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8|回复: 0

[供应] 奶牛的救星——益生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5 09: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牛业是畜牧行业中的一项支柱产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达到绿色无公害要求;养牛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抗逆性和免疫能力,使牛不生病或少生病,饲料利用率高,增重快,产奶量高,品质好。益生酸饲料添加剂饲喂肉牛和奶牛可以解决上述难题,现将其结果介绍于后,供参改。
        1、益生酸饲料添加剂概况
        1.1、外观:褐色,200目细粉。
        1.2、有效成份: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检测生化黄腐酸中含有:黄腐酸、核酸、氨基酸、肌醇、多种维生素和粗纤维等。是有机物的转化和多类多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畜(禽)生长发育及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1.3、性质:具有阳离子交换、络合、螯合、缓冲、吸附、收敛和催化等功能;还具有较好的抗炎、消炎、抑菌和促进内分泌的作用;可提高多种酶的活性,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抗逆功能及免疫能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4、适用范围:猪,蛋鸡,肉鸡,鸭,肉牛,奶牛,羊,兔,鱼和其它畜(禽)、水产品类的饲料中添加。
        1.5、功能:全面提高畜、禽的生产功能,提高饲料报酬,少用或免用抗生素。正常添加后,可以防治猪的腹泻病、水肿病;奶牛隐形乳房炎、兔球虫病及鱼的水霉病等疾病为;可以防治家禽的呼吸道感染、大肠杆菌、新城疫、沙门氏菌、法氏囊、白痢等易发和多发病症。
        1.6、特点:本品具有良好的络合排毒作用,经在猪、奶牛、肉牛、肉鸡、蛋鸡和鸭等家畜和家禽上饲喂试验,其肉、蛋、奶均达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准(GB 18406-2001),且色泽好、肉质鲜嫩、口感纯正。
        本产品与抗生素、酶制剂、酸化剂及多种兽药复(混)配使用及饲喂,无配伍禁忌。本产品效果独特、功能多、无毒、副作用,无药残,使用时安全可靠,还有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不失为新一代的生物饲料添加剂。
        1.7、毒性:河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92年6月30日对生化黄腐酸,小鼠进行急性毒性测定,所用剂量超过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00倍以上,仍未见死亡。本试验小白鼠用量120mg/kg,按体重计算比人日服量高240倍,未见不良反应。因此,在口服剂量下是无毒的,是相似无毒级产品。
        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做益生酸致畸、致癌和致突变试验,结论是无三致作用。
        北师大分校保健科学系及北京联大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如下结论:益生酸对动物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无影响;对白细胞下降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于铅中毒引起血红蛋白下降有明显提升作用;有明显的抗菌和消炎作用;有抗辐射作用;对肝中毒有保护作用;有抗血栓作用,对机体器官没有毒性。
        1.8、用法、用量:开始添加益生酸可按4‰添加,7天以后按2-3‰长期添加饲喂。
        2、益生酸的作用机理初探
        2.1、益生酸的促生长、免疫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增重快、产蛋多、产奶多的机理。
        2.1.1、黄腐酸、核苷酸、氨基酸、维生素、肮醇和多糖等活性物质,直接参于机体的新陈代谢,既是营养物质,又是类生长激素,但无残留;
        2.1.2、BFA是多种活性物质的聚合物,含有酚羟基、羧基、烯醇基、磺酸基、胺基、醌基、甲氧基和羰基等官能团,具有阳离子交换、螯合、缓冲、吸附及催化能力,能使饲料中各种大分子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便于机体吸收,提高了利用率;
        2.1.3、BFA能提高动物细胞膜和原生质的通透性,促进各种营养物质迅速进入细胞内,以便被机体所同化和利用;
        2.1.4、BFA含有醌基,参于动物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使机体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分裂或增殖;
        2.1.5、BFA作用于动物神经,能直接兴奋M和N胆碱受体,具有M样作用,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跳动减慢,胃肠活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体温降低,消耗减少,畜、禽处于安静状态,从而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故育肥快、产奶多;
         2.2、益生酸治疗疾病,抑菌、抗菌机理
        2.2.1、抗炎作用:BFA能调整与炎症有关的微量元素,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减少炎症的渗出,有利于炎症控制;
