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1、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份、钙和磷的分析方法全部采用国标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方法和乳酸测定采用气象色谱。
 3、pH 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pHS-3C 型pH 计测定。
 4、可溶蛋白的测定方法
 5、小肽含量的测定
 水份的测定
 水份测定直接参见国标 测定完水分后的样品需要测定其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其数值为A,并计算有机酸的挥发量。 水份含量的计算时应当扣除这部分有机酸的挥发量,否则会出现水分超标现象。
 总有机酸检测
 试剂:NaOH 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酚酞指示剂 仪器:磁力搅拌器 离心机
 方法:
 (1)取发酵后鲜样品15g 置于150ml 烧杯中加入溶于100ml 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浸提30min。
 (2)取部分浸提样离心10min(3000r/min)。
 (3)取上清液15ml, 加30ml 去离子水稀释(以消除底色的影响),加酚酞指示剂四滴,用0.1molNaOH 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到终点消耗NaOH 体积。(终点到溶液呈现粉红)
 计算 总有机酸(%)=N(NaOH)×V(NaOH) ×0.09008/15×115/15g
 N(NaOH):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V(NaOH) :消耗NaOH 标准溶液体积; 0.09008:乳酸的毫克当量。
 0.1mol 氢氧化钠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9.6g 氢氧化钠,溶于100ml 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虹吸5ml 的上清液,注入2000ml 无二氧化碳水中(将去离子水煮沸5 分后冷却),摇匀。
 2、标定 称取0.67g 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溶于50ml 的无二氧化碳水中,加4 滴酚酞指示剂(0.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3、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
 计算 c(NaOH)=m/(V1-V2)×0.2042
 式中 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
 V1——滴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之用量,ml;
 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
 m——邻苯二甲氢钾之质量,g;
 •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氢钾之用量。
 0.1%酚酞指示剂的配制:称取1.000 克酚酞,溶解与100ml95%的试剂酒精中,混匀即得。
 乳酸测定 称取样品10g 与50ml 的烧杯中,移取30ml 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在 3000r/min 离心10min,取上清液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测定乳酸含量。
 pH 的测定 称取样品10g 与50ml 的烧杯中,移取15ml 去离子水,搅拌30min,用 pHS-3C 型p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 或者用精密pH 试纸测试。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根据AOCSBa11-65 测定蛋白质溶解指数的方法 称取20g 样品于300ml 的匀浆杯中、量取50ml 37+1℃的去离子水于匀浆杯中,将匀浆杯放在37℃的水浴中,浸泡搅拌5min,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上匀浆10min,从匀浆杯中取出浆液移入600ml烧杯中,待浆液分层后,移出40ml上清液注入50ml离心管中,并在2700r/min 的转速下离心10min,移取15ml 上清液于凯氏烧瓶中,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和样品总蛋白含量,计算溶解可溶性蛋白质的数量。
 小肽含量测定方法 三氯乙酸(TCA)法 三氯乙酸法的原理是利用大分子的蛋白质在TCA 溶液中沉淀,除去酸不溶蛋白质,然后测定酸溶蛋白含量。国外大量资料表明在蛋白质酶水解的研究中测定水解度,通常在酶解液中加入TCA 溶液,是为水解的大分子蛋白质沉淀,而与小分子的酸溶蛋白成分,即肽类和 FAA 离开,测定酸溶蛋白占总蛋白的含量,求得水解 度,即酸溶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
 
 
 
 粗蛋白≥50% 小肽(1000d 以下)≥10% 乳酸≥3.5% 水分≤10% 钙 0.5-0.54% 总磷≥0.74% /gm 益生菌≥20 亿/克 蛋白酶≥150 粗脂肪≤5.0% 粗纤维≤3.0% 无氮浸出物≤28% 粗灰分≤6.0% 猪消化能(kcal/kg)3980 猪代谢能(kcal/kg)3600 猪净能(kcal/kg)2320 禽代谢能(kcal/kg)2570 鱼消化能(kcal/kg)3200 奶牛净能(kcal/kg)1090 项目 含量 天门冬氨酸Asp 5.42% 赖氨酸Lys 3.03% 蛋氨酸Met 0.65% 苏氨酸Thr 2.05% 精氨酸Arg 3.50% 甘氨酸Gly 2.25% 丝氨酸Ser 2.43% 异亮氨酸Ile 2.21% 苯丙氨酸Phe 2.37% 缬氨酸Val 2.36% 组氨酸His 1.24% 谷氨酸Glu 9.84% 丙氨酸Ala 2.30% 脯氨酸Pro 2.04% 色氨酸Trp 0.50% 亮氨酸Leu 3.76%
 发酵豆粕与普通豆粕、膨化豆粕比较
 项目/种类                    豆粕             膨化大豆                  发酵豆粕
 工艺                       压榨/浸提         热加工                     发酵、酶解
 粗蛋白%                                  44                          3 6 5                                0
 粗纤维%                                 6-7                         5                                        5
 粗灰分%                                 6.5                         5                                      6
 酸碱度                         7.0                         7.0                          4   .0-4.8
 细胞壁破裂                      没有破壁            部分破壁             100%破壁
 小分子蛋白含量%                         11.0                        9.0                           2 2
 胰蛋白酶抑制剂 5-10mg/Kg 5-20mg/Kg 1mg/Kg
 脲酶mg/Kg 0.4 / <0.02
 棉子糖水苏四糖 12-15 9-12 <0.05
 大豆球蛋白ppm 高 高 <10
 半球蛋白ppm 高 高 <1
 外源凝集素ppm 100-300 100-300 <1
 气味 豆腥味 豆腥味 发酵香味
 颗粒度 大颗粒 大颗粒 细粉
 流散性 中等 不好 佳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