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指那些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主要是依靠它强大的氧化能力杀灭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的。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杀菌谱广、杀菌效能高、作用迅速,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杀菌效果等特点。但是,因为它是强氧化剂,故性质极不稳定。
优点:
1.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杀菌力极强,而且作用迅速,可以作为灭菌剂使用。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易溶于水,使用比较方便。
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分解产物包括乙酸、氧或水,均为无毒物质,消毒后不残留毒性成分,不污染环境。
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对消毒物品没有染色的危害。
缺点:
1.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极易分解,性质不稳定,配制时不易掌握浓度。
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在未分解前有较难闻的刺激气味,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或毒性,并能影响环境空气。
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消毒物品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和腐蚀性。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能杀灭病毒、真菌、芽孢等病原微生物,并可以用于肝炎病毒的消毒。
1、过氧乙酸 Peractic acid (P.A.A.)
能产生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使细菌死亡,能杀灭细菌、真菌、芽胞、病菌。
特性:属于高效能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安全性差,见光、高温易爆。有刺激性及腐蚀性。室内空气中药液会经皮肤吸收,产生不良反应。
使用范围: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1-2min;0.2%-0.5%溶液用于物体表
面的擦拭或浸泡10min;0.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使用方法:室内喷洒药液后应关闭门窗30分钟;人员也应离开室内,以免药液经皮肤吸收产生不良反应;喷洒药液时应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在用消毒液进行手的消毒时,注意手的各部位皮肤要均匀揉搓。
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不可直接用手去接触,应将原液加水稀释配制成0.2-0.5%溶液后再按不同的消毒方法分别使用,如洗手消毒常用0.2%溶液浸泡2分钟,消毒塑料玻璃制品用0.2%溶液浸泡2小时,地面、家具及空气等喷雾时常用0.5%溶液。因其对金属有腐蚀性,所以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按照規定一般情況下可以用0.2%-0.5%的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拖地的方式进行消毒,用量为20-30毫升/平方米,作用30-60分钟就能达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项:配制时要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须谨慎防止溅到它处。
易氧化分解可降低浓度和杀菌力,须现配现用。
见光易爆。液体过氧乙酸由于结构中含有过氧键,易分解产生氧气,如果见光反应剧烈,极易爆炸。气候已经渐入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其易爆的问题更为突出。
色同饮料易误食。液体过氧乙酸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易与矿泉水、饮料等混淆,容易被儿童误食。而且过氧乙酸是强酸性、强腐蚀性的化学品,误食后果严重。天津、福建、广州等地都已发生数起儿童、老人误食液体过氧乙酸的事件。
配兑操作不易掌握。液体过氧乙酸配兑使用时对“量”的要求很严格,浓度太低达不到杀菌效果,浓度太高容易刺激呼吸道。
2、过氧化氢(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
过氧化氢能破坏蛋白质的基础分子结构从而具有抑菌与杀菌作用。
特性: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对人体的伤害性小。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其毒副作用,不太清楚。
使用范围:3%-6%溶液用于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体内埋植物的消毒;10%-25%溶液用于不耐热的塑料制品消毒;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体内埋植物(如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装、饮水等消毒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使用方法: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易氧化分解 降低浓度应存于阴凉处不宜用金属器皿盛装;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过氧化氢稀释成所需浓度。
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等。步骤:①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3%过氧化氢的容器中,加盖,浸泡30min.。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③其它方法:用1-1.5%过氧化氢漱口;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注意事项:(1)过氧化氢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2)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3)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4)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人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6)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