粉哥”到底是个不惜以身试奶粉的好爸爸还是借此炒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做法引起了民众的共鸣。只是想借对“奶粉哥”的热捧表达一下自己的不安情绪。其行为也在反映着当下食品安全体制中的种种问题,倒逼着公共监管的不断完善。
  “哥”时代,娱乐精神背后是公民表达
  近日,“奶粉哥”走红网络。“奶粉哥”自称妻子怀孕后,因担心今后孩子吃的奶粉有问题,于是让他试吃各品牌奶粉,他拿奶粉当饭吃,并研究出了各种“雷人”吃法,引得很多网友“顶礼膜拜”。
  中国网络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两种产品,一是“雷语”,二是“雷人”,而“雷人”中以“哥”为最。这是一个“哥”的时代,年轻人习惯用“娱乐精神”表达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如果这么看“奶粉哥”,“以身试粉”的科学性就不太重要。因为这则预设了“框架”的新闻,就是要让大家在看到“奶粉哥”的时候,迅速联想到“三聚氰胺”、“性早熟”以及公众在食品安全领域里曾经摔过的一个又一个跟头。
  中国的奶粉以及食品,现在很难用99%还是99.9%这样的数据来证明它是否安全,因为0.1%的问题,造成的后果都是“地震”的效果。在生活中,公众不仅碰到了“奶粉哥”,以前还有过“火锅哥”、“豆腐哥”、“粉条哥”,一些人认为这是媒体制造的信任灾难,因为奶粉与食品行业的过度曝光,使不少人认为菜市场里一半的人是奸商,一半的人来自化工厂,但是就算有了这些所谓的“负面新闻”,奶粉中好像也没有少放一勺“三聚氰胺”。
  不要以为公众都很脆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之后,神经绷得很紧,但是心胸放得很开,大家没有因为对猪肉不放心,就在楼上开辟猪圈,没有因为对蔬菜担心,就在楼下买园子,公众现在都是千锤百炼的“坚强哥”,甚至能在出现问题后,以娱乐精神面对一切生活。
  人们如果还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去调侃奶粉,未必是一件坏事,问题的关键是履行监管职责的七八个有关部门,该如何去面对食品安全。
  “以身试粉”肯定是检测奶粉安全最笨的一个办法,因为这个工作应该由机器以及专业的分析人员去完成。社会本需要更有效率的分工,但是过去的几年中,很多老百姓在努力使自己变成多个领域的“专家型公民”。大家学会了三聚氰胺、苏丹红以及福尔马林这些化学名词,开始收集各种宝典避免购物陷阱,知道发现问题后,先找媒体可能会胜算更大……
  说中国没有食品监管不符合事实,但是食品安全的监管仍然存在着漏洞,执法不够严格也是事实,有很多的行业秘密是公开的,且存在多年,但有关部门有时候却是一个袖手旁观者,也是出现问题后最后一个得到消息者。
  “奶粉哥”面临的是相关行业的体制问题,但不意味着每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七八个部门只能聚集在老百姓的饭桌前抱怨体制。“体制哥”什么时候能成为“犀利哥”,使食品监管变得更有效率,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本文来源:乳业时报
    更多反刍资讯、乳品健康、技术资料请关注中国畜牧人网站反刍频道:
     http://www.xumuren.com/ruminate/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30 1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也是没办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11: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3_111:}成人试吃能有用吗?还是产品质量及监督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2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屡试不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04: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