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79|回复: 4

广州发现8座两千年古墓 玛瑙珊瑚灿如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16: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汉贵夫人古墓内的随葬品铜簋。

  

  古墓中的陪葬品十分丰富。

  

  打磨光滑的玛瑙串饰。

  

  出土的铜镜还有光泽。

  

  这座西汉晚期古墓中,玛瑙、琉璃、珊瑚很多。


  先烈中路又见显赫古墓 陪葬品不乏金玉琉璃
  先烈中路99号大院工地内发现8座汉朝、南朝古墓,出土陶、釉陶、铜、玛瑙、琉璃、玉、鎏金、铁等质地器物约180件(套)。
  年代最早的是一座南越国时期墓葬,从陪葬品推断墓主地位显赫。
  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两座西汉晚期墓。其中一座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一名贵夫人,墓内的玛瑙、琉璃、珊瑚璀璨生辉,历经2000多年仍精美如初。这个墓葬也是一个“家”——房屋、猪圈、粮仓、炉灶、水井的模型一应俱全。
  8座古墓中,保存最为完好是两座西汉晚期墓。
  昨日仍在发掘的2号墓随葬物品最为丰富,墓室呈东西向,墓坑长5.3米、宽2.8米,残留的深度达2.3米。据介绍,这是近年来广州市区发现保存最深的一座汉墓。
  土坑墓标识不明不易盗
  难道因为保存最深,所以保存最完好?非也!研究人员介绍,西汉以前的墓葬都是土坑墓,没有明显的标识,不容易被发现和盗取,因此往往保存较好。
  记者看到,这座古墓分前后室,后室又分上下两层,已经腐烂的棺材原来置于上层右侧。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后室左侧和前室,绝大多数保存完好。
  巴掌大的青铜镜子、脸盆大小的铜簋(煮肉的盆子)、纹饰精美的熏炉、提筒,大小不一的陶壶、罐子……从随葬器物的丰富程度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富裕人家的墓葬。加上在墓坑内发现的纺轮,研究人员表示,代表织布的纺轮往往只出现在女性的墓葬里,这座墓很大可能是一位贵夫人之墓。
  精美陶壶是盛酒器皿
  在大量的随葬品中,两个小巧精致的小花瓶状的陶器吸引众人注意。原来,这两个10厘米高的陶壶十分罕见,在以往的发掘中从未发现过。据研究员推断它并非花瓶,而是精致的盛酒器皿。从它的小巧精致程度来看,当时广州地区的工匠技艺已经相当高。
  记者看到,在原来棺木放置的位置上,遗存有两堆大小各异、色彩斑斓的玛瑙、琉璃、珊瑚,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璀璨生辉,2000多年埋藏在地底下,依旧精美如初。据介绍,这两堆串饰应该是随葬在墓主双手上的手链,从配搭上看,即使以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这个贵夫人十分时尚。
  墓内有屋有灶有粮仓
  “这个是粮仓,旁边的是水井和炉灶,那一头的是两层的房屋”,研究人员对墓坑里的模型一一介绍。除了器皿和首饰外,这个墓葬中最为特别的是出现了“家”——房屋、猪圈、粮仓、炉灶、水井的模型一应俱全。两层高的房屋位于墓室最里面,是两座相连的两层房屋,楼下是猪圈,外面还用围墙围着一个院落。“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墓主的家也许就是这样的,楼下养猪养鸡、楼上住人的设计也符合岭南的气候特点。”
  粮仓、炉灶和水井的模型就位于墓坑的前室,可以发现,粮仓的结构非常坚固。炉灶非常精美,三个炉口上还摆放着三个炊具的模型。炉灶一侧的上方还制作了一个龙首造型的装置,纹路精美。“这个装置很有可能是烟囱,古人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考古专家评价,“整座墓葬的结构及随葬器物充分反映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随葬生活用品均仿照在世时制作”。
  南越国时古墓
  玉环铜镜铁剑陪葬 主人地位显赫
  据研究人员介绍,发现汉墓中年代最早的是西汉早期即南越国时期的两座古墓。其中一座墓葬M5墓坑长9.5米、宽3.6米,残存的墓道也长近9米、宽近4米,是近年来广州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一座南越国时期墓葬。古墓里还出土了玉环、铜镜、铁剑等一批随葬器物,表明墓主人地位相当显赫。其中,最为精美的是一件高46厘米、口径达41厘米的陶提筒,所谓“提筒”就是筒口筒底一样大小的器皿。这次出土的陶提筒仅比南越王墓出土的略小,器身纹饰十分丰富,保存完好。
  另外一座西汉晚期墓中,还出土一件陶俑灯座,这件高约25厘米的灯座是一名男性胡人单手掬灯的造型。据研究人员介绍,这是近五年来广州考古发现的第2件陶俑灯座,是典型的岭南制作的陶制品。此外,该墓出土的铜温酒樽和铜镜保存基本完整,十分难得。
  先烈路一带古墓多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广州传统城区和近郊已发掘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古墓葬数千座,明清时期的墓葬更不计其数。主要集中在传统城区的东面、东北、北面和西北面。
  烈士陵园、淘金坑、黄花岗、动物园、执信中学附近、竹丝岗、梅花村、农林下路等地,都发掘出土过各个朝代的古墓或古墓群,农林上路曾出土南越国时期大型木椁。
  2001年,恒福路发掘了西汉和唐朝两个时期的古墓共12座。
  2002年,位于先烈路与永福路交界处东侧的基建工地发现汉代到唐代墓葬10多座。
  2005年,对淘金路工地的考古发掘,共清理了西汉、东晋、宋、明清时期的墓葬18座。
  2007年11月,淘金坑一建筑工地清理出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墓葬10座,出土有陶、瓷、石等文物125件(套)。18号的清代墓小罐内灰化了的稻子还能粒粒可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8-24 16: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捡几个宝贝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捡上几件后可以慷慨一下,给大伙分分

点评

没有梦的生活是多么枯燥无味的呀!  发表于 2010-8-27 17:04
;P:可能么?  发表于 2010-8-27 17: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下好东东真多啊

点评

是啊,不过我们是弄不到。  发表于 2010-8-27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发现古墓后房子价格暴涨,说因为风水好@@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7 20:3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