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23|回复: 8

[秀山品西游]说说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2 15: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孩提时常争论到底是二郎神杨戬厉害还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厉害的问题,老人们总是认为齐天大圣孙悟空厉害,便将民间小故事讲给我们听:孙悟空会73变,第73变是变一粕屎,被哮天犬吃了,所以就打不赢杨戬了。很有道理,二郎神连孙悟空变做一只花鸨都不去拢傍,如果没哮天犬帮忙,心高气傲的二郎神怎么对付得了一粕屎,新鞋不踩臭狗屎,何况玉帝的外甥!当然,杨戬也打不赢孙悟空,最后靠老君帮忙擒住孙悟空。擒住孙悟空这不算杨戬有本事,那金刚套太厉害,难怪被三界评为第一兵器,别说是老君亲自用,就是让一头牛用,也横扫三界全无敌。

天罡数变化和地煞数的变化有什么区别,须菩提祖师没说,孙悟空学地煞数变化是“愿多里捞摸”,只是《西游记》后文中的猪八戒会的是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而猪八戒的水平跟孙悟空没法比,就认为七十二般变化高于三十六般变化,这是小学算术之道,多就是大。这理论要是放在《水浒传》中就反了,天罡星比地煞星强多了!

《西游记》中会七十二般变化的有3人:二郎神杨戬,齐天大圣孙悟空,牛魔王。虽然都是七十二般变化,但修为就不一样。二郎神杨戬皇亲国戚,没人敢难为他,没人敢用照妖镜照他,没有证据说明他在照妖镜下的功力,但孙悟空和牛魔王都在照妖镜下挣扎过:孙悟空被照妖镜照住,仍还能够“苦战七圣”,行动能力不受影响;牛魔王被照妖镜照住,“腾那不动,无计逃生”。我以为多少般变化就像大学里专业课的门数一样,多学几门有好处,但学不精也没用。《天堂游记》记载过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术,不知是否和三十六般变化、七十二般变化有关,直觉好像三十六法高深,地煞七十二术具体,三十六法内容是四个字,七十二术士二个字,内容没大的区别。天罡三十六法: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地煞七十二术: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魂、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指化、尸解、移景、招徕、迹云、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避、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如果三十六般变化和七十二般变化就是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术,《西游记》中孙悟空用过担山、续头、隐形、掩日、定身、分身、医药等属于地煞七十二术中,不过三十六法中翻江搅海、降龙伏虎、大小如意也灵活运用过。这猴王是一窍通时百窍通,他的本领也不是完全是师父教的一点东西,还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部分,从水葬洞弄风回花果山的法术就是从混世魔王出学来的,这是他弄的个术法儿,有何难也!我如今一窍通,百窍通,我也会弄。你们都合了眼,休怕!”从这点来看,孙悟空会几招三十六般变化中的招数也是正常的。孙悟空可能已将三十六般变化和七十二般变化贯通,民间也有孙悟空一百零八变得说法。

七十二变是躲避三灾之法,终究是个变化而已,变来变去终又回原形。《西游记》中没提观音菩萨会多少般变化,可观音菩萨是千变万化的,光法身就有三十三种不同变化身,这就是“三十三体观音”的由来因缘。法力高低不是靠变化的,在修行。孙悟空用勾刀穿了琵琶骨,也不能变化,七十二变有什么用?

但悟元子《西游原旨》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真“未免亦有见不到处”,如有人以后看此书,“须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庶不至有以讹传讹之差”。沙僧也是三十六变,断不可误定为不变,女大还十八变,凭什么说沙僧不变?三清殿沙僧变作灵宝道君怎么解释?

古语:道度贤良佛化愚,儒门真常理不虚。关于对《西游记》的评论我近来读了许多,才知道对《西游记》的评论有四种:佛家评论、道家评论、儒家评论和世俗评论。悟元子的评论道家评论我的一点理解就是世俗评论,世俗评论好,非释非道非儒,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我不大话西游,哪一家也别怪我多嘴。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文峰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5: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品西游]谜一样的燃灯

                                           谜一样的燃灯

我从神话小说的角度谈一谈燃灯,主要依据是《西游记》、《封神演义》,因为这二本小说都提到燃灯,《封神演义》中为燃灯道人,《西游记》中为燃灯古佛。首先我在此郑重申明一下,我所提到的燃灯只是小说人物,不牵扯道教和佛教经典,也不作为对道教和佛教的评论,只能算个文字把戏而已。

燃灯是个谜。

燃灯是燃灯道人时,其身分是个谜。没有证据说燃灯道人是玉虚门人,但是阐教中人是肯定的。在《封神演义》中可以看出,燃灯道人身分比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辈分低,可又比元始天尊亲授的“十二金仙”高,个中复杂,很难理解燃灯在阐教中的身分和地位

