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燃灯 我从神话小说的角度谈一谈燃灯,主要依据是《西游记》、《封神演义》,因为这二本小说都提到燃灯,《封神演义》中为燃灯道人,《西游记》中为燃灯古佛。首先我在此郑重申明一下,我所提到的燃灯只是小说人物,不牵扯道教和佛教经典,也不作为对道教和佛教的评论,只能算个文字把戏而已。 燃灯是个谜。 燃灯是燃灯道人时,其身分是个谜。没有证据说燃灯道人是玉虚门人,但是阐教中人是肯定的。在《封神演义》中可以看出,燃灯道人身分比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辈分低,可又比元始天尊亲授的“十二金仙”高,个中复杂,很难理解燃灯在阐教中的身分和地位。 在《封神演义》中,我认为有六个人和封神没什么关系,但又十分热心。那就是女娲、陆压、燃灯、西方教主、准提道人、袁洪。 封神和女娲没什么关系,书中介绍女娲热心是因为纣王题诗。《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有“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央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的记载,有人就说“女娲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我以为不对。无论女娲是“太上老祖”还是“太上道祖”的化身,都不能认为“女娲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顾名思义,“太上老祖”或“太上道祖”都比“太上老君”辈分高,同时还有下文:“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太上老君”是收藏者。 封神和陆压也没什么关系,陆压和女娲是一个辈分的。民间云:“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陆压道君比鸿钧早三年。陆压道人帮姜子牙,姜子牙还不认识陆压是谁,还称他“道兄”,当然后来改称他“老师”了。陆压热心是因为闲,无聊出来散散心。 西方教主、准提道人和封神没什么关系,热心是想占便宜,封神一事令许多高人(西方有缘之客)去了西方。 封神和袁洪更没什么关系,袁洪是个猴子,爱凑热闹,死了就死了,连个神位都没弄上。所以也有人猜想孙悟空是袁洪,因为感觉冤枉就大闹了天宫。 最后说燃灯,封神和燃灯也没什么关系。燃灯没在十二代弟子中,犯不着惹红尘,热心是为了什么?定海珠是其中一个原因。 燃灯是燃灯古佛时,其辈分高。燃灯怎么会高如来一辈呢?这就和老子化胡为佛有关了。再看《西游记》,老君多次提起化胡为佛,如“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表面是夸金刚琢,实际是为化胡为佛作广告宣传。如对化胡为佛没有异议,那么辈分就好排了,佛和十二代弟子一辈,燃灯就高佛半辈,成了上古佛,所以连观音也是七佛之师了。 《西游记》有个难题,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洞主须菩提祖师是谁?说法不一,有认为须菩提祖师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样简单,二人名字相同。但怀疑的人很多,有人说须菩提祖师是准提,有人说须菩提祖师是太上老君,还有人须菩提祖师是通天道人。 《西游记》还有个绝世高人,那就是浮屠山山主乌巢禅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传三藏《多心经》一卷,法力高强,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举铁棒望上乱捣,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称传三藏《多心经》的是定光佛,可以断定乌巢禅师是定光佛,也就是燃灯古佛。 乌巢禅师是燃灯古佛让我灵机一动,须菩提祖师会不会也是燃灯古佛,很像。 须菩提祖师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这十二个字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燃灯最早是阐教中人,阐教第一代弟子是广成子,符合“广”,如来也是他的弟子,符合“如”。燃灯在灵鹫山元觉洞修行,符合“圆觉”二字。《神魔志异·灵兽篇》记载了三眼灵猴,为燃灯古佛座下护法,西方须弥山所出,聪慧顽劣,寿逾千载,遂开灵目,能见千里,能御草木土石。这好像和孙悟空有些关系。燃灯有定海珠,孙悟空有定海神珍铁,都是定海的法宝。也只有须菩提祖师是燃灯古佛,才会“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孙悟空能偷到仙丹就是因为“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无人看管的缘由。在《封神演义》中,还没有佛教之说,佛教的前身就是西方教。为什么西方教更名为佛教?西方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因为西方教当时力量小,称西方教就是稳住道教,后阐教和截教火拼,西方教趁机壮大,壮大后就不满足屈居在西方了,更名为佛教,就名正言顺进军中土了。燃灯上古佛圣诞为八月二十二。 《西游记》记载“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没说燃灯古佛在宝阁上,说明燃灯古佛有许多法身供奉。北京云峰山相传是燃灯古佛传经布道的地方,因此被称“第一古佛道场”。河南西峡显密圆通燃灯寺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的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道场,民谣曰:“东莲花,西燃灯,中间有座阿婆城”,西燃灯就是指燃灯寺。四川成都三峨山信相寺(又为米母院,现名燃灯寺)供奉有生铁燃灯佛一尊,其身108个穴位处,各铸有一窝状大孔,孔内置灯。据说善男信女燃其灯而病自怯,甚是灵验。云南红河建水城东门外也有个燃灯寺。 《封神演义》记载“世间有三处,有三盏灯:玄都洞八景宫有一盏灯,玉虚宫有一盏灯,灵鹫山有一盏灯”,看来燃灯指路是功德无量的善事。西峡谷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西通秦陇,南达荆襄,行人来往甚密,燃灯寺的照明灯,照彻山上山下,为行人指路。燃灯道人也许因“燃灯”而得道号,难怪燃灯道人(古佛)受人尊敬。 燃灯佛舍利塔在通州北端运河西岸,据考证,该塔始建于南北朝时北周的宇文氏时期,距今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以来,历代皇家都有重修。现在看到的塔是清康熙35年(1696)重修的,高56米,周长38米,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面八角十三层。 古朴在新浪博客上撰文称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的正北方约200米处(现在是赵县农贸市场)挖到燃灯之墓,那一年大概是1964年。有一块刀形石块,擦拭中显现出篆书“燃灯之墓”,整个墓道的每块砖下都至少铺垫有八枚铜钱。据说在石家庄方圆200里内有三座燃灯道人的墓穴,但真伪性无从考证。 燃灯是佛教重要人物,万佛之祖,许多谜团有待专家进一步考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