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7|回复: 6

磷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16: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磷脂的生理作用
•通过激活细胞和酶活性和合成激素, 调节代谢功能和生物学活动。
•是生物膜的构成成分,是生物活性物质二十碳酸酯的前体物 。是脂肪消化吸收的乳化剂。构成低密度脂蛋白成分, 促进脂肪的转运并提高饲料脂肪的代谢能量。

•提高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 )的吸收利用, 改善生长和饲料效率。

•改进繁殖激素的合成,卵巢功能和养分存留以促进产蛋, 繁殖和胚胎发育。

•强化动物肝, 心脏和免疫系统, 增加对炎热和疾病等抵抗力。

•降低肉鸡的骨短粗病,产蛋下降综合症和突然死亡等发生率, 避免脂肪肝综合症和蜕壳死亡综合症。

•提高日增重,改善料肉比和存活率。



2、磷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 鱼类 
     过去一直是使用生物饵料如轮虫和卤虫类养殖真鲷、石鲷、比目鱼、香鱼等鱼苗。然而,生物 饵料的培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产量得不到保证,营养也较单一。鱼苗特别是香鱼吃了这类人工培育的生物饵料后,易发生畸形和死亡。而在饵料中添加一些磷脂可以显著地促进鱼苗的生长和存活。Kanazawa等(1981)报道,在轮虫类生物饵料中添加蛋黄磷脂或大豆磷脂,则香鱼体侧弯的发生率可减至0~5%(通常高达18%~80%)。Kanazawa(1983)研究了不同磷脂对香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发现,投饲补充有神经磷脂和卵磷脂的饵料或单独补充卵磷脂的饵料,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增重。而投饲只含有脑磷脂饵料的效果则不太明显。他进一步分析了高纯度商品磷脂类对香鱼的作用,发现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和神经磷脂可显著地提高存活率,而二棕榈酸卵磷脂则没有上述作用。
    生长试验表明,神经磷脂在分别有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的参与下,具有最大的生物活性。总之,一般认为香鱼所需要的分子状态的磷脂应在C2位置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C3位置上含有胆碱或肌醇基团,不同磷脂在生物活性上的差别很可能意味着不同磷脂类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了细胞膜的形成。Rumsey等(1990)在虹鳟饲养试验中,发现磷脂作为生长促进剂对处于开食阶段或快速生长期的鱼苗是有效的。Kanazawa认为,鱼苗需要大量的磷脂是为了在孵化后的一段快速生长期间参与形成新的细胞成分,因鱼体本身合成的磷脂量是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的。
  过去由于饲喂屠宰场下脚料(牛脂、猪脂)易导致脂肪肝变性,所以鳟鱼饵料是完全无脂肪的,并由此认为,海产动物油脂适合于用作鳟鱼饵料的脂肪添加剂。然而,即使饲喂易消化的脂肪,也会导致鲑科鱼类肝脏和肾脏中脂肪的变性,肾脏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水肿和高死亡率。然而饲喂3%的家禽脂肪,则可促进鱼的生长。由此可以假定这种促生长作用应归功于磷脂含量而不是维生素及其类似物的含量。这一发现使磷脂在鳟鱼养殖中显得特别重要(Lucas,1989)。
  亚油酸和亚麻酸为鲑科鱼类所必需的,并能刺激它们的生长。这些物质的缺乏,会导致鱼色素在16~24周龄后完全丧失。添加内消旋肌醇(350mg/kg)有利于鳟鱼的生长。缺乏肌醇,会使鳟鱼出现不良生长,出现大肚皮并延长饲养时间。无论是温水性鱼还是冷水性鱼都需要胆碱。鳟鱼如缺乏胆碱,则会影响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引起肾脏和肠内出血以及产生脂肪肝。使用富含胆碱、肌醇、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大豆磷脂,有益于鳟鱼的健康、生长和对饲料的利用。磷脂的添加还有助于预防肝代谢疾病,并能使已受脂肪肝变性损害的鱼快速恢复(Lucas Meyer Co,1989)。
  磷脂在淡水鱼养殖中的作用也初步得到证实。上海市油脂科研所(1982—1984)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将菜籽油磷脂作为池塘养鱼配合饵料的添加剂,结果证明,菜籽油磷脂对淡水鱼(青鱼、草鱼、团头鲂)具有增产、节料和提高亩净收益的效果。研究认为菜籽油磷脂具有促进淡水鱼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作用,改善了肝脏的健康状况。磷脂转运脂肪的作用在饲养团头鲂等鱼的试验中,也得到证实,即添加7%菜籽油磷脂的试验组团头鲂,其肥满度值最大为3.36(对照组2.66),而内脏脂肪所占体重比例最小为3.62(对照组4.42),比肝重指数为1.49(对照组1.72),肝色泽也说明肝脏健康状况为最好。在试验鱼饵料中添加5%或7%菜籽油磷脂时,每亩净增产10%左右,可降低饵料系数8%左右(施国培,1986)。在草鳊鱼饵料中添加5%、7%、9%的菜籽油磷脂,与对照组比较,亩产分别提高7.55%、8.75%、4.25%;饵料系数分别为2.48、2.34、2.55(对照组2.72);试验组鱼的腹脂占体重1.68%~3.65%,对照组为1.2%~2.9%(程玉冰,1990)。在鲤鱼饵料中添加2%改性大豆磷脂,与对照组相比,可增产30.7%,饵料系数降低0.21(薛永瑞等1989)。
2.2 甲壳类 对于甲壳类动物,现已证明,其饵料也需要磷脂。磷脂对于甲壳类动物来说是重要的脂类,它能将饵料中的脂质乳化,使之易消化吸收,对细胞膜形成有促进作用。Abramo等(1981)研究证明,在龙虾的饵料中绝对需要卵磷脂以确保它在脱壳期间的生存。
  虾在不同生长时期对磷脂的需要量不同,幼年虾对磷脂的需要量较高,因为幼虾不能合成足够的磷脂供生长和代谢需要。缺乏磷脂会影响虾对胆固醇的利用。饵料中含磷脂有助于胆固醇在肝、胰和血淋巴组织中运输,进而促进幼虾的成活和生长。虾的总磷脂推荐需要量为2%,然而如果使用卵磷脂,总磷脂需要量可减少为1%。此外,如果磷脂所含的20∶5n3或22∶6n3在磷脂的C2位置上,则只需0.4%。在日常饲养甲壳类动物的试验和商品饵料配方中,常使用商品卵磷脂。要实现磷脂的最佳作用效果,还需要确定其特性和组成。研究表明,含有胆碱或肌醇的磷脂效果最好;含有必需脂肪酸的磷脂效果较好;脂肪酸的化学位置影响磷脂的效果(Lawrence,1996)。
  人工微粒饵料在对虾、三疣梭子蟹、扇贝和牡蛎等苗种生产中,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生物饵料,而且和鱼苗用人工微粒开口饵料一样,饵料配方中要有磷脂成分。