        2.2.2、抗菌作用:内服抗菌作用优于抗生素,且无任何副作用。可能是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对病原菌产生有力的抵抗作用;
        2.2.3、促进分泌:试验证明,BFA溶液能使鸡的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气管内的淡黄色干酪样凝固物变软、变稀,这对于减少因上呼吸道病引起的分泌物堵塞气管,造成的窒息死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内服BFA能剌激气管腺体的分泌,有利于痰性渗出物的排除和上呼吸道疾患的康复;
        2.3、益生酸提高产品品质的机理
        2.3.1、BFA可提高畜禽抗逆性,改善品质;
        2.3.2、BFA可抑菌和抗菌,提高免疫力,改善品质;
        2.3.3、BFA络合体内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改善品质;
        2.3.4、抑制体内有害生物,维持体内正常菌群平衡;
        2.3.5、提高饲料的吸收和利用率,全面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3、益生酸在养牛业上的应用效果
        3.1、益生酸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试验时间:2002年5月
        试验地点:蒙牛集团养殖场
        奶牛乳房疾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直使用青霉素为主的抗生素疗法,费用高(每头牛5-10元),牛产生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益生酸开创了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新途径,疗效好。治疗52头,治愈率达92.31%。共优点是:⑴省工:只需按4‰益生酸添加剂撒入饲料中即可。⑵见效快:一般五天见效,7-10天痊愈,尤其是急性乳房炎特效。⑶成本低:一头牛1.5-2.5元,仅为青霉素的25-50%。⑷促产奶:提高产奶5%以上。⑸长期添加饲喂,可彻底消除乳房炎,并可大幅度提高奶的质量和产量,有预防乳房炎之功效。
        3.2、保定畜牧总场奶牛一场,2000年2月6日至3月1日,试验32天,用益生酸饲料添加剂 ,按4‰添加。
        试验组:32天产奶9990.4kg,每头每天产31.22kg;
        对照组:32天产奶8112kg,每头每天产25.35kg。
        产奶量提高23.16%
        3.3、益生酸降低奶牛发病试验:北京市西郊农场奶牛四场330头奶牛,1997年6月26日—9月30日历时96天。6月26日—30日为预试期,7月1日—9月25日为试验期,9月26日—30日为观察期,发病与产奶为7月—9月。
        益生酸在成品料中含量为4‰,平均每头日耗料10.4kg,每头每日食益生酸2.6g左右。
               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下降,检出率为9.84%,与1995年同期44.84%比下降35个百分点;与1996年同期33.93%比下降24%,差异极显著(P<0.01)。
        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下降:发病率为1.83%,与1995年同期3.35%比下降1.5%;与1996年同期3.67%下降1.8%,差异显著(P<0.05)。
        消化性疾病减少:前胃疾病试验期内发病1.12%,与1995年同期发病1.15%比下降0.03%;与1996年同期1.3%比下降0.18%。
        产奶量增加,奶质量提高,每头日产奶24.42kg,与1996年每头日产20.61kg比,产奶量提高18.49% 。上市奶特一级奶率为96.59%,与1996年同期77.96%比提高了18.63%,差异极显著(P<0.01)。
        3.4、保定市奶牛场乳房炎防治试验:试验组用益生酸添加剂,12小时拌一次,对照组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每次(头)分别注射320万单位和200万单位,有时加入普鲁卡因肌肉注射,严重者配合输液。
        试验组35头,治愈25头,治愈率71.43%,每头用药2.57次,药费1.34元。
        对照组51头,治愈45头,治愈率88.24%,每头用药2.35次,药费6.46元。
        3.5、肉牛:石家庄园林养鸡场用含益生酸促生长剂饲料饲喂肉牛,可提高饲料利用率17.99%,每增重1kg,可节省饲料开支0.155元。
        4、益生酸饲料添加剂生鲜牛乳的检验报告(见附件: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提高乳品质量,并达到无公害要求。
        5、结语
        5.1、肉牛饲喂益生酸饲料添加剂后,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增重快,节省饲料。
        5.2、在奶牛上饲喂益生酸饲料添加剂后,有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防治效果达92.31%,每头牛仅需1.34元,是使用抗生素药物的20.74%;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低,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低。
        5.3、产奶量高,可提高20%左右,奶的品质好,脂肪和蛋白质量高,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合格,可达到绿色无公害要求。
        5.4、综上所述,益生酸饲料添加剂在肉牛、奶牛业上大量推广使用,有助于其发展,有助于达到无公害产品,是前景十分广阔的好产品,应大力推广和宣传。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01: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