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牛莫王

猪高热病不等于蓝耳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13: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收集学习了,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8: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見解精闢........感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03: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說,這病應該叫豬流行性出血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06: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度赞同。确实应该反思一下了。

魏树堂 于 2010-9-11 06:41 补充以下内容

猪没等病死反被药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07: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国人真想防控好近两年来流行的疫病,不妨先丢掉“高热病”的糊涂提法,从认识论上审视自己;先丢掉那些超出了学术本身的思想,从医德上审视自己。否则,中国的猪病将年复一年持续下去。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0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东北地区猪病“高热”疫情流行情况
          发布: 2010-9-10 11:11   查看:200 来源: 兽医114网
  一、入秋以来东北地区病毒性传染病是导致近期猪只批量死亡的第一原因。

  目前以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2型圆环病毒的感染和猪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引起的经济损失最大,困惑病毒病治疗的弊端在于误诊错判,多位兽医采用同一诊疗方法,重复用药和盲目使用抗菌退热药,贻误疗程。治疗病毒病应从免疫调节抑制病毒的复制着手,多方位抗病毒、防继发感染和保健复壮等三个方面去治疗。困惑养猪业的疫病很多,目前有70多种(这里包括20多种病毒疾病、近三十种细菌性疾病、二十多种不被重视的寄生虫病)。目前国内经常发生的猪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约十五种之多。

  二、所谓”高热病“的发病和流行特点。
  1、 突然发病,传染快速,不论品种、年龄、大小军发病,一般是断奶猪在一个小区域先发病,接着架子猪和怀孕母猪、肥猪随后大群发生。仔猪发病率可以达到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发病后治疗措施不当死亡率可达10%、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2、临床表现:
 高热稽留,皮肤发红甚至发病当天全身发绀,眼屎浓厚,呼吸急促,有的鼻腔(鼻孔有粘性分泌物),触其身体叫声嘶哑,有全身不适之感,个别出现咳喘,食欲减退或废绝,成堆昏睡,粪便干结,母猪流产死胎,怀孕后的妊娠母猪死亡率较高;病情长,复发率约10%,其它症状有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跛行,少数猪有呕吐现象等;注射多种抗生素无效。

3、病理变化:
  早期病变主要在呼吸系统,病变特征为间质性肺炎或出血性间质肺炎,肺的颜色有些浅淡,表面有红色和灰红色病变区,后期有实变,肺塌陷不良,切面多量泡沫。有泡沫状鼻液,喉头、气管、支气管充血出血,附带泡沫粘液增多,淋巴结切面肿大多汁、有的充血或出血。胃肠有卡它性炎症,弥漫性出血。后期关节肿大、体表苍白或皮肤黄染,体表的腹部和肢体末端有瘀斑等等。

  三、近期发生疫情的原因

  从7月份开始至今,东北来源于江苏、河南等外购仔猪从未间断,发病猪和死亡猪只也未停止。近千公里的长途运输和北方养殖户的分散,自然就形成了点和面的疫病传播链条。加之多数散养猪户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不清,疫病防治观念不强,发病期间猪贩和收购死亡猪的人入猪场串农户,病死猪通过农贸市场有散布于各地,造成本病大流行。还有一些地方发生疫情后产生了恐慌,一发现治疗效果不好,就紧急出栏、急宰和外运,也很快造成了本病在本区域快速流行和远距离传播。甚至一些规模化猪场多种疫苗免疫良好、卫生条件较好的,只要疫情传入同样不能幸免。

  四、治疗用药的误区

   诊断不准、药不投方。 高热综合征是诸多疫病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泛指征候,如精神萎顿、发热、便秘、尿黄、减食或废食、皮肤红斑或坏死斑可以在许多传染病的临床症候上出现;但是每一种疾病又必有其证明病的性状的秉性特征,如猪瘟的脾脏出血性梗死、回盲瓣的小溃疡,耳、皮肤出血和粪便中附带粘液、血液,使用抗菌素无效的特点。高致病性蓝耳病会致母猪流产,小猪死亡率高,大猪较少死亡;尸检肝、脾有肿大和肺有充血出血与间质增宽等病理变化。圆环病毒感染有衰竭、黄疸、皮炎、肺炎、肠炎等多发性临床症状且病情要长。因此、我们在临诊过程中务必找到每个兵在流行、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用药疗效验证等情况进行分析及必要的的实验室检查(ELISA、PCR、IF、AGP等)。否则,养猪户或猪场出现“钱花没了、人累瘦了、猪死没了,养猪亏损了、兽医也没名了”。

   高热就是猪体发热,发热又是动物机体动员防御系统对抗病毒或细菌,调动淋巴细胞增强吞噬作用、释放一些抗毒抗菌的细胞因子的保护反映,大量抗菌退热药物使用后,虽然起到了降温缓解了症状但其病因并未除掉,往往出现厌食和病原体继续作乱。所以,不能骤然降温,只能逐渐降温,大量补充体液,靠疗程恢复体状。

 五、防控措施
  1、实行全进全出;2、实行隔离饲养;3、人员的控制和环境消毒;4、环境控制与净化;5、及时免疫和诊断;6、科学的免疫接种;7、合理的药物预防;8、做好驱虫、灭鼠、灭蝇;9、坚持完整的种源净化;10、死尸、污物、粪尿的安全处理;11、哺乳仔猪早期隔离断奶;12、禁止饲养其它动物和野鸟的栖息。

六、药物的预防和治疗

1、每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复合剂500~600克、柴胡粉+板蓝根粉6000克、鱼腥草粉4000克;连饲喂7天。

  2、每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 500~700克、穿心莲粉4000克、柴葛解肌汤粉4000克或扶正解毒散4000克;混合饲喂7天。
  3、诊疗过程中要大量补液:葡萄糖粉+电解多维+口服补液盐+板蓝根;每日不间断饮用。
  4、根据个体猪只的病情,其给药途径要多样化。肌肉注射抗菌消炎药、退热药、调节机体平衡药物等等,甚至采取静脉给药和补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2 14: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06年夏季到现在整整四年的时间过去了,谁还会把“高热病”等同于“猪瘟”、“蓝耳病”、“猪肺疫”等等放在厅一概念上?    只不过现在说“高热病”,也只是一个叫法而已。就如同有一同事大家叫他芦苇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08: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