3、磷脂在水产饵料加工中的作用
3.1 粘合剂 磷脂加入饵料中,可起到粘合作用,减少饵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通常颗粒饵料在水中会膨胀,并往往会分散漂离并沉降至水底。这样会造成饵料的浪费和水质污染。使用一种适合于鱼和甲壳类动物的特殊磷脂产品,就可提高颗粒饵料中的耐磨性,增强膨胀后在水中的凝聚性,从而改善这种漂离和沉降状况,有利于饵料在水中的悬浮而方便鱼虾等食用。同时还可抑制饵料中脂肪的流失,增加动物对脂肪的吸收,促进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
3.2 润滑剂 在颗粒饲料生产中,添加磷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效果。磷脂化的饵料具有较好的润滑特性,可减少饵料在挤压成型时的损耗,减少饵料对设备的磨损,提高制粒产量和颗粒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制粒过程中能量的消耗,并能使产品温度的升高减至最小值,因此这种颗粒能迅速冷却下来,霉变的危险也因之减少,这对袋装产品尤为重要。
3.3 脂质体包埋剂 利用磷脂双层膜的特性,可制成包埋各种水溶性或脂溶性物质的脂质体。因此,目前饵料加工者利用磷脂的这一特性,将饵料包埋起来制成微粒饵料,专供饲喂开食期的鱼苗、甲壳类和贝类幼体。经过脂质体包埋的饵料颗粒能够悬浮于水中并保持其稳定性,而且很容易为鱼类、虾类等幼苗所吞食,饵料中的营养物质又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inhongsh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8-19 16: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磷脂的应用很普遍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6: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2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资料!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08: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比较有用的资料 收集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09: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12: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7 06:0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