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01|回复: 2

[兔病防治] 兔真菌病可防治非常简单(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6 16: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在去年举办兔体系会议上和康大公司举办的兔业交易会上,看到有人推销一种治疗家兔皮肤真菌的药水(用来擦抹的),这引起我极大关注。一年多的时间里看到各种各样版本的报道,五花八门,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是养兔多年的技术员,都把该病看成是一大顽症,引起养兔界一大惊恐,严重的影响我国兔业发展,我很为中国兔业发展着急。

  笔者把各方面报道归纳为四点:一、用抗真菌药物来给兔子治疗,如:5%碘酊,10%水杨酸唑软膏等等,多次涂擦患处,口服药物治疗常选用灰黄霉素(粉剂)每吨饲料用药价格(700元-800元)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疗效,但费时费力,且成本高的惊人,在一个规模兔场很难推广,不可能根治,每天都要治病,活活把兔场拖死。二、某科研单位研制出防该病的药物“皮癣宁”注射液,从仔兔出生开始用药,一周一次共注射三次,太麻烦了,根本不可行。三、某科研单位研制出癣菌双价灭活苗。断奶后注射,断奶前是该病高发期,怎么办?四、药浴,把刚出生的仔兔放药水洗浴,浦乳母兔乳房周围涂抹,这种方法冬季怎么办?纯属笑谈。五、隔离、淘汰、全场扑杀用这种方法兔场100%倒闭。

  笔者在2005年前就已经攻克家兔皮肤真菌治疗和预防,非常简单,成本很低,首先认识和了解家兔皮肤真菌病1、它是养兔业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传播力很强。2、真菌病分两种,一种是须毛癣菌,另外是小孢子菌(人畜共患病)。3、传播途径:兔与兔之间带菌传播,人与人之间带菌传播,笼具带菌传播,车辆带菌传播,引种带菌传播。4、病菌可存活两年以上。5、发病部位:幼兔鼻尖上、眼皮上、耳朵上和腿上,种兔发病在大腿内侧和乳房周围,患处形成一种像头皮削一样的鳞片附在上面。发病严重的兔场成粪板上每天都要脱落一层鳞片。6、幼兔感染真菌病,干吃不长发育缓慢,种兔感染真菌病不能带崽。7、发病时间多发在高温季节,与潮湿没有关系。

  用什么药治疗和预防:笔者用一种面剂药物治疗家兔皮肤真菌病,不用隔离、不用淘汰、更不用扑杀,全群用药两次,每次吃三天(间隔七天)治愈率100%。用法非常简单,把药按比例放在兔料中,搅拌均匀即可,每吨兔料治疗量药价格160元,预防量120元,为了能够推动中国兔业发展,现拿出一万元钱药品免费为患有家兔皮肤真菌病的兔场治疗,宰杀前15天停药,体内没有残留对食品(兔肉)卫生没有影响,可放出口,注(笔者已养兔14年,发病严重的兔场笔者可上门指导治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yisiyi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0-26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gjs2101 于 2010-10-26 16:54 编辑

就这个问题,作个补充:

                                        家兔真菌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

      小孢子皮肤真菌病必须严控,目前对我国兔业威胁最大的疾病不是兔瘟、球虫病和巴氏一波氏杆菌病等其他疾病,而是小孢子皮肤真菌病。因为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小孢子皮肤真菌病近年呈现不断上升势头,且危害严重,兔场一旦爆发该病,几乎是灭顶之灾。  

  近年该病分布更差不多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加强对小孢子皮肤真菌并的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该病的特征是:患兔开始多发生在头部,如口、耳朵、鼻部、眼周、面部、嘴以及颈部等,皮肤出现圆形椭圆突起,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断。脱落形成或不规则的脱毛区,表面覆盖灰白色较厚的鳞片,并发生炎性变化,初为红斑、丘疹、水泡,最后形成结痂,结痂脱后呈现小的溃疡。患兔剧痒,骚动不安,食欲降低,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或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使病情更加恶化,最终死亡。泌乳母兔患兔,其仔兔吃奶后感染,在其口、眼睛。鼻子周围形成红褐色结痂,母兔乳头周围有同样结痂,吃奶感染后的仔兔基本不能成活。小孢子真菌病的结痂与疥癣的结痂有相似之处,但刮取病料镜检,前者有分支的菌丝及孢子,后者有镜检可见蜘蛛样的疥癣虫。
  
  采取措施:禁止从有疫情的兔场引进一只兔子(白给也不要)严禁小商贩随意进入兔场收购商品兔(到处乱转身上带病原菌)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降低兔舍内的湿度病加强通动的螨虫。前者用治疗疥癣病药物无效,后者用药后痂皮很快脱落。控制该风透光。
  
  经常检查兔群,发现患兔,不要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予以治疗,应立即就地处理焚烧或深埋,以防成为传染源。同时,环境要严格消毒,笼具用喷灯火焰喷射消毒后,产箱和饲料槽及饮水嘴等都用火焰消毒;重点兔舍全部腾空用福尔马林和蒸熏,地面用烧碱或的过氧乙酸消毒;对于脱落的残毛,可用火焰喷灯处理。
  
  大群投服灰黄霉素,5毫克,连用5天,停药5天再用药3天。以防止该病爆发。


      本病是目前惟一的家兔与人的蓄共患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2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9 16: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