《封神演义》中,我认为有六个人和封神没什么关系,但又十分热心。那就是女娲、陆压、燃灯、西方教主、准提道人、袁洪。

    封神和女娲没什么关系,书中介绍女娲热心是因为纣王题诗。《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有“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央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的记载,有人就说“女娲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我以为不对。无论女娲是“太上老祖”还是“太上道祖”的化身,都不能认为“女娲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顾名思义,“太上老祖”或“太上道祖”都比“太上老君”辈分高,同时还有下文:“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太上老君”是收藏者。

封神和陆压也没什么关系,陆压和女娲是一个辈分的。民间云:“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陆压道君比鸿钧早三年。陆压道人帮姜子牙,姜子牙还不认识陆压是谁,还称他“道兄”,当然后来改称他“老师”了。陆压热心是因为闲,无聊出来散散心。

西方教主、准提道人和封神没什么关系,热心是想占便宜,封神一事令许多高人(西方有缘之客)去了西方。

封神和袁洪更没什么关系,袁洪是个猴子,爱凑热闹,死了就死了,连个神位都没弄上。所以也有人猜想孙悟空是袁洪,因为感觉冤枉就大闹了天宫。

最后说燃灯,封神和燃灯也没什么关系。燃灯没在十二代弟子中,犯不着惹红尘,热心是为了什么?定海珠是其中一个原因。

燃灯是燃灯古佛时,其辈分高。燃灯怎么会高如来一辈呢?这就和老子化胡为佛有关了。再看《西游记》,老君多次提起化胡为佛,如“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表面是夸金刚琢,实际是为化胡为佛作广告宣传。如对化胡为佛没有异议,那么辈分就好排了,佛十二代弟子一辈,燃灯就高佛半辈,成了上古佛,所以连观音也是七佛之师了。

《西游记》有个难题,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洞主须菩提祖师是谁?说法不一,有认为须菩提祖师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简单,二人名字相同。但怀疑的人很多,有人说须菩提祖师是准提,有人说须菩提祖师太上老君,还有人须菩提祖师是通天道人。

《西游记》还有个绝世高人,那就是浮屠山山主乌巢禅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传三藏《多心经》一卷,法力高强,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举铁棒望上乱捣,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称传三藏《多心经》的是定光佛,可以断定乌巢禅师是定光佛,也就是燃灯古佛。

乌巢禅师是燃灯古佛让我灵机一动,须菩提祖师会不会也是燃灯古佛,很像。

须菩提祖师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这十二个字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燃灯最早是阐教中人,阐教第一代弟子是广成子,符合“广”,如来也是他的弟子,符合“”。燃灯在灵鹫山元觉洞修行,符合“圆觉”二字。《神魔志异·灵兽篇》记载了三眼灵猴,为燃灯古佛座下护法,西方须弥山所出,聪慧顽劣,寿逾千载,遂开灵目,能见千里,能御草木土石。这好像和孙悟空有些关系。燃灯有定海珠,孙悟空有定海神珍铁,都是定海的法宝。也只有须菩提祖师是燃灯古佛,才会“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孙悟空能偷到仙丹就是因为“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无人看管的缘由。《封神演义》中,还没有佛教之说,佛教的前身就是西方教。为什么西方教更名为佛教?西方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因为西方教当时力量小,称西方教就是稳住道教,后阐教和截教火拼,西方教趁机壮大,壮大后就不满足屈居在西方了,更名为佛教,就名正言顺进军中土了。燃灯上古佛圣诞为八月二十二。

《西游记》记载“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没说燃灯古佛在宝阁上,说明燃灯古佛有许多法身供奉。北京云峰山相传是燃灯古佛传经布道的地方,因此被称“第一古佛道场”。河南西峡显密圆通燃灯寺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的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道场,民谣曰:“东莲花,西燃灯,中间有座阿婆城”,西燃灯就是指燃灯寺。四川成都三峨山信相寺(又为米母院,现名燃灯寺)供奉有生铁燃灯佛一尊,其身108个穴位处,各铸有一窝状大孔,孔内置灯。据说善男信女燃其灯而病自怯,甚是灵验。云南红河建水城东门外也有个燃灯寺。

《封神演义》记载“世间有三处,有三盏灯:玄都洞八景宫有一盏灯,玉虚宫有一盏灯,灵鹫山有一盏灯”,看来燃灯指路是功德无量的善事西峡谷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西通秦陇,南达荆襄,行人来往甚密,燃灯寺的照明灯,照彻山上山下,为行人指路。燃灯道人也许因“燃灯”而得道号,难怪燃灯道人(古佛)受人尊敬。

燃灯佛舍利塔在通州北端运河西岸,据考证,该塔始建于南北朝时北周的宇文氏时期,距今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以来,历代皇家都有重修。现在看到的塔是清康熙35(1696)重修的,高56,周长38,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

