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4|回复: 0

[反刍] 乳业发展新趋势:投资上游加大奶源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09: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奶粉企业来说,奶源是安全防线第一道屏障。只有每一滴奶安全优质,才有奶粉的安全优质,才能让消费者喝得放心。
  俗话说:"得奶源者得天下"。一个乳品企业能掌控多少奶源,奶源基地能否提供充足、优质的鲜奶,最终将决定一个乳品加工企业能走多远。
  在三聚氰胺重现、激素门惊心的背景下,奶源成为乳品行业永恒的话题。在相当多配方粉企业放弃国内奶源之时,伊利也传来了海外寻奶(源)的消息。
  自建奶源、自控品质则是另一条道路,不仅飞鹤声称将投资50亿建基地和牧场,新希望蝶泉乳业有机示范牧场年内开工。与此同时,光明方面称眼下已管控奶牛多达31.5万多头,且单产水平一直保持在8.5吨以上,50%以上甚至超过9吨。现代牧业也有望下月登陆港股,或将成为首个上市的乳业上游企业。
  业内多位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奶源属于结构性短缺,缺少的是优质奶源。而在新的资本投入上游建设时,必须做好耗资较大、周期长,短期内无法获利的心理准备。
  现代牧业计划募资10亿美元据光明乳业7月公告,拟以3.82亿认购新西兰五家独立牛奶加工商之一的Synlait乳业公司新增普通股,控股51%.此后,伊利也传来正洽购新西兰NewZealandDairiesLim-ited南坎特伯雷乳业基地的消息。新西兰当地媒体报道称,俄罗斯食品集团Nutritek是NZDairies的实际控制人,伊利洽购的方式一是进行排他性谈判,提出报价,二是与Nutritek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扩大NZDairies产量。而Nutritek在2008年获批收购了NZDairies51.5%股权后又增持到100%,耗资约1亿美元,目前其则有多达2.2亿美元的债务有待重组。
  事实上,国内乳企采用洋奶源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圣元、雅士利、娃哈哈等均是如此,伊利有此念头也在意料之中,但其却直接否认了这一意向。不过乳业专家表示,新西兰奶源吸引力大,伊利也具备走出去的条件,不排除有这样的想法,但因为事关重大而不方便早早透露。
  与此同时,去年底引入KKR及鼎晖1亿美元投资的蒙牛奶源供应商现代牧业据称最快将于本月底招股,11月初登陆港交所,保荐人为瑞银和花旗,计划募资5亿-10亿美元,或将成为首个上市的乳业上游企业。曾任蒙牛乳业副董事长的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以公司已进入上市缄默期为由,未透露更多细节。 据了解,现代牧业分别在北京、内蒙、四川及安徽等地经营10个牧场,在建牧场也有5个,现存奶牛8.3万头。乳业专家表示,现代牧业的优势在于政策对规模化养殖的扶持,但其提醒,蒙牛等大乳企在与牧场的谈判中显然处于有利地位,且上游企业的风险大过下游。"加工乳企出现风险可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减少损失,奶源乳企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会更为惨重,甚至不得不通过宰杀奶牛来度过危机。"
  牧场可吸收奶农参股化解矛盾"目前国内奶源是属于结构性短缺,缺少的是优质奶源。"乳业专家表示。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也称,2008年全国奶牛存栏数为1233.5万头,产奶3781.5万吨,今年6月我国奶牛存栏总量为1329.5万头,每头奶牛年单产3-6吨,如按每头奶牛年平均产奶量3吨计算,产奶量应为3988.5万吨。从这个数值来看,国内原奶产量能够满足乳业需求,但奶源存在严重区域性现象,因此原奶产量尚未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乳业专家则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内奶源有相当部分集中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山东五省区,占75%左右,且主要由三五家乳企垄断奶源市场,奶源对中小乳企来说始终供不应求。"国内牛场规模过小,不能产量化生产,成本下不去,奶源质量也难把控,优质奶源只占总奶源的30%左右,而国际上70%-80%都是优质奶源。"
  在各家早已将奶源问题提上发展重点,越来越多的新资本投入上游建设时,专家提醒,不应忽视乳企、奶站和奶农之间的利益矛盾。曾有业内人士透露,雀巢所在的黑龙江双城,2008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背景下,规定奶站主体必须是牧场、合作社或乳制品加工企业,本意为防止奶站间恶性竞争和生鲜乳掺杂造假,但使得奶农只能向指定乳企送奶,形成了奶价的自然垄断。乳业专家对此表示,这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奶站是历史阶段过渡性产物。如果像广东一样采取"公司+牧场"的独特经营方式,这一问题或可得到缓解。
  "较理想的状态是乳企控制40%-50%的自产奶源,另外一半来自进口或合作等。在新资金投入牧场建设时,可通过奶农参股的激励形式,化矛盾为利益共享,令奶农和乳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周思然同样称,新资本投入奶源建设,必须做好耗资较大、周期长(一个基地至少耗资10亿),短期内无法获利的心理准备。
  本文来源:消费日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3 23: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