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5|回复: 1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防治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1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由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和猪抵抗力降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现代化养猪业最困扰的问题。呼吸道病除了因猪直接死亡造成的损失以外,还给养猪业带来饲料转换率低、生长缓慢、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PRDC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饲养管理、应激、传染病原、饲料、药物等等。在诸多因素中管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改善管理和环境,许多呼吸道病可以减轻或控制。
  一、病因及规律
  与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相关的疾病主要有蓝耳病、气喘病、伪狂犬病、猪流感、圆环病毒¨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病等。
  一般规律表现为,支原体肺炎(气喘病)感染后继发肺疫;肺炎支原体与蓝耳病感染易发生链球茵导致仔猪高死亡率;伪狂犬易继发猪副嗜血杆菌病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下列病原混合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比两个单一病原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疾病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圆环病毒ll型+蓝耳病毒、圆环病毒I|型+细小病毒、圆环病毒||型+腺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症状比单一感染严重;猪肺炎支原体与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会加重支原体病变;猪肺炎支原体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能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二、症状及危害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断奶至育肥前期多发,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爱扎堆、食欲减退、生长慢、消瘦、皮毛粗乱、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呼吸困难、咳嗽。急性发病猪个别出现体温升高至40℃以上,眼结膜潮红,分泌物增多,后期耳部、腹部皮肤发绀,心脏衰竭。初步可以判定为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
  所有病猪和死亡猪剖检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急性可见肺瘀血充血、水肿、出血,肺臌胀呈气球状,间质性肺炎,肺肉样变和肝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及支气管内存留多量泡沫样物。慢性经过的病猪,由于感染的病原和病程不同,各器官的病变也不一致。
  2.危害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发病期间,常出现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造成在诊断和控制上出现混乱,使药物应用和疫苗紧急注射不见明显效果,进~步增加了对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控制难度,使发病过程延长,短则1个月,长则2~3个月才能得到基本控制。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发病期间,母猪可能出现流产、死胎、弱胎等;公猪可能出现跛行和睾丸炎等,进一步对猪场生产造成影响。康复猪生长明显受阻,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推迟上市10~30天,甚至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死淘率均升高。由于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主要侵袭断奶后仔猪,而此时猪群正处于母源抗体保护力下降,自身免疫没有完全建立,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尚未健全,又处于断奶应激和饲料更替时期,所以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发病场的猪群发病率高达30%~70%,死淘率高达10%一30%。
  三、综合控制策略
  由于不同猪场管理条件不同,引起PRDC的病原体也有差异,但要有效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生物安全措施要落实到位
  (1)规模化养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猪场确需从外引种时,引入的猪只要先在隔离舍中饲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并经过预防注射后方能转入生产区。
  (2)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无效,因此,消毒时可选择“复合醛”等消毒剂,并坚持每周l次。
  2.加强饲养环境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发生
  (1)给猪群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保育猪约 0-4 m2/头,生长猪约O.8 m2/头,育成猪约l.2 m2/头。
  (3)重视温湿度的调节,加强通风对流,做好防暑降温或防寒保暖。
  (4)猪场内严格实行封闭式生产,从妊娠母猪舍、产房、保育舍到育肥舍,要做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日龄的猪群混群,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以减少应激。
  3.注重配制均衡的饲料。增强猪群的免疫力
  根据不同日龄的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饲料营养齐全,配比均衡,使猪群获得较强的抗病能力。密切注意观察饲料的品质,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
  4.做好预防控制方案
  尽管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病因多而复杂,也主要危害保育和生长育肥猪,但母猪是猪场PRDC的传染来源,因此加强母猪的药物控制和免疫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此外,仔猪的免疫预防和药物控制有利于整个猪群的安全。
  (1)母猪控制方案
  ①产前免疫接种伪狂犬、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大肠杆菌等疫苗,以提高母猪健康水平,减少母猪在产房排出病原体的机会,同时提高母源抗体对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降低或减少PRDC的感染机会。
  ②母猪产前产后各l周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如氨苄西林钠可以阻止或减少其在产房排放病菌;产后立即注射长效土霉素预防子宫炎、乳房炎和无乳综合症,尤其是在夏季:加强母猪营养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如添加复合维生素等;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清洁卫生与护理,严格消毒、减少接触传播。
  ③后备猪在配种前做好各种疫苗的防疫,以减少其对后代及母猪群的威胁。
