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24|回复: 2

[中药与营养配套应用] 家畜脾虚证与营养物质吸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6 2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脾胃学说是中兽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研究者对脾胃尤其是脾虚证的本质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包括从免疫、能量代谢、血液循环及细胞酶等方面。对于“脾胃”的认识,施今墨言:“中兽医之论脾,包括胃肠之机能”,该说可谓最具有代表性。而胃肠道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因此,从营养物质吸收及其过程中的具体机制研究中兽医脾主运化和脾虚证,易于把握其科学本质。
  1脾的生理功能与营养物质吸收
  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运”者,运输、布散之义,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和布散等;“化”者,变化、消化、化生之义,主要指对饲料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等。脾主运化就是将水和饲料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这些功能的完成需要有胃的受纳和小肠分泌清浊,甚至包括大肠传化糟粕等的配合,但最主要以脾为主。
  通常认为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2个方面。水谷,泛指各种水和饲料。运化水谷,即是指对水和饲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对于水和饲料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兽医理论中最为经典的《元享疗马集》曰:“食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用,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当水和饲料进入胃后,在胃、小肠和大肠内完成腐熟、分清泌浊、传化糟粕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但是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及大肠传化糟粕,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再输布布散全身,化生为精气血津液,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全身脏腑经络得到充分营养,以保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此才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真正含义,正如《元享疗马集》对脾生理功能的论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用脾的生理功能概括了整个消化吸收的全过程,强调了脾在与消化吸收有关的脏腑中的统领作用和基础地位。因此,脾的运化功能旺盛,机体消化吸收输布功能才能健全。
  运化水湿,水湿即机体内的水液。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的作用。说明脾在调节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脾运化水湿功能,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①摄入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这主要与水的吸收相关;②将全身各脏腑组织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输送到相应的脏器(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液和尿液被排出体外,也即是调节水液的排泄。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现代生理学认为,家畜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消化吸收产物及水和无机盐等物质通过胃肠道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结合以上对脾主运化的认识可知,脾运化水湿精微的功能与现代兽医学营养物质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而脾运化水湿的作用包括了消化道对水的吸收过程。
  2脾运失健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与脾主运化、主统摄以及脾主升清为脾生理功能的三方面相应,脾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脾失运化,症见腹胀或痛,食欲减退,便溏,浮肿;脾不统血,症见以出血为主;清阳不升,症见下痢、子宫脱、直肠脱。因于脾的生理特征,其病变以脾气虚证多见,脾病证候的虚证虽有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之分,但就其发病及病机而言,脾气虚证最为常见,而且常为其它脾虚证的发病基础。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证候,亦称脾失健运。《元享疗马集》曰:“脾者土也,消磨五谷,寄在其中,养于四傍,脾虚则精不胜元气之失,溺不能自持,其脉来似水流”、“脾气虚则大便泄,小便利,汗出不止”。说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荣养肢体的功能,并指出脾虚失运可导致“精不胜元气之失”,即由于脾运化功能不及而致元气不足之证。现代兽医学的观点认为,肢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不外乎是从胃肠道吸收入血和体内储备的基本营养物质代谢产生的能量,而体内蛋白质、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储备的来源也终究是从胃肠道吸收而来的。若因胃肠机能失调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可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症,该类病症中兽医辩证以脾虚失运为主。如缺铁性贫血多因家畜铁的摄入不足、吸收不良而致,临证可见血虚之证或心脾气血两虚证,其发病多由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所致。
  3从营养物质吸收研究脾虚的意义
  近年来,脾虚证的研究从多方面深入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阐明脾虚证的科学本质多有裨益。用现代兽医学的科技手段研究中兽医证候等理论,理当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力求客观描述、全面把握中兽医证候的客观内涵。尽管如此,结合对“脾主运化”的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较为贴切,因此,在对脾虚证多方面研究的同时,将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作为探讨脾虚证及健脾药物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符合辩证论治的原则,是认识事物的客观要求。
  不少研究结果表明,患有脾虚证的家畜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为从营养物质吸收研究脾虚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而现有有关脾虚证与消化吸收功能关系的研究中,多集中在胃肠运动功能方面,也有从胃肠内分泌细胞、胃肠道激素等方面进行阐述,而对于与“脾主运化”联系更加紧密的营养物质吸收的研究并不多见。究其缘由,可能与以往该研究领域技术手段缺乏更新有一定的关系。
  从现代兽医学角度看,中兽医理论体系的脾气虚是涉及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血液循环、免疫等多系统功能失调的病证。脾虚证患畜临床表现虽然各异,但总以某类特征为主。根据认识论的观点,将事物分成更具体的亚类进行研究常常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脾虚证患畜临床表现有的以机体抵抗能力下降为主,有的食欲不振,便溏,甚或日益消瘦等为主要特征。结合现代兽医学观点,后一类患畜主要在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在难于全面把握脾气虚证科学内涵的时候,单独选取这一类以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脾虚证患畜,对其营养物质吸收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阐述该类脾气虚证的本质,进而为其研究提供该方面确切的科学依据。
  4研究方法的应用
  目前把对机体内RNA、DNA、蛋白质等的整体分析手段,称为组学技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应产生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别从调控生命过程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代谢物组学是对畜体内的代谢变化进行动态的、多参数的定量研究,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各种生理、病理因素(如药物、毒物、疾病等)刺激及基因功能改变、基因变异等引起的。
  代谢物组学的研究方法,为从营养物质吸收研究以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脾气虚证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动态地、多参数而且全面地记录营养物质从胃肠粘膜吸收进入畜体内以及之后的分布、排泄等过程,能够客观地评价患有脾虚证家畜营养物质吸收状况的变化及健脾益气药物的治疗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分析脾虚证营养物质吸收功能变化及健脾中草药治疗的作用途径。
  代谢物组学的方法在中兽医证候的研究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业已明确用现代兽医学技术方法研究中兽医证候,不应局限于某个单独的方面,因为证是一个阶段多系统功能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2种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各自特征,用现代兽医学研究中兽医药理论首先强调的是多靶点、多系统协同作用,而“组学”技术是一种基于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代谢物组学方法的出现,突破了营养物质吸收领域研究手段的不足,为从物质吸收研究脾虚证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畜牧刀客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6 2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收藏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08: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希望下次能看到具体的健脾保健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7 01:1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