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15日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受政府食用油限价令影响,国内食用油生产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现先兆,春节期间食用油可能出现供应紧张。虽然国家发改委随即驳斥这一说法,但食用油近来还是成了一个市民关注的热门话题。
昨日,导报记者就此走访了厦门食用油企业和业内人士,业内人士坦言食用油企业目前的确面临较大压力,呼吁政府应考虑出台一些配套扶持措施。
产一吨油要亏上千块
“目前我们的生产很正常,厦门的市场供应量也比较充足,肯定不会出现缺货现象。”对于春节期间食用油可能供应紧张的说法,厦门中盛粮油常务副总陈英祥如此告诉导报记者。
不过,陈英祥昨日同时坦言,目前公司主要是消化前期库存,同时陆续在小量地采购、备货。“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终端销售价与企业生产成本早已形成了明显的价格倒挂。”
他向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国际市场上,目前毛油进口价大约在10600元/吨,加工成一级大豆油,成本大概是11000元/吨,而目前市面上的小包装成品油的价格,都是以1万元/吨以内的价格在测算,还不包括加工、包装等成本。也就是说,生产出一吨的小包装成品油,企业大概要承受 1000多元的价差。
业内人士表示,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食用油供应目前保持正常,但受政府限价和价格倒挂影响,国内食用油企业的确面临较大压力,“价格倒挂”已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盼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在10月份一波上涨行情后,终端食用油市场进入了一段时间的价格平稳期。让不少市民担心的是,在价格倒挂的压力下,食用油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销售旺季还能保持价格平稳吗?
“上个月至今,公司的销量已经翻番。”陈英祥透露说,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他们公司的库存也很快就会消化完,到时的生产成本就只能根据市场行情波动。“元旦过后,这种压力就会逐步显现出来。”
业内人士分析说,目前国内市场散油供应7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的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肯定无法长期承受这种内外高价差。一旦企业承受不起,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从而威胁到市场供应的充足。
“政府相关部门在发挥龙头企业平抑物价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应考虑出台一些配套政策。”陈英祥表示: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将储备油抛售给品牌小包装生产企业,这样就可以尽快地加工并投放市场,既缓解油企压力,对平抑市场价格也会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补充内容:
就目前形式来看,无论之前的“停产说”是否属实,但春节粮油涨钱似乎已成定局。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