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繁殖综合征是1987年首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使受感染的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以前曾称为“神秘病”、“蓝耳病”等。我国1995年首次发生本病,已给养猪生产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是种猪,繁殖母猪及仔猪发病,育肥猪发病比较温和,接触性传染的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危害性极大;也可经过呼吸道传播,有资料认为,该病也可以经过胎盘传播。猪只买卖移动,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都可以促进病情的发展和流行。各个猪场与猪场发生的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是急性病例可以出现以下多种临床症状。 厌食:母猪和肥育猪首先受到影响,食欲不振,一般会持续4-7天。 发热:发热程度不同,一般为低热。也有表现为高热至39度 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和生下几天就死亡的弱仔。 呼吸症状:新生和哺乳仔猪出现呼吸加快和呼吸困难症状。感染猪群体增中减慢。 其他疾病增多:如萎缩性鼻炎、肺炎、严重乳房炎等。 急性呼吸繁殖综合征兵力引起分娩时巨大损失。一旦猪场诊断出该并,无法改变病程,治疗无效。通常繁殖失败3-5月后,母猪产生免疫力。 呼吸症状通常在1-4个月后逐渐减退,如果易感住连续地补充受感染猪只,呼吸症状有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并且,断乳仔猪极易感染链球菌,嗜血杆菌、胸膜放线菌、巴氏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等疾病。 防制措施:该病以预防为唯一的措施。目前尚未见有良好疗效的治疗方法。 所有种猪进入猪场之前都应进行呼吸繁殖综合征血液检查,隔离检疫30天,在进行血液检查。如果猪场已经诊断出繁殖呼吸综合征,猪在进入种猪群前,应接种疫苗2次。 现在研制出可以预防该病和控制其危害作用的疫苗,一般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接种。 为控制断奶仔猪该染该病,在断奶时(约3周龄)接种疫苗 为控制肥育猪该染,一般在来源场或猪只到达肥育场时接种疫苗。 后备种猪在进入种猪群前(配种前60天或更早)接种疫苗。 早期断奶猪场和有严格管理措施的猪场,接种是比较好的一种防制措施。 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在急性爆发期间,也可以进行疫苗注射,但配种后已经60天的怀孕母猪,不宜再接种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