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养猪周期短、密度大,疾病给养猪者带来的风险性也随之提高。只有不断健全防疫制度,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以达到保障经济效益的目的。大多数养殖场为了防治传染病,都会对猪舍环境进行了严格的消毒,但经常防而无效。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
在对猪场设计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后,笔者发现,由于猪场设计多数采用上面高床中间排污沟,或者上面漏缝地板中间排污沟的结构。这类中间型穿越的排污沟,几乎自猪舍建成投产以后就没有进行过彻底的清洁与消毒。排污沟的清洁仅仅靠每天定时冲水来进行。由于冲水不能将排污沟内的粪尿水彻底清洗,消毒药也无法在排污沟中均匀地喷洒,所以排污沟成了传染病源的保护地之一。
1、排污沟的污染问题
有的猪场对场内的道路消毒非常严格,猪舍内也经常消毒,但仍然年年发生传染病。我们认为,其原因之一就是排污沟的污染问题。有些猪场发生了传染病,由于无法找到传染源,也就无法改进他们的防疫措施。部分猪场为了防病,每周对猪舍内环境进行消毒,用去了大量的消毒药品,耗费了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我们认为,排污沟是猪舍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彻底改造排污沟就不能切断传染源。
2、 解决办法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猪舍的排污沟移到猪舍的墙外,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对排污沟的消毒问题。
二、一般性预防
饲料是养猪的物质基础,按照各阶段的生理?生长和繁殖需要,配制营养丰富的日粮,是现代养猪业的基本要求。否则,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所以,一定要选好原料、好饲料。 2.环境预防 环境条件对现代瘦肉型猪种的生产力和健康影响很大。严格地讲,场地的选择,整体布局,栏舍安排,场地绿化等方面都与预防疫病有关。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消除和防止不利因素。温度:环境温度太低或太高,对猪的生存?生长和生产都极为不利,要尽可能给猪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 产后日龄(日) 温度要求(℃) 产后日龄(日) 温度要求(℃) 产后日龄(日) 温度要求(℃) 1-3日 32-30 8-15 28-25 2-3月 22-18 4-7日 30-28 16-30 25-22 成年猪 15 湿度: 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公、母、幼猪),育肥猪75%--80%,在密闭式有采暖设备的猪舍,相对湿度还可低5%--8%。卫生: 气流、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圈舍、密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育肥猪的日增重。
三、几种疫病的免疫程序
1. 猪瘟免疫 ① 新生仔猪,在出生后20日龄第一次免疫常规量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② 仔猪50—60日龄,作第二次常规量强化免疫。 ③ 选留后备猪,在参加配种前作第三次免疫接种。
2. 仔猪副伤寒免疫 ① 全群成龄猪在春三月,秋九月按常规量预防接种。 ② 仔猪30日龄以上,逐头按常规量预防接种。
3. 猪丹毒及猪肺疫免疫
① 全群成龄猪在春三月,秋九月按常规量预防接种。
② 后备猪在来年6—7月补注一次。
③ 猪在60—75日龄后(或猪瘟、猪丹毒、肺疫三联苗)按常规量预防接种。
4. 猪乙型脑炎免疫 在疫区(场),每年在蚊、蝇季节前1—2月进行。
5. 伪狂犬病免疫 疫区(场), 在60日龄免疫一次,成年猪每年一次。
6. 猪败血病链球菌病免疫疫区(场), 在60日龄第一次免疫,以后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7. 猪红痢及黄痢免疫 疫区(场),母猪分娩前一个月、半个月各预防接种红痢菌苗一次;仔猪黄痢在母猪产前20天左右免疫一次。
8. 驱猪体内、外寄生虫 60日龄用1%敌百虫喷洒猪体(驱除猪虱、预防疥癣)。150日龄用5%左旋咪唑1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肌肉注射或丙硫苯咪唑5—3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内服。
9.对猪喘气病、猪痢疾等慢性传染病,种猪场要制定防疫计划,采取净化措施,由当地兽医防疫机构监督实施。自从,重大传染病对规模化养猪业的危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不安。有的猪场年年发生传染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亏本。
国内许多学者从猪蓝耳病的临床病例中,分离到了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猪肠病毒、猪捷申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等多种病原。也就是说临床上出现的病例大多以混合感染为主,要做到早期治疗和及时控制的关键是早期确诊。而要做到早期确诊的“ 助手”,就是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但千家万户的饲养模式,落后的经营观念,我们很难做到。养猪户只有发现猪减食、拒绝采食或双耳发红、身体发红时才对病例进行治疗,在对严重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其他猪又陆续发病, 所以,养猪户和多数兽医归纳出发热、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规律。事实上,由于猪的呼吸变化不易观察,眼睑发红又常常被饲养者忽略,许多猪群的多数个体在渐进的传播过程中相继感染,而我们却还没有意识到。
此外,猪只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叫声和相互接吻实现的,而在规模饲养状态下,由于群体过大和饲养密度高,健康猪对发病猪的关怀和安抚频频发生,已成为一些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狭小的圈舍场地,病猪由于咳嗽、喷嚏、采食、排尿污染空气和圈舍, 导致疫病在发病猪场(户)猪群内的蔓延。不法商贩倒卖病(死)猪的车辆和人员,四处乱蹿,结果成为疫病在同一圈舍、同一猪场(农户)、同一村庄甚至不同地区暴发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一直主张,猪只要发病,不管是不是传染病,都必须隔离。等到全群发病,想通过一个电话,把猪病治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些传染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而专家也不是“神仙”,能把死猪变活。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猪病问题,我有以下四点想法:第一,各级动物疾病防控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 都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免费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 强化猪病防控常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变政府组织防控为群众主动防控,改变观念,尽快提高防控效率。第二,采取突袭行动, 取缔收购、加工、经营病死猪窝点,公开举报电话并重奖举报人等手段, 严厉打击收购、加工、经营病死猪行为。第三,规范种猪的管理,净化种猪群, 减少传染源。养猪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意识,防患于未然。第四,政府职能部门,组织专家到生产第一线,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疫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诊断,发布预警信号,正确指导农民养猪,防止养猪户四处求医而滥用药问题的出现。
转载招宝生态农庄 技术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