  (2)仔猪的预防控制方案
  ①哺乳仔猪免疫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7—14日龄首免,2周后二免,每次2 ml(颈部肌肉注射)。许多资料表明:猪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产房内仔猪的早期感染,因此仔猪尽早免疫接种是预防喘气病引发PRDC发生的有效的措施。另外对6~8周仔猪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疫苗。
  ②仔猪三针保健(3,7和21天)注射倍健(主要成分:头孢噻呋)能有效防治猪呼吸道疾病,减少因蓝耳病(PRRS)和圆环病毒(PCV2)所引起的细菌继发感染。
  ③来自于腹泻群(窝)的仔猪断奶后更易发生肺炎,同样,断奶重较小者也易引发肺炎。腹泻的恶性循环极易致使地板潮湿、圈舍阴冷和激发肺炎,进而循环往复导致更严重的腹泻,并最终必然产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的错综与交织。严格控制疥癣、沙门氏菌病、腹泻等将能使呼吸道病降到最低水平。
  ④25日龄以上及保育猪的治疗性免疫是减少和维持猪群安全的重要保障。具体做法:先用广谱长效高浓度的抗生素如替米考星、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等对此年龄段(此时,可能有部分猪已感染,但未发病或还未造成继发感染)的仔猪进行预防性治疗,以
  提高全群仔猪的健康水平和免疫状态。由于PRDC是慢性消耗性呼吸系统疫病,因此加强免疫有助于减少其它非免疫猪群感染的机会和时间,从而使猪群越来越健康,PRDC的威胁越来越小。
  ⑤留种仔猪按照本场免疫程序操作。生长育肥猪没有免疫价值,可依靠间歇性饲料加药来控制病情和继发感染。
  ⑥断奶前后各l周和保育结束转群前后添加利高霉素+阿莫西林预防与PRDC所相关的猪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它细菌病。
  ⑦加强产房和保育舍消毒,降低密度,减少并群和混群,改善通风,隔离或淘汰残次及病猪等。
  5.定期驱虫
  由于猪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往往能损害猪体免疫系统,降低抵抗力,所以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在每吨饲料中添加一定有效成分的伊维菌素、芬苯达唑复方制剂,连喂1周,间隔7—10天再喂1次。
  6.建立PRDC的监测制度
  定期对猪瘟、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病、喘气病、猪流感、猪副嗜血杆菌、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进行免疫抗体监测,以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隐性带毒猪只应予以淘汰,从而净化猪群,达到防止PRDC在猪群中传播的目的。
  四、引起呼吸道病综合征的疾病分类及防治措施
  1.蓝耳病
  本病重在预防,建议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和抗体水平来确定是否采用疫苗防疫,最好使用弱毒苗。重点应控制好应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
  公猪每月或每季度预防l次,每吨饲料添加速康(主要成分:替米考星粉)500 g+多西环素500 g,连用7~10天;母猪妊娠70—80天,产前7天至产后7天,仔猪断奶前3天至断奶后2周,饲料中添加速康、多西环素,用量同上。
  对于已发病猪,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效果,重点是控制继发感染。
  2.猪喘气病
  猪喘气病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疫苗免疫,疫苗建议采用进口的效果比较好,可在仔猪出生后7天和21天免疫2次,也可采用7天一针免疫。重点做好环境的控制减少应邀的发生。
  3.猪流感
  本病无有效疫苗和特效疗法,重要的是良好的护理及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无贼风袭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康复的头几天,饲料要限制供给;在发病中不得骚扰或移动病猪,以减少应激死亡。
  每千克体重用板蓝根、大青叶、柴胡各l0 g,绿豆25g,煎水服饮,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爆发时用支持疗法,解热镇痛、抗继发感染:1 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每千克体重使用25 mg;饲料或饮水中加替米考星和阿司匹林,连用5~7天:病重猪用清开灵注射液+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0.5 ml,混合肌肉注射,每日l次,连用3天。
  4.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
  对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对有临床表现的猪,可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编者注:目前国际上已有商品化的疫苗问世,其效果也被国际市场认可。)
  5.猪伪狂犬病
  使用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接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爆发和流行。自繁自养是防止伪狂犬病传入的关键性措施。必须引种时,应到无疫区选购,严格按程序免疫,并隔离观察l个月以上,确定为阴性后才能进场。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中药制剂配合治疗,也可用磺胺类药和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
  6.猪副嗜血杆菌病
  给产前1个月的母猪接 种猪副嗜血杆菌病疫苗能起 ,
  到较好的预防作用,严重的猪场建议仔猪也要进行疫苗防.疫。改善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消除各种诱因,尤其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预防免疫工作。
  7.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使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重点是控制好猪舍的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加强通风。发病时,在饲料中按600 mg/kg的比例添加磺胺六甲氧嘧啶或盐酸土霉素,交替用药,连续拌料饲喂7天。
  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本病在母猪产前4周接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因此猪场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消毒,密切观察猪群,若有可疑病猪要立即隔离。引种时一定要从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引入。
  9.猪链球菌病
  本病目前已有商品猪链球菌疫苗,必要时可用。但由于链球菌血清多,疫苗效果不理想,如能分离自家菌苗,效果最佳。
  一旦发病,全群猪都要在饲料中添加敏感药物,预防继续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有条件要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用大剂量青霉素、氨苄青霉紊、先锋霉紊、小诺霉素和磺胺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磺胺五甲氧嘧啶等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2 13: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i___qi 的帖子

改善饲养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7 21: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