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62|回复: 1

[反刍] 什么是闽南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16: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innanniu.jpg
闽南牛(母、黄色)
  1、产地与分布:闽南牛中心产区在福建省龙海、漳浦、晋江、平和、同安、南安及漳州等地。闽南牛广泛分布于龙溪、晋江、莆田及福州4个地区、20多个县、市。
  2、生长环境:闽南牛产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平原及丘陵山区,海拔50~300米,属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20℃,7~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36~38℃,最低气温为6~8℃,年降水量为1300~1700毫米,无霜期340~350天。产区自然条件好,四季常青,土壤肥沃,牧草茂盛,终年可以放牧。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薯、大豆、豌豆及甘蔗等。尤其沿海各地盛产甘蔗和甘薯,农民常以甘蔗梢及甘薯蔓等农副产品喂牛,饲料资源丰富,有发展养牛的条件。
  3、外貌特征:偏于役肉兼用型。闽南牛结构良好,发育匀称,体质紧凑,肌肉丰满,头略长,眼微突,轮廓清晰。角形不一,公牛多呈八字形;母牛角短,略向前弯曲。公牛肩峰高耸,峰高达13~18厘米,峰宽14~16厘米。垂皮发达,最宽处达18~20厘米。胸宽深适中,背腰平直,尻部略斜,肌肉尚丰实。四肢略纤细,但关节明显结实。蹄叉紧,多呈木碗蹄。母牛角短,略向前弯曲。毛色以黄及褐色居多,其次为黑色,亦有少数棕红色。公牛毛色多为深褐色或黑色,阉割后渐变为黄色。除黑牛外,一般牛腹下及四肢内侧毛色略浅。眼圈、鼻镜、背线、尾帚及蹄壳为黑色。被毛细而富光泽,皮薄且有弹性。
  4、品种性能:闽南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重327±43公斤,体高116±7厘米,体长125±7厘米,胸围163±9厘米,管围16.5厘米,成年母牛分别为:258±29公斤,110±6厘米,121±7厘米,148±6厘米和15.2厘米。拖拉载重为800~1200千克。屠宰率为52.8%,净肉率为44.4%,眼肌面积为57平方厘米,骨肉比1﹕5.4,肉质细嫩味鲜美。公牛在100天肥育期平均日增重921.4克,屠宰率57.4%,净肉率47.2%,眼肌面积 67.6 平方厘米,净肉重为89千克,优质肉31.6千克,比例较高。日产奶为2.4~2.8千克。 母牛 8~10 月龄性成熟, 2 岁产犊牛者常见,但一般在 2 岁开始配种。在混群放牧的情况下公牛 1.5 岁已具有效繁殖能力。母牛发情周期为 19.5 天,范围 17~25 天;持续期 1~3 天,有 63.5% 为 2 天左右。闽南牛终年发情,但以 4~8 月份比较集中。妊娠期 280~295 天。繁殖率为33.1%~36.3%,繁殖成活率为86.2%。
  5、综合评价:闽南牛是我国东南沿海地方优良品种。其体型结构偏向于役肉兼用型。具有发育匀称、结构紧凑、体态优美、适应性强、耐热、挽力大、肌肉较丰满及肉质好等优良特性,主要缺点是体型偏小,且不一致,尻部略尖斜,公牛多有“草腹”现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6 16: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晋江马倒是知道,闽南牛还是第一次听过。

做为闽南人还真是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0 20: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