古朴在新浪博客上撰文称河北省赵县柏林寺的正北方约200米处(现在是赵县农贸市场)挖到燃灯之墓,那一年大概是1964年。有一块刀形石块,擦拭中显现出篆书“燃灯之墓”,整个墓道的每块砖下都至少铺垫有八枚铜钱。据说在石家庄方圆200里内有三座燃灯道人的墓穴,但真伪性无从考证。

燃灯是佛教重要人物,万佛之祖,许多谜团有待专家进一步考据。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5: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品西游]孙悟空为何不穿裤子

                                               孙悟空为何不穿裤子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不穿裤子,一条虎皮短裙下真空。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恐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就证明了这一点。

说起孙悟空为何不穿裤子,真相不是我等凡人所能理解的。现代人这么感兴趣孙悟空为何不穿裤子,只不过是觉得孙悟空好像少了一块遮羞布,腾挪间大腿飞舞,翻转时红臀闪现,有极大的炒作意义。其实孙悟空虽说是只无性的公猴子,但很懂礼貌,访仙问道之初,将衣裳“学人穿在身上”,“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我们想想孙悟空在几个阶段的装束:学艺归来,“光着个头,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足下踏一对乌靴”;花果山称王时,身穿赭黄袍,头戴紫金冠,身贯黄金甲,足登步云履鞋;就连跟唐僧取经之初,“有眼色:见师父洗浴,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过来披在身上,却将那虎皮脱下,联接一处,打一个马面样的折子,围在腰间,勒了藤条”,孙悟空的紧箍咒是怎么戴到头上的?还不是受“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的诱惑,才“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孙悟空的美猴王称呼中爱美的成分很大,这爱美的人为何会虎皮短裙下真空?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当时的装束都是不穿裤子的,或者裤子还没发明出来。查找资料发现,果然先有裙子,后有裤子。“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经·褰裳》),“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易经》),上为衣,下为裳,裳相当裙。女人应穿袍(长裙),穿短裙多是穷。“出入无完裙”中的完裙就是长裙,多指袍。贵族们裙里多穿“胫衣”,相当现在的衬裙。据称裤子发明于南北朝时期的胡人,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裤子才开始流行,而那时候的裤子还都是开裆裤,目的是便于便溺。现在的裤子的原形是宫女穿的“穷裤”(《汉书·上官皇后传》),有裆。有裆是为了保护皇帝身体,给皇帝行“周公之礼”增加一道手续而已。

孙悟空不穿裤子的结果就是那红通通的屁股经常被聪明人看到,猪八戒就其中一个: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孙悟空闻言,才到厨房锅底上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如果当时哪有裤子,孙悟空偷也会偷一条的,最差也是唐僧洗澡脱下裤子就自己先穿上不还,唐僧的“白布短小直裰就是这样到了孙悟空的身上的。
    既然大家都不穿,也就心安理得了,孙悟空穿个真空超短虎皮裙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天宫见玉帝也没见有什么为难之情,但在女性面前就不能翻筋斗云了!这是孙悟空的文明,不像有的网上说孙悟空穿个真空虎皮裙是有“暴露癖”,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以为孙悟空也是“超女”、“超男”之流,爱走光。不穿裤子,不一定泄漏春光,裙子或袍子一样遮光,春光不泻就好。有钱长袍及地,无钱短裙也可(别在女人面前翻跟头)。裤子是干什么的?也是遮光,也是穿给女人看的。有个现代笑话说得好:王太太帮王先生缝裤子的钮扣,边缝边埋怨说:“你瞧瞧,要是世界上没有女人,你们男人怎么活下去啊!”回答是:“那还不简单吗,要是没有女人,男人就不需要穿裤子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孙悟空毕竟是个猴子,有条长长的大尾巴,就算有裤子穿也不方便,当年大闹天宫时被二郎神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将自己变成庙,就是因为尾巴没处放变成旗杆而被二郎神识破。有尾巴穿裤子不方便可能是孙悟空不穿裤子另一个原因。上面有“箍”,下面就可以无“裤”。《西游记》成书较晚,说的却是大唐的事,那时人们还只注意上半身变化,不像现代人注意下半身,如“下半身写作”等。神仙也是如此,孙悟空、哪吒等变三头六臂,下身仍是二条腿。二条腿象征权利,穿裙子表明权利集中,穿裤子两条腿分立,成何体统?这是我的狭隘的想法,逗个乐,读者别放在心里,如用于政治,后果自负。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穆然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16: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作为娱乐。
不过有时寓意较为深刻。

点评

现代人注意下半身  发表于 2010-8-22 16:47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变化多端有时是好事;
但有时未必是好事呀!
事由两面或多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16: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呀,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6: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灯是个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6: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成书较晚,说的却是大唐的事,那时人们还只注意上半身变化,不像现代人注意下半身,如“下半身写作”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6: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大还十八变

大大山 于 2010-8-22 16:47 补充以下内容

女大还十八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4: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